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

世界上什么最苦?什么最乐?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所以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己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重点)

2.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难点)

3.感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素养)

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1)

作者介绍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2)

梁启超雕像

文体知识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3)

基础知识之读音

恩惠(hui) 如释(shi)重负 契(qi)约 得(de)罪 过得(de)去 得(dei)亏 答(da)应

词语解释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买卖房地产等的文书,也是所有权的凭证。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失意:不得志。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词语辨析

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4)

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5)

正文解析

1.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

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2.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6)

3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道理论证作用分析法(第2课时分析)。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告诉大家,那些圣贤、豪杰是极有责任感的人,正因为他们喜欢把什么都揽在身上,所以会终身都背负重担,但他们却能以此为乐,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5. 引用“有人说”的话摆出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预设出可能存在的反对说法,并将其提出来讨论,一来能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加严密;再者也可以借此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课堂合作探究

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7)

七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的预习(7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8)

难点探究

本文的语言风格凝重却并不呆滞,而是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的灵动表现为句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

如文中排比句的大量运用,读起来就非常流畅自然。另外,文章还引用了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而且每次引用的表述都不一样。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表述非常自然。又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

小结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文。告知我们责任是逃避不了的,只要生活在社会上,就必须尽到责任。句句教诲,字字叮咛,是人生应当勇于承担责任,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作为学生,学习就是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是对自己、对家长,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关注李老师语文课,学习语文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