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古诗李商隐(雨夜读唐诗最不能忘却的)

秋天读李商隐,很有味道。盛唐有李杜,晚唐有小李杜。但是晚唐小李杜却和盛唐李杜的风格大不相同。杜牧更像飘逸与洒脱的李白,也像他一样多写脍炙人口的七绝;李商隐走的是杜甫的路子,每首诗都是苦心经营,字句斟酌。

一起读古诗李商隐(雨夜读唐诗最不能忘却的)(1)

秋天的月亮有味道,秋天的雨水更是如此。雨水是季节的分水岭,尤其是夏秋之交的秋雨连绵,气温一下子能有十几度的降幅,一秒入秋从来都不是传说。

李商隐和秋天来搭配,最经典的,莫过于这首《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起读古诗李商隐(雨夜读唐诗最不能忘却的)(2)

公元851年,将近40岁的李商隐滞留在巴蜀之地,原因很简单,“巴山夜雨涨秋池”。秋雨连绵不绝,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也是连绵不绝。更何况,妻子之前曾来过信函,问他何时能归去。

可见两人对团聚都充满期待,只可惜天公不作美,雨水阻挡了李商隐回家的路,却挡不住两人热切的思念。李商隐的一生很苦,少年即有才名,可惜命途多舛。生命中唯一的温柔就来自妻子王氏,却又偏偏还是自己恩师的对头。李商隐在矛盾中的选择,决定了他的一生都在夹缝中度过。

一起读古诗李商隐(雨夜读唐诗最不能忘却的)(3)

仕途不顺,只能到处飘零。每到一地,都有止不住的对家人的思念。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重回京城,能封妻荫子,只可惜,路走了很远,心血付出了很多,希望却从未有过实质性的实现。

这世间,处处都是“巴山夜雨”。

所以,对人到中年的李商隐来讲,恐怕唯有回家之后的期待与想象,才能够对他今日的伤感有所安慰。“何当共剪西窗烛”,那是想象中两人团聚的场景,如此温暖,如此令人心安;“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是诗人能够期待与想象的所有温柔。

一起读古诗李商隐(雨夜读唐诗最不能忘却的)(4)

原本以为,这首情感浓郁的唐诗会带来令人满意的结局。然而,几个月后,在李商隐回到家中之后,等待他的,却是妻子亡故的消息。

公元851年的这场秋雨,又在李商隐的心中下了7年,直到他的魂也离开这世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