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

我在阅读《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时学到一个新词——自我表达力。人与外界接触,往往是使用自我表达力的过程:你参加公司会议,在会议上发表的意见;你写的文章,文章中透露出你的观点与思考等等。

人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不在表达。

现有的表达方式大概有4种:文字表达,语言表达,思维导图与PPT表达。但这些表达方式于我们各有各的不便之处。

文字表达,有多不便,一用文字表达多是撰写成短长篇文稿,没有一定写作基础,难以表达好。二写作基础是能培养,可是要花时间与精力。三现在多是无耐心阅读的人。

语言表达:说话,演讲,讲课,如果有没逻辑,思维混乱,紧张害怕等因素,导致的后果于自己有不好的影响。

思维导图与PPT表达:使用这2个新时代工具来表达是很好。但它制作过程耗时长,有点复杂,要些操作技术,对那些接触新事物慢的人、上年纪的人有一定的难度。

而现在《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作者久恒启一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图解。它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能让你思考更有想法!表达更出色!它也没有上面几种表达方式的诸多不便,它简单,易制作,益思考,好表达。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1)

在正式介绍图解前,奉上我对这本书的内容简述。

《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全书内容分为三个大章节,每一大章节作者都启用在教室老师教学生的方式向我们读者介绍什么是图解,教我们读者怎样运用关键词、圆圈、箭头去思考,去表达,去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图解,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一种制作简单的表达思考方式。只要有关键词,图形,箭头组成的图解就能自我表达。

好了,介绍完本书后,要开始了解了解学习图解了。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它简单,易制作,益思考,好表达的魔力吧!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2)

表达

一、图解是什么。

图解就时用要图解的素材,关键词,圆圈,箭头组成的一张图片。请看下图,第一张图是要图解的素材,第二张图,它就是图解。

图解,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以图思考,以图表达”的工具。它,简单不复杂,易制作,只需一张白纸,一支笔,就能轻松帮助自己完成思考,与自我表达。

要图解的素材可以是文章、论文等。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3)

要图解的素材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4)

3种不同人不同思考与表达的图解

二、为什么使用图解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很多好处。

1、能培养人独立思考。

现在的我们真的是很少读书,很少独立思考,也习惯了照着前人、前辈的经验做事、生活,没有一点主张。而图解,由自己独立制作,自己思考是什么样的,图解表达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

2、能帮人思考,帮人深度思考,让人更有想法。

会独立思考了,不代表你的思考就好,就有深度。制作图解,能让你的思维发散,看问题想到的角度从少到多,从浅到深。让你更有想法。

3、能锻炼人的构思力。

锻炼构思力,即是在制作图解时,在空白纸上的慢慢制作出图解成品的这期间的思维活动。

4、能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工作上,有图解帮忙的地方。在公司会议上发表意见,一张图解就能让你轻松表达出你的意见,不用再专门撰写意见书。

5、利于表达(沟通)。

就如以上参加公司会议,表达或沟通,轻松极了,出色极了。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5)

思考

知道图解好处,动手做图解吧,去感受图解表达,图解思考,图解沟通的力量。

三、图解怎么制作

在应用图解前,要先知道并学会它的制作流程与技巧。

1、在制作图解前要做点准备工作:素材、笔、白纸

素材:可以是文章、书籍内容、论文,关于一切文字的材料都可以。

笔:一支圆珠笔,一支荧光笔。

白纸:A4纸、B4纸都可以,但B4纸更好些,因为B4纸规格宽松,内容多就不用分开连画几张纸。

2、把素材先阅读一遍,从中找出核心论点、重要的地方、有趣的表达等等你觉得有用的都标记出来。对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也用另一种颜色笔做好标记。

3、把有标记的内容再重读一遍,判断内容里的关键词,并用圆圈将其圈起来。有些内容关键词深奥难懂,可以自行翻译成让人容易理解的词语来代替。

4、把前几步做好标记的内容抄写到一张白纸上。作者称之为图解素材。抄写好后,要进行思考,分类。

书中作者给出的思路是这样子的:

♡思考素材间互有关系的是哪些?又有哪些是大的概念?……

♡找找图解要素间是否有特质/相似的内容。有,就分类,分别放进不同圆圈中。

♡用新白纸,在上面画几个大圆圈,把各要素放进去。如些一来,就有了架构,有了类别。

♡再思考各个类别的大小,对重要性高的类别/大概念,就改画一个更大的圆圈。

这里的圆圈就是图解中的表达符号。

5、把全部图解素材分类之后,再用表达符号联结关键词们。联结时要仔细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一张图解用2种表达符号就行了。

因为作者久恒启一觉得:图越简单,越能发挥图解传递信息、表达的功能。对图解来说真正必要的不是图,而是思考与表达。思考与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考图解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各要素的权重有多大……要表达彼此间关系与权重,只要靠圆圈和箭头就足够了。

这2种表达符号是圆圈,箭头。

作者久恒启一专门在书里列举了6种圆圈,7种箭头。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6)

6种圆圈,在图解中表达着关系、位置、结构。

包含:即是大圆圈里含有小圆圈的圆圈结构。

这个结构就是第一种东西里有着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里再含有另外一种东西,但几种东西都能归类在第一种东西里面。

例如:会计里的“资产”,资产里有固定资产,固定资产里有楼房有汽车。

邻接:表达各要素间有接触点、彼此邻接的结构,就像分类。

重叠:2个、3个、4个圆圈相互重叠的结构。

这个结构就是几个圆圈里都有同样的东西,相互交叉,所以用重叠结构来表达。

分离:圆圈与圆圈之间各自分开的结构,表示各自独立的关系时使用。

并列:2个圆圈并列在一起,用来比较两件事物。

群立:大圆圈与小圆圈成群聚在一起的结构。

就如银行,有总行与各分行。这总行与各分行就有群立关系、结构。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7)

7种箭头,表达了移动、顺序、方向、关系。

移动:用箭头表达如从1-5的连续顺序。要分清时间、因果连续关系。时间连续关系,是像前天-昨天-明天-后天这样子。因果连续关系,是原因-结果的因果关系。

展开:用这种箭头结构来表达情况的展开。展开是思考的展开,行动的展开。箭头能分出两个到好几个的方向。

顺序:这里的顺序就像是写作的流程,一步一步写下去的样子——思考→大纲→写初稿→修改→发布。

对立:表达彼此对立的两个因素时,用两端都带有箭头的双箭头。如上图中的对立。

互动:表达双向关系,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单箭头。

扩散:表达用向外扩展的意象。这意象我理解为从某样东西,想到和达到多种自己想要的发展或情况。如图。

因果:表达诸多个情况造成某个情况。这诸多个情况是原因,结果是造成某个情况。

各种结构样式不同的箭头,表达着各种各样的关联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8)

抄写

6、完成前面几步后,图解初初完成了,要进行修改完善。

修改完善请遵循下面6个原则。当然这几个原则不是书里的全部原则,只是找出其中重要的原则来介绍。

看清整体,作者在书里提出,以鸟飞在空中,俯视整个地面的方式去看清图解整体结构,着眼在大架构,大胆删掉多余的东西。

加关键词,这是在素材中找到图解素材分类时,要为没有的图解素材加上适合的关键词。当然原文有关键词的不用换新关键词。

凸显核心主题,核心主题是透过图解来表达传递的信息。所以要放在图解中心位置。

留意组节,各图解素材间的关系,圆圈用哪种,用多大,用多少个,什么箭头代表了什么……这些细节都要留意,小心处理。

有标题有结论,一张图解图要有标题,标题要引人注目,有冲击力。结论,30 字左右即可。

站在读者观点上,即看图解的读者想看到什么答案,就要制作出就答案去制作图解的图解。

介绍到这里,关于图解的基本流程基本是走完了,现在来看看图解的应用吧。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9)

应用在工作上

四、图解怎么应用

图解这个工具能应用到很多地方,可图解论文、文章、广告、新闻,也用图解来分析、讨论、解决工作问题。

为什么作者提倡应用图解表达方法来用图解思考,表达,解决沟通与工作问题呢?原因就是我在第二部分说的那些好处了。比如用图解方式画出的图解图,能让人在图上一目了然、轻易看出很多东西;能让人能思考到各种各样新想法;能让制作者轻易用作表达展示自己想法观点的思考表达工具等等。

看到这里大家也大概了解这个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什么样的工具了吧。如果想让自己思考更有想法,表达更出色,可自行购买电子版纸质版的《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来阅读学习图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