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数学基础科学考研(华师学长超详细软工考研经验)

基本信息:17年华师大软工专硕学长

初试成绩:英语二 86;政治 70;数学二 142;834程设 126

初试总分:424;复试总分:445

数学二(课本 基础班视频) (全书/18讲 强化班视频 1000题) (真题 错题) (模拟题 错题)


3月-6月:课本 汤家凤基础班视频 李永乐线代视频 线代讲义

可能我基础不太好,我觉得一开始就看全书,18讲什么的完全是看不懂的,所以我建议跟我一样的同学,先看课本(同济高数),线代可以直接看线代讲义,我觉得那本整理的挺好的。

看课本,自己规划一下几月份看完,一天看几节,暑假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看完。

至于视频,基础班我推荐汤老师,听他讲的特别明白,因为我可能光看课本有的定理都看不太明白。张宇老师的视频也很好,但他的基础班一点也不基础啊!!!你看两集就明白了。

所以我前期是,先看当天要学的内容的视频,看完再把课本看一遍(比视频详细,注意有的内容不考的直接跳过,视频里没讲的内容一般都不考)。

看完课本,再做课后习题巩固一遍,课后习题的难度基础阶段做正好(这里我也提醒,可能有人跟我一样有整理错题的习惯,但是基础阶段不需要整理,因为整理了你以后也不会看的。我就是浪费了好多时间抄了两本错题本,有点后悔。)

课后题做一遍就可以了,只是用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的。

还有还有,这里提醒一下,看汤家凤的视频一定要加速播放!!!我一般加速到1.8-2.0,听惯了加速版的再听原版的,大概就像在看《疯狂动物城》里那只树懒在讲话一样……

本科数学基础科学考研(华师学长超详细软工考研经验)(1)

看完高数再按同样的方法看线代,先看李永乐的线代视频,再做线代讲义。看视频的时候要做笔记啊(所有视频都是)。

7月-8月:张宇强化班视频 全书/18讲一轮 张宇1000题 线代讲义

暑假是最最最最重要的时期,直接决定你后期的状态。其实基础阶段拖得比较久,所以到暑假的时候高数可能又忘光了。所以先看张宇的强化视频,看完一章再做辅导书。我买了18讲和全书(李王版,大红色的),暑假的时候我两本都做了一遍(因为纠结到底做哪本,所以干脆都做了。。。)。

因为18讲一般2-3讲对应全书一个章节,所以我先看18讲,一天一讲,看完大概全书一章的内容再去做全书,最后再做1000题相应的部分来巩固。

其实这个时候做全书,18讲还是不怎么会的,基本上全当例题来看,拿到题一般都没什么思路,但是,不用担心,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一直信奉一句话:所有辅导书的难度都远大于考研真题。

如果18讲和全书要我推荐一本的话,我选全书。理由是:全书真的“全”。最好的体会就是,我后来做张宇的八套,四套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些题是全书里的原题,而那种题型18讲里没有涉及过。如果到考前再去研究那些之前没做过的很难的题型,肯定会崩溃的。

当然,18讲也有它的特点,特别是其中张宇整理的关于定理证明的题还是很重要的,不过这些题他在强化班的视频里都会提到。还有18讲里关于中值定理(第5讲)的部分和微分,积分的物理应用(第14讲)的部分也整理的很好。

所以对于这两本书的使用,我的建议是用全书,然后自己觉得还需强化的章节和重点的章节再看看18讲,然后关注一下张宇强化班视频里提到的一些定理证明题,这样应该不会漏掉什么重要的点,毕竟考研也不会考原题,只是考方法。

我自己来说,全书做第一遍时候大概只能做出20%,18讲和1000题好一点。

本科数学基础科学考研(华师学长超详细软工考研经验)(2)

9月:全书/18讲二轮 1000题错题 线代讲义

第二遍全书或是18讲(这次我18讲没有全看)最好再重头到尾做一遍。经过第一遍以后,这次会觉得题目一般能看懂了,其中的考点能看出来了,但是做题还是有点吃力,第二遍能做出来50%吧。反正考研数学就是反复的做题做题做题的过程。所以网上说全书至少三遍是很有道理的。

1000题第一遍就会的题可以直接不用看了,只看错题,这次可以把错题里再错的题整理到错题集上了,这个时候工作量就小了很多,而且这些题也是精华了,下一轮的时候只看错题即可。线代依然是看线代讲义。

这一轮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的!!!

10月:张宇真题大全解 李王的真题解析

为什么选在10月份就做真题呢,一个是看张宇的计划,他说10月是真题月(可能方便真题多做几遍,然后最后的时间用来做模拟题)。再有,我想在最后复习全书之前看看真题到底是什么档次的题,并且以后有针对性的复习重点内容。

前面被虐了半年之后,只要你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这个月简直是考研期间最开心的时候。真题大全解是从87年开始的,但是前十几年的题满分100分,而且特别容易,但张宇说要重视这些往年的题,因为现在的很多题都是十几年前的题改成的。

2000年以前的卷子我一般都一个多小时能完成,一天做两套,感觉难度像是高数课本的课后习题。

2003年开始好像才改成150分制,但是难度也没觉得有多大提高。我真题除了16年的卷子,其余的基本上140上下,很多细心一点应该是能拿满分的,可惜一次都没拿过,不过也是因为每年最难的题一般参考书里都做过了。

这里说一下关于怎样能做到细心的问题。我做真题的时候真的很多时候抄错数字,看错数字啊!!!所以我在整理错题的时候(真题最好整理错题,因为真题难的题目每张试卷就几道吧,没有必要再从头到尾做一遍真题,只看错题就可以了。)会重点把这些题整理上去,在出错的地方醒目的标出各种出错的原因,提醒自己以后别再错!

本科数学基础科学考研(华师学长超详细软工考研经验)(3)

11月:全书三轮 1000题错题 线代讲义错题

我是在第三轮的时候整理全书的错题的,这个时候全书大概能做出来80%左右(这次只做了第二轮的错题,不需要整本都做了),所以剩下的题真的是做了三遍都不会的题,我真的怀疑自己智商可能不太够用吧,所以我的数据仅供参考,要是你们做的比我好,就可以窃喜了,绝对稳了,放心的报你想去的学校吧。

上个月过完愉快的真题月之后又开始接着磨全书了,不过心境确实轻松很多,基本上题目都能做出来,就算还有不会的题也没必要太担心,因为你的水平已足够应付真题了。

1000题也是做上次没做出来的题,也没剩几题了,所以我会把最后的这几题再单独整理到当时整理真题的本子上的,全书里的错题也是整理在真题错题的本子上。所以考前的日子看的错题就是真题之后的错题。

注意:整理错题不是让你抄一遍啊,是抄题目到错题集上再做一遍啊!!!线代还是自己回忆每章的知识点,然后看错题。

本科数学基础科学考研(华师学长超详细软工考研经验)(4)

12月:模拟题 整理的错题 知识框架图

模拟题一天一套,月初的时候做完,我只做了张宇的8套,4套。17年,8套4套确实感觉做得有点没有必要,因为模拟题的难度超真题太多了,但18年跟张宇肯定没错!!!我8套,4套均分大概120吧。

最后十几天把之前整理的最后一波错题好好看看。然后考前拿几张大白纸(A4那么大),把高数和线代的所有知识点按章节自己默写出来,包括定理,公式等等。然后对照参考书,没想起来的部分重点记一下。

本科数学基础科学考研(华师学长超详细软工考研经验)(5)

总结一下

就17年的数学来说,我可能看的有点多,最后数学考了142,错了两个选择题,我考试的时候就知道了,因为那两题确实不会。大概因为全书,18讲和1000题里都没有针对小题的习题吧。

但其实好多时候真题的小题里都会有1,2个有难度的题,难度大概就是660里的题的难度,所以我的建议是把真题里容易出难题的那部分知识点,在660里找到相应的部分做一下,一般是数列题或者极限的定理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