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

1934年,南京的雨花台传来了一阵响亮的枪声。

年仅32岁的何宝珍应声倒下。

除了革命烈士这个荣誉称号,她还有一重特殊的身份。

---刘少奇的第一任结发妻子。

南京的雨花台,在我记忆中一直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19岁那年,我独自一人前往南京,第一个想去的地方便是雨花台。

那时候,我的初心很简单,只是想去那里买一点雨花石。

至今我都记得从南京离开的时候,我的书包里,几乎装了一包的所谓“雨花石”。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1)

图 | 雨花台购买的石头(当时还挺贵,一包好像要30块)

回到老家后,这些五颜六色的石头大多都送给了身边的朋友。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雨花台曾经是很多革命先辈牺牲的地方。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2)

图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其实在很早以前,雨花台真的是一个浪漫的地方。

这里因为遍布五颜六色的碎石,很多的帝王都曾经将这里视为聚宝盆,他们也不止一次的携带爱妃来到雨花台观看这里的碎石。

后来,蒋校长发动大革命,南京的雨花台成为了刑场。

无数的革命先烈殒命于此。

刘少奇的首任妻子何宝珍就是在这里壮烈牺牲。

1902年,何宝珍出生在湖南道县城关一户贫穷的家庭中。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3)

图 | 何宝珍

这家人的生活一直穷困潦倒,她和她的妹妹几乎有着相同的宿命。

妹妹在两岁的时候,只能交给人贩子换来一笔钱财。

何宝珍也一样,年幼的她同样成为别人家的童养媳。

婆婆一家的生活也并不好过,为了生活,年幼的她和婆婆长期在蒋家帮佣干活。

何宝珍因为长相出众被看中,成为蒋家小姐的一位随身丫鬟。

如果不出意外,她的命运和那时候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一样,只是贫穷且卑微的度过一生。

当了丫鬟之后,何宝珍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

她成为蒋家小姐的陪读丫鬟,陪同蒋家小姐进入学校读书。

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个出身贫寒的小女孩在读书方面表现不凡,她和蒋家小姐一起参加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考试。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4)

图 | 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旧址

没想到蒋家小姐落榜,何宝珍榜上有名。

蒋老爷听说后,大为震怒。

他吩咐人打点关系,准备让自家的女儿顶替何宝珍进入学校读书。

何宝珍急不可耐,这可能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她找到学校的老师,顺利脱离蒋家,成为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

在学校里的何宝珍,是个乐观向上的女孩。

当时五四运动爆发,何宝珍作为学校里的积极分子,她号召大家团结起来,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校长欧阳骏将她视为学生罢课运动的刺头儿,将她监禁在学校的一间房间里,禁止她外出参加活动。

当她感觉生活再度绝望时,衡阳党组织积极营救,将她解救出来。

她逃离学校的第二天,欧阳骏在学校里宣布开除学籍。

走投无路的何宝珍来到了清水塘,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她生命中唯一的爱人。

---刘少奇。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5)

图 | 刘少奇

刘少奇比他幸运的多,他的生活虽然同样艰辛,但和何宝珍相比,实在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何宝珍抹泪度过童年那段苦难时期时,刘少奇都在学校里认真的读书。

刘少奇出生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中。

他的家庭,似乎在无形中遵循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历史走向。

刘少奇所在的家族是个封建时代的中等家族,他们家族经过了两代变迁终于在湖南宁乡一个普通的地方定居。

如今能够考据的刘氏一族为他的始祖刘时显

刘时显的长子刘宝走上读书仕途,成为资阳的一名县令。

这家人开始从江西吉水,搬迁到了湖南宁乡。

到了刘少奇的曾祖父时,刘氏一族已经衰落,成为当地炭子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6)

图 | 刘少奇故居炭子冲

曾祖父立誓要恢复以往的富裕家庭,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到了刘少奇爷爷这一代时,终于开始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他们刘氏一族在炭子冲的田地已经有60多亩。

不过,田亩经过后面两代人的稀释,数量已经微乎其微,每人仅存的田地只有十多亩。

刘少奇的爷爷膝下有两个孩子,长子刘秉林,次子刘寿生

父亲刘刘寿生是长辈们中读书最多的一代人,几代人苦于农田的固定生活,早已经让他觉得厌烦。

刘寿生让几个儿子相继步入学堂,接受知识的洗礼。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家族底色的褪变都是一个很艰难、很漫长的过程。

但有一点除外,家族具有原始的资本积累。

刘少奇的父亲刘寿生一心想着改变家族的农家底色,在原始家庭的资本积累下,这种褪变能够变得更加迅速。

不幸的是,刘寿生早早去世,没能真正承担起自己这一支家族底色褪变的重任。

不过,他在病逝之前,还是做出了一些折中的努力。

长子、儿子回家继续经营田地,这是他们这一支家族的基本盘,想要褪变家族底色,基本盘不能跨!

三子此时读书最多,让他尽快挑起家族大梁,成为家族总管。

而他最小的儿子刘少奇则继续读书,将来一定不能投身于农田。

1910年,父亲刘寿川病逝。

那一年,刘少奇年仅12岁。

此时落寞腐朽的清王朝,依仗着自己破船也有三斤钉的资本,仍旧在末世到来时苦苦支撑。

终于,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直接终结了它三百余年的寿命。

新时代来临!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7)

刘少奇看到了一本真正塑造他历史观的好书。

---《辛亥革命始末纪》。

他第一次开始真正的了解到,原来炭子冲之外还有一个王朝,原来这个王朝刚刚灭亡。

可新时代建立了怎样的王朝,它又叫什么名字呢?

其实那个时候很多在乡村长久生活过得有志青年,他们对于外面世界的认知仍旧很有效。

为啥?

因为乡村的信息通道十分的闭塞,想要获得信息的成本也十分高。

慈禧、光绪皇帝病逝之后,那些长久生活在乡村的年轻人,大多都是走出乡村才得知这个消息。

那时候远远不像如今信息传递的便捷性,我们如今看到的信息多的令人发指,多到我们可能都无法辨认真正有效且准确的信息。

1913年,刘少奇在母亲的支持下离开炭子冲,顺利考入了宁乡县玉潭学校

这一年,他的入学成绩名列第一。

从乡村来到县里,刘少奇才开始真正的接受新式教育的洗礼。

全国推行的新式教育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们几乎全盘引入了西方教学的模式。

国文、算数、英语、历史、地理、化学、音乐、绘画、体育等等应有尽有。

文史课程,一直都是刘少奇的最爱。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8)

图 | 求学时期的刘少奇

在学校里,刘少奇如饥似渴的学习。

新时代固然已经来临,但是也迎来了各地军阀相互混战的残酷局面。

求学路上的刘少奇开始一步一步的迷茫,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为国还是为家?

刘少奇开始转变思想,投笔从戎,报考湖南陆军讲武堂,成为了一名军人。

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他的报国理想,南方的几声隆隆炮响,直接荡平了讲武堂。

他没有办法,他开始尝试进入革命中心,长沙、北京、保定、上海,全部留下了他的踪影。

1921年,刘少奇选择前往苏联,进入莫斯科留学。

在异国他乡,刘少奇仍旧没有忘记拯救河山的重任,这一年,他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年,刘少奇回到中国,来到了长沙,遇到了同样刚刚来到清水塘的何宝珍。

清水塘相识,两人仅是好友。

青年男人,互生情绪。

刘少奇一生中最厉害的大手笔就是组织工人运动,当时刚刚回国后不久的刘少奇,在工人运动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安源路矿工人集体大罢工,成为他投身革命之后的一个神级微操。

安源路矿得名于株萍铁路和萍乡煤矿,这家公司的背后的真正操作人,乃是承袭清末上海最大资本家盛宣怀

当年刚刚从海外归来的宋子文和盛家七小姐求婚,盛家老太太断然拒绝。

理由:你家不配!

当时宋子文是什么身份呢?

---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妥妥的金龟就这样被盛家人羞辱。

这盛家的口气够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人家真的有资本说这样的话。

那时候,盛家有着全中国最大的工业企业汉冶萍公司

安源的萍乡煤矿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矿场。

可当时在这里劳动的工人几乎没有什么人权,拖欠工资是经常的事情。

后来,组织在安源矿场成立共产党支部、工人俱乐部,成为一支极其活跃的工人运动力量。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9)

图 | 工人俱乐部旧址

1922年,路矿当局一连三月拖欠工人工资,使工人生活陷入绝境。

工人们满腹怨气,却又无可奈何。

9月14日,零时。

安源煤矿井下地上人群涌动,当机务处工人拉响汽笛时,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正式爆发!

几乎一瞬间,井下工人有序撤离矿井。

1.3万多工人瞬间拧成了一股绳,整个安源路矿的上空,回荡着一句简单而又干脆的口号:

“罢工!罢工!”

他们情绪激昂,统一宿餐,不再上班,不再外出。

最终,刘少奇作为工人代表,迫使路矿资本家妥协,成功为工人加薪,这场争取人权的运动赢得了巨大成功。

安源路矿工人最后积极投身革命,1955年评选军衔有十二位工人成为将军。

他们两人在清水塘初识后,何宝珍也被派往安源路矿工作。

她和刘少奇在工作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两人熟络起来之后,互生情绪宣告结婚。

他们的婚礼没有什么浪漫的爱情誓言。

大家能够看到的也仅仅是两人的一颦一笑。

仅此而已。

1924年,初春。

他们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刘允斌出生。

只是,这个孩子出生没多久,刘少奇、何宝珍两人就被组织分派任务前往上海。

刘少奇耐心的劝说妻子何宝珍,将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送给了安源路矿俱乐部路局主任朱少连 。

送别之际,作为母亲的何宝珍泪流满满,她紧紧的抱着小斌斌不肯放手。

恰逢此时刘少奇在老家让他的六哥传信,准备让他们回家过年。他六哥听到刘少奇要将孩子托付给一个外人,坚决不同意。

最终,小斌斌被他的六伯父带回老家抚养。

生于初春,别于寒冬。

这一年,刘少奇、何宝珍两人听从组织安排,奔波在上海、青岛、长沙、广州 、天津、奉天、汉口。

革命征途漫长且艰辛,在汉口停留的那段时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

---刘爱琴。

这个呱呱坠地不久的小女孩,面临了同样的命运。

刘少奇、何宝珍两人仍旧选择将她托付给奶妈代为抚养。

1930年,刘少奇、何宝珍的第三个孩子刘允若出生在上海。

这一次,何宝珍说什么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骨肉送给她人抚养,她选择自己抚养这个孩子。

刘允若成为他们夫妻两人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最好的情感寄托。

短暂且温馨的家庭生活,第一次让何宝珍觉得有了孩子的陪伴,生活竟是如此的温暖。

他们的生活似乎步入了正轨。

然而,这一次他们夫妻俩很快又收到了组织的命令。

这是他们夫妻俩面临结婚后的第一次离别,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1932年,冬季。

组织安排两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工作。

刘少奇前往江西苏区工作,而何宝珍则带着小儿子刘允若继续留在上海,担任全国互济会营救部长。

这个小组织的主要任务便是营救那些不幸被捕的同志。

为了安全,何宝珍改名王芬芳,以教师身份从事革命营救活动。

何宝珍的屡屡奔波营救,还是引起了上海方面的重视。

1933年,3月。

何宝珍家中突然冲入一群士兵,她在慌乱中将自己的年仅三岁的小儿子塞到邻居张妈的怀里。

在士兵冲入房间的一瞬间,她只和张妈说了一句话:

“张妈,请帮我照看一下孩子,过几天会有人来他的。”

士兵们在上海审讯无果,最后将何宝珍押往南京宪兵司令部老虎桥监狱。

监狱的日子并不好过,这里规定探视亲属不能交流,不能寄送食物。

只能两眼对两眼的看!

何宝珍在监狱里偷偷组织大家抗议,一群人在监狱里绝食七天,人人口吐绿水。

监狱看守害怕事情闹大,无奈选择妥协,满足他们亲属探视交流,寄送食物的请求。

那时候,敌人还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只是认为她和共产党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10)

图 | 何宝珍

监狱的每一个寂静深夜,何宝珍总是会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

为了革命,她没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更没法为她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小家。

孩子,成为那个悲情时代里的弃子。

这是时代的选择,无关过错,也没有过错。

每一次想到这里,何宝珍躺在监狱冰凉的铁床上,总是会泪流满面。

终于,她在监狱里等到了好消息。

互济会里的一个同志前来看望她,她和这位同志的聊天引起了看守员的注意。

没过多久,那位刚刚看望过她的女同志同样被捕。

监狱的酷刑,让她说出了何宝珍的真实身份。

何宝珍在监狱里被重新提审,面对酷刑,她坚决闭口不言。

几天的审讯过去,何宝珍只说出了一句话:

“要口供没有! 要命有一条! 革命者是杀不尽的! ”

审讯人员勃然大怒,最终决定执行死刑。

1934年,何宝珍被押往雨花台,一路上她高声唱着《国际歌》。

只有伟大的劳动军,

只有我世界的劳工,

有这权利享用大地

那里容得寄生虫!

霹雳声巨雷忽震,

残暴贼灭迹销声。

看!光华万丈,

照耀我红日一轮。

一路上,何宝珍手腕、脚上的铁链因为碰撞石板地面,不断发出声音。

这似乎是她心碎的声音。

她迈着沉重的步伐,时不时回头看看她来时的路。

她想到了她的三个孩子,无奈的流下了眼泪。

南京雨花台的一阵枪声,结束了这个女子的生命。

那一年,何宝珍年仅32岁。

1958年,9月。

刘少奇和妻子王光美来到了南京的雨花台,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刘少奇深切哀悼。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11)

图 | 刘少奇前往雨花台

他说:

“几十年来, 无数的革命先烈牺牲在这里,何宝珍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之杰出者。 ”

在遍地狼烟的时代里,一代人前仆后继,舍身赴死。

那时候,他们只是为了实现心中的革命理想,缔造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所幸,他们的努力,让今天的你我都看到了一个完美的时代。

如今,红旗肆意飘扬,张扬着一代国人的自豪~

刘少奇首任妻子(刘少奇首任妻子)(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