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

登堂先须入门,入门须找正确门径。

标准草书为于右任先生所创,先生为现代书法大家。其对草书之贡献应为两方面:一为总结历代草书法度,使草书易释、易写、准确、漂亮并推进草书发展光大;一为以标准草书为为基础,继承历代草书精华,取法汉魏,引碑入草,创造出以雄豪冲淡为特色之书法意象,为草书艺术添一异彩。

此文原书为著名书法家李传周先生所著的《标准草书指南》,先生从事书画研究数十年,早录入世界名人辞典。先生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阜阳师范学院书法教授。李传周先生为人诚恳,治学严谨,其书法将隶、魏、行、草熔于一炉,有着沉雄中的灵秀,苍浑中的活泼特点。

登堂先须入门,先生所著《标准草书指南》,察精辨微,为学习标准草书之正确门径,希望大家阅读后有所收获。

李传周先生先后所撰论文有《书法艺术五论》、《试论隶书的继承与创新》、《书法的羁绊与升腾》、《书法超越刍议》、《书法风格小议》 、《标准草书指南》、《龙吟方泽, 虎啸山丘》、《李传周书法作品集》、《李传周书孔孟格言》等著作,其中1988年4月草隶横披《龙吟方泽, 虎啸山丘》在日本第五回国际书展中被评为最高奖──国际大赏(日本称大赏)。生平传略已10次入《世界名人录》,加上《文艺家名人录》、《美术年鉴》、《中国高等学校总览》、等共320余部。作品载入书画合集的约650余部,国内外名园胜地约160余处品题,约有1500多幅作品。

图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

图二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

图三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

图四

下图为 序一释文,共2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

图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

图二

下图为 《标准草书指南》序二(楷体),共6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6)

图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7)

图二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8)

图三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9)

图四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0)

图五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1)

图六

(李传周先生偏爱隶书,将行草与隶书熔铸在一起,因而他的草隶有着沉雄中的灵秀,苍浑中的活泼,他的楷书,端厚苍劲,枯浓交替,而行草书则在灵动多变中不失规矩法度,犹如枯藤新叶,苍雄老辣中有种秀雅新意。)

下图为李传周先生为《标准草书指南》所作的隶书前言,共16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2)

图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3)

图二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4)

图三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5)

图四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6)

图五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7)

图六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8)

图七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19)

图八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0)

图九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1)

图十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2)

图十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3)

图十二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4)

图十三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5)

图十四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6)

图十五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7)

图十六

下图为《标准草书指南》凡例,共4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8)

图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29)

图二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0)

下图为正文目录,共2图:图三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1)

图四

下图为《标准草书指南》正文目录,共2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2)

图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3)

图二

《标准草书指南》正文 代表符号 偏旁 并例,共24图:

1、下图为 标准草书 代表符号并例--左旁,共9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4)

图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5)

图二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6)

图三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7)

图四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8)

图五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39)

图六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0)

图七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1)

图八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2)

图九

2、下图为 标准草书 代表符号并例--右旁,共6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3)

图十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4)

图十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5)

图十二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6)

图十三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7)

图十四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8)

图十五

3、下图为 标准草书 代表符号并例--字上,共2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49)

图十六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0)

图十七

4、下图为 标准草书 代表符号并例--字下,共2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1)

图十八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2)

图十九

5、下图为 标准草书 代表符号并例--对称符,共3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3)

图二十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4)

图二十一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5)

图二十二

6、7、8、下图为 标准草书 代表符号并例--右上符、左上符、交笔符,共2图: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6)

图二十三

标准草书作品 标准草书指南教学一(57)

图二十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