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在路里和书里(我在书里看万千世界)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每一本书都是独特的风景,每一个故事都有心灵相通的感动,每一位读书人都有着世间最美的样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灵魂在路里和书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灵魂在路里和书里(我在书里看万千世界)

灵魂在路里和书里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每一本书都是独特的风景,每一个故事都有心灵相通的感动,每一位读书人都有着世间最美的样子。

此次疫情导致大学生假期延长,很多人利用“宅家”的时间通过读书汲取精神力量,寻求心灵慰藉、自我提升。你最近一次读书是什么时候?你有多久没有认真读完一本书了呢?

《红楼梦》

观人生百态 品红楼一梦

梁月霞 2019级新闻传播学大类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八年级的教室里。炎炎夏日,我感受着来自大观园潇湘馆的清爽竹风。我醉心于大观园热闹非凡的场景,想象着自己也是书中的人——和刘姥姥同进大观园、陪伴香菱学诗、共贺中秋佳节、雪天折梅吟诗。那时,宝玉还是宝玉,黛玉还是黛玉。我是一个初到大观园的人,如同刘姥姥一般,欣喜溢满心头。

第二次读《红楼梦》是在高中的阅览室里。凛冽的寒冬,我想从书中找到那久违的热闹,却在最后读出了凄凉和寂寞。凤姐狠毒、世俗,宝钗八面玲珑,宝玉懦弱无能,袭人隐忍又卑微……最让我不忍的是黛玉焚稿断肠。那时候,我爱上了晴雯,觉得她才是所有人物中最清醒、最明智的一个,可惜最终香消玉殒。

第三次读《红楼梦》是在高考后的暑假。发挥失误,我以为我会名落孙山。翻开《红楼梦》,或许受情绪的影响,我从“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中读出了心灰意冷的惆怅,从“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中读出了满腔不甘的悲愤,从“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中读出了黛玉的孤傲和深情。

三读《红楼梦》,个中滋味皆不同。

《城南旧事》

人生底色皆童年

文晓艺 2019级新闻与传播学大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每当听到这首歌,人小鬼大的英子就在我眼前浮现,耳边响起她天真无邪的声音。《城南旧事》是文坛名家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30多年的经典作品,林海音以超逸的文字风格、独具魔力的文笔,通过英子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百年前北京的风土人情,喜欢上了英子的聪明、睿智、正义、大胆以及不寻常的想象力,不禁多次赞叹她的聪明过人和非凡的处事能力。英子纯真善良,在惠安馆,她与被人称为“疯子”的秀贞和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妞儿成为好朋友,并帮助她们母女相认,让我看到了属于孩子的人间温情。英子有时很古灵精怪,在发觉爸爸对兰姨娘的感情后,拼命地把兰姨娘和德先叔叔凑成一对儿,还为自己的计谋得意。可有时英子又很迷茫,她不知道怎样区分好人和坏人,就如同所有人都不能真正分清海和天一样。的确,什么样的人是“疯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这大概没有标准答案吧!就像《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里写的那样:最圣洁的人也会突然被恶魔迷住心窍!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喜欢英子,也怀念我的童年。

《百年孤独》

一本让你不再孤独的书

杜俊容 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要用寂寞来偿还。

《百年孤独》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它没有引言,也没有序言,而是由布恩迪亚上校临刑前的回忆展开,将读者带入一个魔幻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

有人将《百年孤独》列为最难读完的名著之一,我觉得确实如此。不仅因为布恩迪亚一家人拥有极其相似的名字和迥异的个性让读者难以分辨,还因为这个陌生的魔幻世界让人毫无头绪。但是,一旦走进这个世界,你就会被它吸引。在这里,神话和现实并存,幻觉和真实相混,那些荒诞不经的情节让人流连忘返。

看似荒唐的名字、世代反复的性格、无疾而终的宿命,布恩迪亚家族走过平淡,经历辉煌,最后回归宿命灭亡。从第一代到第七代,当最后一个猪尾巴孩子被蚂蚁吃掉,生命的源泉戛然而止。这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所有人命中注定的孤独轮回,从逃避孤独到拥抱孤独,最后被孤独啃噬。

马尔克斯说:“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有人说,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那我们该如何摆脱孤独呢?学会爱,爱自己,爱身边的人;努力抗争,不对命运屈服;学会团结,对抗磨难,对抗孤独。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摆脱孤独,拥抱爱和温暖。

《悲惨世界》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牛乔飞 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很多人听过,我也听了无数次,这句经典语句出自世界名著《悲惨世界》。记得小学时初读删减版,我对这句话的意思不甚理解。高中时细读完整版,我才渐渐明白其意。时至今日,这句话已经不仅仅是我在作文中经常引用的“名言警句”,更是镌刻在我人生轨道上的箴言,让我受用一生。

《悲惨世界》塑造了以冉·阿让为主的许多人物,展示了法国大革命的风起云涌。书中每一个人都为追寻自由和幸福作出了不懈努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让人不禁为之感动。作品描写了被命运捉弄入狱后悔过自新、为他人谋求幸福的冉·阿让,为了女儿不得不沦落风尘的芳汀,充满革命理想与激情的马吕斯——这些人都是那样可爱。哪怕最终寂寞逝去的冉·阿让也是幸福的、充实的,就像电影最后的旁白:他安息了,冉·阿让幸福地死去,因为他真正地活过。他把他的精力、他的爱、他的美德献给一个人,把这个人从悲惨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当这个人走进了生活的时候,他死去了,正像白天消逝、夜晚来临一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