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决战在即(读明朝那些事儿-金鳞岂是池中物)

不得不说,在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前,我对于朱元璋的印象就是一个乞丐草莽出身,在多方因缘际会下问鼎天下,然后又大肆诛杀功臣,暴虐狠辣的皇帝。当然我也受到不少影视剧的影响,并且实话实说,历史课本上对于朱元璋如何定鼎天下真没怎么具体介绍,也就是那只言片语,所以我对于他个人能力完全感触不深。所以说人还是得多读书,要不看待事物的层面就太单薄了。

然而在看过他踏向帝王之路的历程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为什么元末那样多如牛毛的起义军,最终是朱元璋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乞丐到坐上龙椅的王者。

明朝那些事儿决战在即(读明朝那些事儿-金鳞岂是池中物)(1)

一.自身高超的政治军事素养

朱元璋最先是因为接到好友汤和的邀请,前去投军。他的投军对象是守在濠州城的郭子兴。而让他在一众士兵中脱颖而出,被人注意到是因为他不光作战勇敢,而且冷静善谋,还讲义气。有头脑,有危险时又愿意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让他收获了在军中的威信。我自己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能够让手下心悦诚服,追随自己,从来不是光靠权利或者武力压迫,那只是一时之法,从来不能一劳永逸,真正的强大是让人从心底里臣服。而后来在安徽招兵之时,又极有战术眼光地招募到了徐达,周德兴等人。(尤其是徐达,后被朱元璋列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中山王)

很多起义军领导者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刚起义就忙着自立为王,就怕不招人注意。而朱元璋从自身的实力出发,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决策。我觉得这个决策真的是高瞻远瞩,分别是从稳固后方,安稳人心,发展实力这些最能影响到军队存亡的因素来考虑。尤其是对比其他人的称王称霸,缓称王就是为了尽量不扎眼,韬光养晦,默默发展。要是放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里,这个行为对应的游戏术语应该就是“猥琐发育”吧。

明朝那些事儿决战在即(读明朝那些事儿-金鳞岂是池中物)(2)

图片源自网络

二.个人的品德魅力

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的日子并不是一帆风顺。对于一个气量狭隘的人而言,有一个能力高于他,随时可能取代他地位的人,最直接的念头便是除之而后快。所以朱元璋便被关押起来并且被禁止送饭。这点上我理解郭子兴的做法,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但我毕竟是上帝视角,还是得说一句郭子兴这样无容人之量真心难成大事。就算后来朱元璋被放出来,但是已有嫌隙在心的郭子兴也不愿再留他在身边,所以派他攻打有元军重兵把守的定远(真的是暗搓搓地把人往死路上推)。

当然朱元璋还是依靠自身指挥得当顺利拿下并全身而退。按照常理来说,这两人没有反目成仇,能够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已经是最好的结果。然而当郭子兴被同伙排挤而硬着头皮来投靠朱元璋时,朱元璋居然直接让出统帅之位,还直接将三万精兵的指挥权交给郭子兴。这一决定就连郭子兴都没想到,所以也追问了原因。

朱元璋的回答是当初有了您的收留才有今日的我,我现在所做的只是在报答。我想这样的行为不仅是让郭子兴大受感动,连同手下的将士以及对方带来的人都震撼了。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这滴水之恩后夹杂了施恩者的暗算谋害,还有多少人依然愿意涌泉相报呢?但是朱元璋却不计前嫌,做到了这点。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受过的恩情就是受了,我愿意用自己最大的善意回报这一切。这样的行为不仅是为了自己心安,也让更多人对朱元璋敬佩不已,深深被他折服。

于朱元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问鼎天下路上最强劲的对手——陈友谅。当年明月对陈友谅的描述是“心黑手狠,胆大妄为”,我深以为然。陈友谅是典型的不讲义气,以“无毒不丈夫”为人生信条,杀上级杀伙伴毫不手软,当然他也不遮掩自己的罪行。对于他这样的人我觉得用“真小人”来形容都略显单薄了。当他为了完全掌控权利,杀害了对自己视如兄弟,在军中威望极高的将领赵普胜时,便在手下人的心中失去了凝聚力,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对自己也下毒手呢。所以手下的部分将领叛变转投朱元璋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天降紫微星,将遇良才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朱元璋成就霸业的路上上天也派送给他不少的天才将领。在此我仅选择在我心目中排名前两位的来叙说。

首先我要讲的便是一大猛将——常遇春。说来好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倚天屠龙记里,不得不说金庸老先生把武侠与历史结合得毫无瑕疵。言归正传,在当年明月的书中,第一次描述常遇春的作战场面是这样的

常遇春应声奋勇向前,单枪匹马持长戈向岸边元军刺去,元军接住了他的长戈(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矛),却没有想到常遇春的目的正是在此,他手握长戈顺势跳上了岸边(这似乎是个撑杆跳的动作),连杀数人开辟了滩头阵地。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这段文字描述是什么感受,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到李逵。对于他连杀数人的描述我老是不由自主联想到李逵手持两板斧如砍瓜切菜般劫法场的场面,其中的勇猛自不必说。但是常遇春较之李逵那种如无头苍蝇般毫无章法地见人就砍,常遇春又多了作为战场先锋的冷静自持。他善于判断形势,并能精准突围。换言之,李逵代表的是有勇无谋,那么常遇春就是有勇有谋。且常遇春武艺高强,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是他施展霸业宏图路上的一柄利剑,朱元璋意之所向,即常遇春剑之所指。

明朝那些事儿决战在即(读明朝那些事儿-金鳞岂是池中物)(3)

接下来我要说的这位列明朝开国六王之首——徐达,徐达其人,我觉得不管是为将还是为臣,都可以作为一个典范,史书上对于他的评价也是难得的一致正面。作为将领,他身先士卒,统帅有方,善待部下;作为臣子,他谨言慎行,没有如蓝玉那般被从龙之功冲昏头脑,谨守本分,恪尽职守。纵观历史长河,出名的武将不少,但是最后能如徐达这般哀荣备至,得以善终的就很少。

朱元璋对其评价“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在徐达身上,兼具了文人的深谋精虑与武将的骁勇善战,我觉得这应该是在名臣世家熏陶下才能培养出来的,然而徐达就单纯是农家出身。这点就让我觉得很困惑,我姑且只能认为天降紫微星,要助朱元璋一臂之力吧。在当年明月的笔下,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决战中,面对着陈友谅的巨型战舰,朱元璋方的船只就像小孩子的玩具,可以说水战的双方实力悬殊。也是徐达冷静分析巨舰的弱点,自告奋勇,用己方小船灵活的特点,扬长避短,十几艘小船包围巨舰,施展开群狼战术同时攻击,让对方顾此失彼,首战告捷。

明朝那些事儿决战在即(读明朝那些事儿-金鳞岂是池中物)(4)

在历史课本上,朱元璋作为草根英雄到九五之尊的概述就那么短短几行,然而其中的惊心动魄,九死一生难以赘言。终其一生,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创者,他的帝王传奇在历史上终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他的探寻与研究也从未终止。而我作为一个后人,品读着他从一无所有到天下至尊的荣耀,唯有借用此句来抒发内心的感慨“金鳞岂是池中物,不日天书下九重”!谨以此篇随想满怀敬意来仰视这位传奇帝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