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石硖龙眼宣传片(广西平南石硖龙眼)

封皮酿蜜水晶寒,入口香生露未乾。本与荔枝同一味,当时何不进长安。——李孔修 〔明代〕

荔枝的大名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将荔枝这一水果的知名度捧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杜牧可能不知道,在南方荔枝产区,除了荔枝外,还有一个与荔枝是“同族兄弟”的水果,它的名气可能没有荔枝大,但它肯定也同荔枝一样有“进长安”的资格。

平南石硖龙眼宣传片(广西平南石硖龙眼)(1)

这个水果有一个颇为霸气的名字,叫“龙眼”。龙眼晒干以后通常被叫成“桂圆”,北魏末年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又曾说过:“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地区。与荔枝一样,都是无患子科果树。龙眼是龙眼属,荔枝是荔枝属,龙眼与荔枝风味上有相似之处,但又有较大的区别。在我国鲜食荔枝比鲜食龙眼更火热一些。

对于龙眼,我们可能知道3个在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的龙眼商品果,一个是泰国龙眼,从泰国进口而来的龙眼;一个是原产于我国广东茂名的储良龙眼;一个则是原产于我国广西平南的石硖(xia)龙眼。在跟不少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不少人以为石硖龙眼是石硖这个地方所产的龙眼,实际上“石硖”二字并不是地方名。

平南石硖龙眼宣传片(广西平南石硖龙眼)(2)

“石硖”二字的意思很容易猜出来,“硖”字左边是“石”,右边是“夹”,顾名思义即是“石头夹着”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石头缝”。石硖龙眼便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一个龙眼品种,它是一个品种名,而不是一个地方农产品品牌名。

目前,石硖龙眼已经成为了我国知名的顶级龙眼品种,也是原产于我国的“国宝级”水果老品种。广西平南的石硖龙眼不仅仅在我国被列为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世界上也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那么,为什么这个石硖龙眼品种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呢?

这与广西的一名留学生有关。

平南石硖龙眼背后的故事

当在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万物时,也不要忘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东西只不过是“师傅领进门”,真正的“修行”在我们人类自己。一个好的种质资源可能是大自然赐予的,但一个好的品种往往需要人类自己去选育、保留性状、推广种植。

石硖龙眼便是如此。

平南石硖龙眼宣传片(广西平南石硖龙眼)(3)

20世纪20年代前后,广西平南有一个叫“覃敬清”的平南人从日本返回了平南老家。覃敬清在日本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大学里学习了园艺果树技术。

当他返回老家平南时,在平南县罗村发现了一棵野生龙眼树。平南县罗村有一座石灰岩质地的山峰,当地称这个山峰为石头山,这棵野生龙眼树就恰恰生长在了这座石头山山脚下的一条大石缝中。当时罗村的方言习惯把石缝叫作石硖,本地村民都叫这棵野生龙眼树为“石硖龙眼”。

这棵野生龙眼树也就是最早的石硖龙眼母本。石硖龙眼最早的母本是一棵野生龙眼树,但石硖龙眼这个品种却是覃敬清用了半生心血才选育出保留下来的。

平南石硖龙眼宣传片(广西平南石硖龙眼)(4)

当覃敬清找到这棵野生的石硖龙眼后,发现这棵龙眼树结出的果实个头大,口感甜度都更高,认为它绝对是龙眼中的优良品种。他利用自己从日本学来的果树技术,在自己的果园中对这棵石硖龙眼进行了嫁接,一共嫁接出了108棵新的石硖龙眼。

嫁接,是植物的无性繁殖,相对比有性繁殖来说,最大的特点是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不被破坏,减少有性繁衍带来的性状变异。通过嫁接出这108棵石硖龙眼,覃敬清把原本的石硖龙眼母本的优良性状持久地保留了下来,并在日后的管理中,不断的进行芽变级别上的品种优化,才有了如今名扬大江南北的石硖龙眼。

很多人也因此称覃敬清是“石硖龙眼之父”!

平南石硖龙眼宣传片(广西平南石硖龙眼)(5)

可能有不少人看到这里会酸一句:“覃敬清不就是嫁接了一下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第一,石硖龙眼的原始野生母树虽然是一个优良品种,但毕竟是野生的,优良性状远远达不到商品化的标准,是覃敬清通过嫁接技术对其进行了深度的品种改良,取其优点,弃其缺点,才把这一野生品种变成顶级的且可繁育的人工种植品种。可以说,平南石硖龙眼是覃敬清一年一年嫁接出来的。

第二,你想想,覃敬清那个时代是什么时代,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情况,当覃敬清嫁接出来这108株石硖龙眼后,为了保护这108株石硖龙眼不受破坏,可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不然这108株年年结着大个龙眼“招摇过市”,早就被人毁了。

第三,当时的人保护这108株龙眼树可不是觉得这108株龙眼树能给他们带来“荣华富贵”,那个时代种水果哪里能有利可图。单以做事情的初心来论,就可能与那些唯利是图的想法截然不同。

从慧眼识珠,到嫁接繁衍,再到无私般的用心血来呵护,再到克服困难把这些龙眼树保留下来,覃敬清已经做了太多,“石硖龙眼之父”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龙眼中的卧龙凤雏

石硖龙眼是上一辈人留给我们的农业遗产,也是我们宝贵的农业财富。

从经济效益上来看,近年来,单单是平南县石硖龙眼的年产值就已经超过了20亿元,何况又不仅仅只有平南县才种植石硖龙眼,在广西、广东等适宜栽培龙眼的地区,石硖龙眼都有着广泛的栽培面积。

石硖龙眼就类似于苹果中的红富士品种,但红富士品种是日本选育的,而石硖龙眼品种则是我国农业前辈选育出来的。红富士苹果的选育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同样石硖龙眼的选育也给我国农民带来了亿万财富。这是一个品种的宝贵价值。

无独有偶。

平南石硖龙眼宣传片(广西平南石硖龙眼)(6)

除了石硖龙眼外,另一个我国龙眼中的知名品种——储良龙眼,同样是起源于一棵古老的野生龙眼母树。

储良龙眼的选育历史更久,它是清朝中期由一名姓莫的农民从储良村南蛇山上利用圈枝的方法移植到家中栽培,经过漫长历史,逐渐繁衍开来。

目前,石硖龙眼和储良龙眼可以说是我国龙眼品种中的卧龙凤雏,都是龙眼中的顶级品种,从这两个品种的选育过程来看,有时候选育出一个国宝级别的品种未必要靠多么高深的技术,多往山野之林中用心去观察、去发现更多的种质资源,加之持久的选育耐心,用心的筛选繁育,可能就会有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选育出来。

当我们羡慕日本有那么多果树优良品种的时候,也要知道,我国的广袤山野中可能也有着很多的果树种质资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选育、开发。农业前辈们通过它们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诸如石硖龙眼、储良龙眼这样的优良品种,那么我们是否该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一些更加优良的品种呢?

平南石硖龙眼宣传片(广西平南石硖龙眼)(7)

覃敬清先生是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莫姓农民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清朝老农,但他们都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后辈选育出了一个顶级的水果品种,换来了巨大的财富。

万物起源于大自然,但起源于大自然的万物又在大多时候犹如一条囚禁于纸张中没有点睛的龙,人类的每一笔努力都是在为这一条龙画上眼睛,当人类画出的龙眼栩栩如生时,巨龙也会从纸张中一跃而出,声震天下,名传万世。

石硖龙眼是水果,也是画龙点睛的关键一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