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

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1)

一个追随丁元英精神的学徒26

说明:丁元英是电视剧《天道》中的主人公,电视剧改编自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2)

整个故事因一首《天国的女儿》而缘起。芮小丹听完,就想要自己也置办一套音响。

豆豆用了极其细腻的笔法,来描写当芮小丹第一次听到丁元英音响时心灵的触动和震撼:

一个纯净到一尘不染的女声仿佛从天国里倾泻而下,仿佛是一双上帝的眼睛怜悯地注视着人类。一声,只一声,芮小丹骤然有一种灵魂之门被撞开的颤栗,又感觉自己像一个失重的物体被一种神秘的引力带到了没有现在、没有未来的时空。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啊,时而像露珠的呢喃,时而像岩浆的涌动,时而让人幻入远古的星空倾听天女的咒语,时而让人在潮水般恢弘的气势里感受生命的悲壮和雄性的本色,向往豪迈人生……

以至于让读者也心生向往,也想听一曲如此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天国的女儿》。

为什么音乐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可以直指人心?

01 让人感受世间美好

在之前文章《如何成为一个像丁元英的人呢?》,提到过一个三重心智模型。也就是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

用不太精确的说法,自主心智可以理解成本能(情绪、进化),算法心智就是聪明,反省心智就是用来调控两者。

生活中有些事情,只用算法心智,聪明理性的计算往往搞不明白。

俗话说,就是人钻了牛角尖。越想搞清楚,反而越是混沌,纠缠不清。

举个例子:

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3)

季琦

携程、如家、汉庭创始人,季琦。曾经分享过他的一段心路历程。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往往涉及到朋友感情和利益的时候最让他内心纠葛,也最容易让他受伤。

他生命中有一段至暗时刻的经历。

当时董事会逼迫他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如家,让他内心非常受伤。

因为董事会认为季琦背景不够职业化,没有上过MBA,也没有在大公司待过,可能管理经验有所欠缺。董事会判断为了进一步做大,就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一个受过西方专业教育的人。

季琦当时感觉到非常绝望。尤其是以这种方式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

以至于他当时不断反问自己:

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过去的伙伴、朋友,都在那个时刻离我而去,这让我觉得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许多原来和我最紧密的人,都离开了,对我来说就像是对人生的一个彻底否定。那时候我不知道该和谁沟通,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那时他认为,自己所有的梦想都被一个很野蛮的东西破坏了。

那种愤怒和绝望无处发泄。更重要的是,当时他根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子。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否定。

整个人一度非常消极和低沉。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一个卖碟片的老板,跟他说有个CD很好听,你可以听一下。季琦不便推辞就带回家了。

这套CD是莫扎特精选集。

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4)

莫扎特

当他听到莫扎特第三十一号交响曲时,感动的流泪。

觉得太美了。这种美让他觉得人世间还值得。

莫扎特的美,在于和谐和执中,有一种奇妙的平衡感。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这么丰富、这么纯净、这么优雅。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那一刻,突然让他从这种内心世界的灰暗中走了出来。决定再创立一家公司,目标是超越如家,然后创办了汉庭。

音乐是可以直接影响人自主心智的。直接进入到人的感受和情绪东西。

它是非理性的,可以让人直接感受到震撼和美好。

02 如何才能感知到这种美好?

刘冰虽然也是音乐发烧友,但是明显音乐并没有净化他的灵魂,实际上他音乐爱好更像是附庸风雅。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听,但是不一定能听懂,没办法与音乐形成内心的共鸣。为什么呢?

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5)

艾伦·科普兰

针对这个问题,1967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获得者艾伦·科普兰,专门写了一本书《怎样听懂音乐》来回答。

其提出的核心理念是:

听音乐不是去描绘某种画面,而是去体验心理和情绪的感应过程,感受情绪的平静、激昂、愤怒、高兴、失望还是得意。

针对此,他提出了三个层次:

①感官层次

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6)

纯粹是为了声音悦耳。

这个层次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思考。只要把音乐打开,甚至同时手上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人就可以沉浸在音乐中了。

这个层次对于音乐的感知,是模糊的、混沌的。

②表达层次

这时候可以听懂音符背后的意义,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7)

比如,《星球大战》的配乐《The Imperial March》

气象万千、高潮迭起,将影片中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斗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

甚至不看画面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宏大的气势,让人汗毛直竖。

有些网友甚至调侃:只听配乐,都感觉自己可以拯救世界了。

③纯音乐层次

这时已经进入到专家的领域了,不仅仅是能感受到,还能知道对方是如何做到的。会了解到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差别。

这个层次的要求极高,必须能听懂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还需要懂音乐结构形式的原理。

比如,丁元英点评《流浪者之歌》

同一首《流浪者之歌》的曲子,以穆特与弗雷德里曼的小提琴相比较,穆特诠释的是悲凉、悲伤、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不一样,穆特多了点宫廷贵妇的哀怨,少了点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
海飞兹是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但是单就《流浪者之歌》这首曲子,他的诠释也不一定是最高境界。也许他太在乎技艺精湛了,反而染了一丝匠气,淡了一丝虔诚。以他们3人各自演奏的《流浪者之歌》相比较,我觉得穆特是心到手没到,海飞兹是手到心没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手到心到。

这也是为什么丁元英一出手点评就把这些爱好者全部镇住的原因。

丁元英的业余爱好是音乐,但是其爱好水平达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程度。

季琦还分享过一个关于他爱好的小故事。最早他开始收藏艺术品的时候,往往就是参考朋友和专家的建议,价格合适也就买回来挂在家里。

但是呢,他发现他看不懂。不是作品不好,是跟他的调性不搭。别人都觉得好的艺术品,但是他看不出有什么好的。他发现这个事情不对。爱好这件事,他并不是当做投资来做的。

很快就进入到了下一层次,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就是只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自己喜欢的作品,以及自己价格能承受的。整个人就舒坦多了。

后来,汉庭在新加坡总部的设计,他参与其中,就是尽可能融入自己的审美观,达到一种东西方文化的平衡。就进入到了第三层的境界,开始领悟和懂得美。

建筑本身是一栋黑白屋,这是一种在热带殖民区独有的结合英国“都铎式”建筑风格和当地风格的独特建筑。选一件隋建国的“中山装”,再选一件英国雕塑家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的作品放里面——托尼·克拉格的东西很抽象、平衡得很美。这样东西方就会有一个对话:东方很具象,西方很抽象,于是场景就变得有趣了。

人对于美的体验,也是一层一层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总结:

一首动人心弦的《天国的女儿》,缘起了整个故事。

音乐有着这样的魅力,直接透过人的理性思维,触及人的情绪。击中人的自主心智。让人心与音符产生共鸣。

理性的道理有时候会让我们纠结和想不明白,因为我们被情绪和欲望所控制,完全屏蔽掉了理性的思维。

我们一根筋的打圈圈,还以为自己是在认真的理性思考,实质上已经陷入到了情绪的怪圈,难以自拔。这时候即使别人给我们讲人生道理,也难以让我们真正释怀。

而直指人心的手段往往更有效。比如,音乐。让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阳光,让人从情绪的怪圈中逃逸出来。比如,季琦的经历。

我们生活中好像也听过很多音乐,但是却感觉灵魂并没有被触碰到。原因可能并不是由于设备的问题。虽然小说中是如此设定的。

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层次度不够。只是把音乐当做了背景音而已。想要「懂得」音乐,至少要能够体察到其背后的情绪。再高阶一层,就是需要大量的知识,能够了解对方对于音符是如何处理,从而能够捕捉更细微的差别变化。从而有更深的洞察和体悟。

天道的音乐深度解析:为什么一曲音乐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8)

美是一种,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请点赞、收藏、转发,支持我写作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找到更多的同好者。

想看到更多的后续文章,请点击关注。有任何感想,也欢迎评论,每条评论看到后必回复。多讨论才能见真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