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头鲸搁浅了怎么办(临海海域搁浅的应为瓜头鲸)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

7月6日上午8点03分,台州临海市上盘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在头门港大桥附近的滩涂上发现好多条大鱼(12头鲸鱼搁浅台州临海头门港海域,当地正在紧急施救)。

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博士看了照片后,推断搁浅的应为瓜头鲸。

“和领航鲸相比,瓜头鲸的体型更小一些,大概两三米长,头部形状也不一样,领航鲸的头部更凸出更圆润,瓜头鲸吻部细长,唇缘有一条白边,牙齿细小且密。”不过郝玉江说,跟领航鲸一样,瓜头鲸也是社群性很强的鲸类,“野外观察到最大的群体可以达到上千头。”

对此,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负责人陈健也认可。“瓜头鲸和领航鲸这两个物种比较像,现在国内几个专家看过后,都基本确认应该是瓜头鲸。”

座头鲸搁浅了怎么办(临海海域搁浅的应为瓜头鲸)(1)

关于瓜头鲸的此次搁浅,郝玉江和陈健也解答了几个疑问:

1】为什么会出现在台州?

瓜头鲸是泛热带大洋性鲸类,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0度间的水域,在大西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都有分布,算是数量比较多的鲸类。

有时,瓜头鲸可能会随着温暖的洋流进入到温带水域。台州的维度在北纬28度左右,这一次出现在临海,可能与气候变暖有关。

“瓜头鲸在菲律宾一带比较常见。夏季到了,海水温度升高,它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也出现在了台州这边较为温暖的海域,但这个维度对瓜头鲸来说算是比较靠北了。”

2】为什么会搁浅?

关于鲸类搁浅原因,郝玉江认为应该具体分析。

“很难直接下定论。鲸类搁浅的原因有十多种,有可能是领头动物出现了问题,其他的会随之跟上;也可能是存在疾病,或者自身导航系统出现问题,无法辨认方向。”此外,气候变化、声呐干扰、地磁场变化,都会导致鲸类搁浅。

有时候鲸类捕捉得太过用心,当它们越来越靠近岸边,遇上海水退潮,临近海岸的鲸鱼一失去海水的浮力,就会落在沙滩上。“每次搁浅的原因可能都不同,无法下定论。”

陈健说,鲸类搁浅现象每年都有发生。“首先要确认是不是病理性的原因,“现在是禁渔期,受到船只噪音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

3】为什么放生后会重新冲滩?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救援现场,工作人员曾尝试让其中一头鲸重回大海的,但它却游回岸边,反复冲滩。除了自身导航系统出现问题外,郝玉江推断另一种可能性。

“不管是领航鲸还是瓜头鲸,都是群体性活动,放生其中一两头,它们大概率还会回来找同伴。”郝玉江说,鲸类大脑皮层比较厚,沟回深,从其大脑结构看,鲸类的智商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社群性比较强的鲸类动物,相互之间会有较多的沟通交流,“所以放生时,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最好能一起释放。”

4】该如何救援?

搁浅的瓜头鲸,牵动着大家的心。怎么救助成功率比较高?

郝玉江坦言,体重上吨的大型鲸类,搁浅后放生是很困难的,失去海水浮力,体重甚至会使它们的肋骨压断,导致死亡。

“像瓜头鲸这样的中小型鲸类,排除自身疾病或者一些难以发现的生理问题,如果能救护得当,理论上是可以让它们回归大海的。”郝玉江说,目前的救援其实是护理过程,潮水退下去,温度高,水滩浅,护理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尤其要防止晒伤、脱水。

“搭起遮阳棚,保持鲸类表面湿润,防止因为太阳直射,温度过高,导致鲸类皮肤干裂,温度升高死亡。”另外,浅滩大多是泥水,郝玉江提醒要注意泥水不要进入呼吸孔,“鲸类呼吸的吸力很大,如果把泥水吸进肺部,引起感染,甚至造成直接呛水死亡。”

在救护时,要将鲸类身体正直,呼吸孔朝上,身体保持在水中。如果身体没有在水里,也要用水保持湿润,“救护操作时水深最好要达到半米以上,而要想瓜头鲸能自由游动,水深则要在3米以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