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

1915年的12月,袁世凯自称为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书上称之为“洪宪帝制”。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随即便引发了护国运动。在一片“讨袁声音”中,他在皇位上仅仅坐了83天,便无奈地宣布取消帝制。几个月后,袁世凯因为尿毒症不治而亡,最后葬于河南安阳。

虽然只在位83天,但袁世凯也算是当过皇帝的人了,只不过仍属于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之一。但谁也没有想到,虽然袁世凯倒行逆施,惹得千夫所指,仅仅83天便被赶下台,但是他做的一件事情却影响深远。

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1)

袁世凯称帝

说出来大家可能并不相信,袁世凯在当大总统时开始发行的“袁大头”,前前后后发行超过了7.5亿枚,仅仅是南京铸币厂,在1915年和1916年两年的时间内就发行了近3.8亿枚!

哪怕是新中国建立后的1951年,沈阳造币厂依然铸造了一批“袁大头”(“O”版三角圆“袁大头”银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袁世凯长得帅吗?

自然不是!

“袁大头”之所以长盛不衰是有其独特的原因。

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2)

袁大头

“袁大头”发行的历史背景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几十年的奋斗终于踏上了人生巅峰,此时的袁世凯当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从总督朝鲜,到打造大清新军,经历了辛亥风云后,袁世凯终于坐上了那个万人敬仰的位置!但他此刻却并不满足,对权力的极端渴望让他一步步走向了歧途。

1914年,袁世凯召开会议废除了《临时宪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新的法律给袁世凯披上了收拢权力的外衣,从此之后袁世凯大权在握。

可惜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尽管袁世凯已经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人,但他依然不满足!他先是把大总统的任期由5年改为10年,接着又宣布大总统可以无限连任,让自己成为了中华民国的终身大总统。

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3)

袁世凯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袁世凯便恢复了帝制,准备自己当皇帝。

1915年12月,在国会、民众请愿团、各省国民代表等团体的“强烈请求”之下,袁世凯建立君主立宪制,非常“勉强”的接受了皇帝尊号。登上帝位后,他开始了为期83天的皇帝之旅。

在此期间,袁世凯推出了很多新制度,大多数制度都遭到了人民的唾弃,唯独一样制度竟成了点睛之笔,便是币制改革。

袁世凯委托意大利籍首席设计师及总雕刻师乔治,在天津造币厂铸造了一种新型货币,名字叫做“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也就是俗称的“袁大头”。

或许袁世凯发行新币的初衷,只是为了把自己的头像弄到货币上,这么做的好处自然是非常多的,不但可以让百姓尊敬自己,还可以时刻想着自己。

尽管袁世凯的初衷并不单纯,但是他在铸造“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的时候却非常良心。

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4)

天津造币厂

获得百姓一致认可的“袁大头”

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颁布了《国币条例》,铸造了银币、镍币(五分)和铜币(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

其中,银币“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袁大头”),重七钱二分,成色为银九铜一(后银占比改为89%),币值方面有壹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在中圆等后几种银币上甚至还有“每二枚当一圆”、“每十枚当一圆”等字样。

按照年号来划分“袁大头”的话,可以分为:民国三年版、民国八年版、民国九年版、民国十年版等,其中最为稀少的就是用英国伯翰造币厂制作的钢模铸造的民国八年版“袁大头”。

因为稀少,所以导致这一版本的“袁大头”价格非常高。

1919年正是民国八年,这一年到了重铸币模的时候,于是向英国定制币模,但此时的英国也腾不出更多的人手来制作币模,所以并没有按时交货。

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5)

袁大头

正是因此,导致民国八年版的“袁大头”发行量稀少。如果大家手里有“袁大头”的话,可以拿出来看看是不是民国八年的,是的话一定要珍藏起来了。

“袁大头”作为金属货币,是与银挂钩的。不得不说,袁世凯政府的这一决定非常明智,我们可以想想清朝晚期时发行的那些纸币,无论是咸丰年间发行的大清宝钞,还是光绪年间发行的银元票,简直就是坑死人不偿命,说白了就是一张废纸!

哪怕是后来蒋介石政府发行的法币和金圆券,那才真是打破了历朝历代的底线,拿着几百万的法币,连一斤大米都买不上。南京政府的工作人员每次发工资,都要雇牛车去拉!一边搬运工资,一边哭喊:

“天啊,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6)

贬值的法币

也正是考虑到滥发纸币对政府的影响,所以袁世凯政府选择了含银量极高的“袁大头”。对于民众而言,这种硬通货(银币)的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

理由很简单,老百姓手中的纸币很有可能就是一张废纸,而且可能性还特别高。但是“袁大头”这种银币,保值率却是非常高的,即便不能作为货币使用,也可以重新融掉打套首饰,起码女儿出嫁时能用得上。

也正是因此,到了“五四运动”爆发时,“袁大头”取代了其它一切货币,成为了中华民国通用的国家级货币。“五四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此时袁世凯已经死了有几年了,坟头草都恐怕都已经一人多高了,而他发行的货币却逐渐地流传了下来。

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7)

甘肃版袁大头

民国时期的老百姓喜欢“袁大头”,这是很正常的,那么新中国都建立了,为什么还会铸造“袁大头”呢?

新中国建立之后,一些偏远地区,如云南、西藏等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老百姓还是只认“袁大头”。因为在几十年的战乱之中,任何纸币都不保值,只有“袁大头”最“坚挺”,所以这些地区的百姓之间的交易往来,依然习惯使用“袁大头”。

鉴于这种情况,国家为了稳定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稳定,所以特别铸造了一批“袁大头”。

袁大头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版本(袁大头发行了7.5亿枚)(8)

袁大头

估计袁志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复辟登基被人骂了上百年,但是发行的“袁大头”却受到了国人的一致赞美。

哪怕是到了今时今日,大家依然对“袁大头”无比喜爱,因为这种货币的珍藏价值非常高,一枚珍贵的“袁大头”卖个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是很有可能的。

按理来说,“袁大头”发行了7亿多枚,收藏价值已经不高了,为什么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呢?

真相在这里——大量的“袁大头”曾被南京国民政府回收,重新熔铸,所以存世量就变得很稀少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