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

黄河小浪底水库自2022年6月19日开启调水调沙以来,已经经历了半个月的时间,随着数十亿立方米黄河水被倾泻入下游河道,淤积在河床中的大量泥沙随着水流流入大海,这样壮观的场景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1)

调水调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调水,细心观察的网友都会发现从小浪底水库排出来的都是清澈的河水;等到小浪底水库的库容量由40亿立方米左右降低到2亿立方米左右时,大量滩涂露出水面,此时管理部门会联合调度上游万家寨、三门峡水库,制造人为洪峰来冲击小浪底水库的泥沙,减少水库淤积,这一阶段称之为“调沙”。

在调沙阶段,小浪底水库会排出大量泥沙,形成独特的“流鱼”奇观。大量鱼类无法忍受含沙量急剧升高的黄河水,纷纷被呛晕、呛死,直接漂浮在水面上顺流而下,白花花的大鱼一片片从上游流下来,下游河段的民众早已守候在河边,等待“流鱼”经过。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2)

历经10多天的“调水”之后,2022年7月4日,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黄河下游水位大幅下降,而从小浪底水库流出的“水龙”,也由之前的清水变成了黄色,这表明小浪底水库已经开始排沙了。

随着大量泥沙被排出来,小浪底水库下游部分河段开始“流鱼”,在洛阳孟津西霞院、焦作孟州段,不少人已经出动,开始捞鱼。大量手持抄网的村民守在河边,等待着上游的大鱼随着水流被冲刷下来。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3)

一些“艺高人胆大”的冲浪高手,甚至驾驶着快艇、开着小船在急流中搜索大鱼,完全没把滚滚河水放在眼里,他们手持抄网,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水里的大鱼一旦因为缺氧而露头,捞鱼人就会眼疾手快地将它们抄上来!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4)

河边村庄的一些村民也早已经闻风而动,有的人骑着三轮车,已经捞到了不少大鲢鳙。那些开着船只在黄河中激流勇进的捞鱼人,一天下来据说能捞到上千斤黄河鱼。

结合前些年黄河小浪底发生的“流鱼”现象,不少网友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名鼎鼎的黄河鲤鱼似乎并不是“流鱼”中的主角,沿岸村民捞到的大多是鲢鳙、鲫鱼、翘嘴等鱼种,黄河鲤鱼却比较少见。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5)

图示:有人捞到的大鱼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6)

图示:捞鱼人捞到的大鱼

为何大量鱼类被呛死,黄河鲤鱼却能独善其身?这里就不得不讲一下黄河鲤鱼的生理构造以及适应泥沙的能力。

黄河鲤鱼有四个鼻孔,这也是很多人鉴别黄河鲤鱼和普通鲤鱼的重要方法。据称,这种构造是黄河鲤鱼为了适应泥沙而进化出来的生理结构,四个鼻孔可以起到更好的排沙作用,不至于被泥沙堵塞。同时鱼类的鼻孔也会有良好的嗅觉,保证了它们能够在食物匮乏的黄河中,更快地寻找到食物。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7)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鱼类主要是依靠鳃部呼吸,鼻孔除了保留嗅觉功能之外,并不像人类一样具备呼吸的功能。其实,鱼类的鼻孔和口腔是连在一起的,进入到口腔内的水可以通过鳃部排出去,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黄河虽然泥沙含量极高,但长着四个鼻孔的鲤鱼在关键时刻却能利用这一生理构造来保护自己,在滚滚泥沙之中存活下来,这样实属不易。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8)

因此,很多在河边捞鱼的人,捞到的大都是奄奄一息的鲢鳙,真正捞到黄河大鲤鱼的人并不多,当然这不代表黄河鲤鱼不会被泥沙呛晕,只是它们适应泥沙的能力要远远强于鲢鳙、翘嘴等中上层鱼类,从而在排沙过程中幸存下来。

虽然黄河鲤鱼在高含沙量的河水中的生存能力要强于其他鱼类,但这和它们的种群繁衍却没有必然的联系。

黄河流鱼现象几月出现(黄河流鱼奇观)(9)

近年来纯正黄河鲤鱼的数量急剧下降,原因并非排沙所导致。不规范的放生行为,让黄河鲤鱼的品质大幅度下降,加上电捕鱼等非法捕捞行为,造成真正的黄河鲤鱼已经凤毛麟角。

在滚滚泥沙中能够独善其身的黄河鲤鱼,虽然它们已经成功挑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黄河鲤鱼的正常繁衍生息仍旧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期待管理部门能够重视起来,加大对黄河野生鲤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让这一优质物种能够永久留存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