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奖六连冠(时隔18年上海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基础科研领域,对原创性成果价值的评估有个硬指标:论文被引率,即作为专业文献被其他研究者引用的次数,代表着原创的含金量。

今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和李伟教授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时隔18年后,上海科学家再获此殊荣。

引人关注的是,这一成果作为该领域“里程碑式”和“先驱”的进展,赵东元院士连续八年被列为全球化学和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在介孔材料领域发表论文及引用率位列世界第一。

“整个合成过程非常复杂,就像是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谈及研究,赵教授这样说。这沉甸甸的千足金原创背后,有好奇心,有幸运,但更多的,是坚韧。

自然科学奖六连冠(时隔18年上海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

那篇关键性论文只有薄薄七页纸

走进赵东元办公室隔壁的陈列室,一本本泛黄的论文草稿和实验笔记尤为珍贵,那上面留存着当年课题组成员的日积月累、殚精竭虑。其中,成员孟岩的博士论文《有序的有机高分子介孔材料的合成与结构》上这样写着:起初,实验怎么也做不出介孔,做出的全都是抱团的纳米粒子……

“那篇关键性论文只有薄薄七页纸,是用无数次探索和失败过程来写成的,这是科研的进程,”赵东元说。

介孔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孔径在2-50 纳米。而功能化介孔材料,是将介孔材料改性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作为 20 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材料体系,它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1年左右,整个介孔材料都局限于无机材料。赵东元突发奇想:做了这么多无机介孔材料,能不能创造一种有机的高分子材料,又软又轻又好用,还能在国民经济中创造出非常高的价值。

前四年多时间,进展非常缓慢。一次不行,那就换一个方向,第二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四次、千百次,赵东元带领团队始终坚持探索。

“介孔材料制备从有机到无机,专业上看是个大跨越,研究完成后回头看,只是薄薄一张纸,捅破这张纸,我们用了近五年。”赵教授常说,基础研究,就是探索自然规律、用想象去敲未知的门,但创新没有窍门,只有踏实一步步去走,去撞。

转机来自一位复旦转专业本科生顾栋,2003年10月7日,他用一种反常规的方法进行实验,深夜测试得到一组非常漂亮的数据。打电话给老师赵东元时,喊了出来“成了!”

“顾栋非常聪明,他提出把高分子先聚再合成的做法,一下子把步骤从5个简化成2个。”赵东元在学生的启发下打开了思路。接下来两个月,大家紧锣密鼓调节实验参数、测试分析,年底就基本得到了所有数据。2005年,赵东元在有机-无机自组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的新思想,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也将介孔材料化学研究,带入了新的“无人区”。

随着“门”被推开,已有60多个多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跟踪研究,利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等,发表论文4万多篇。赵东元的课题组中,成员们基于该项目成果发表论文200多篇,被引30000 余次。

“不去闯无人区,不经历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他说,

“喜欢,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研发的每克介孔材料若铺展开来,表面积可达3000平方米,材料性能的突破带来更多应用创想。

经过不断压缩成本,赵东元团队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开展大规模制备。比如:将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使用,大大提高重油转化效率,全国推广后每年可助力企业增产约 150 万吨的高质量油品;将介孔碳和介孔高分子吨级生产,运用于超级电容器,在北京奥运会的 LED 路灯和上海世博会的电动汽车上都得到了示范性应用。此外,还在生物检测、环境处理、电子材料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民用方面,目前尚未实现,但赵东元早有了一番畅想:介孔材料在工业上已经作为绝缘和隔热材料使用了,是不是将来也可能应用到衣物上呢?比如用纳米孔制作衣服,既轻薄,保暖性又强。实际上,他们现在就正在做一种利用介孔高分子材料做成的液体。“将来抹在身上,薄薄一层,就能完全隔热,你根本都看不出来,零下30℃都不怕!”他兴奋说道。

“科学支撑着技术发展,科研不仅为了探索,也是为社会向上发展、国家强大提供助力。”带着这样的思考,赵东元教授的创新从未停止。

有一次,他带儿子去乐高世界玩,看到各种大型组装构件,他便联想:在微观世界,能不能也用各种功能基元搭建形成孔洞?随后便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介孔材料合成方法学中的模块化组装。

曾有一次,赵东元课题组正在推进的研究方向,国外有团队率先发表了论文,课题组成员有点情绪波动,他说,“没关系,科学研究就是靠源源不断的新想法、新思路,我们对材料有深刻理解,一定能做出更好的。”赵东元看来,在激烈竞争中成长,同样也是基础研究的魅力所在。

很多学生发邮件请教他:到底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进您的实验室工作?赵东元回:没有别的,我唯一的条件就是你要爱科学,要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科研需要你沉浸其中,需要你喜欢。能进复旦的学生,无论文科理科,我相信智力全都够了,剩下的就看你是否真的喜欢。喜欢,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只要沉静下来去思索,去刨根问底,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他说。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彭德倩

图片摄影:成钊 视频素材提供:复旦大学 剪辑:彭德倩

来源:作者:彭德倩 殷梦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