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故事(腊八节故事知多少)

导读:小时候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估计80后对于这首歌谣还是比较熟悉的,再往后90后甚至00后可能知道的就少之又少。

关于腊八节可能很多家长都已经淡化,关于腊八节的文化传承下来的也是寥寥无几。

关于腊八节故事(腊八节故事知多少)(1)

很多孩子可能只知道腊八节需要喝粥,关于其他的也就不知道啦!其实中国的文化真的挺有意义,值得家长去给孩子传承。

小鱼是小学老师,有次学习的课文内容正好和腊八节有关。讲到腊八节小鱼是很兴奋,因为想到小时候过腊八节,妈妈带自己做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场景。可是一问到学生,好像学生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小鱼问学生腊八节有哪些风俗习惯,本以为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可是没想到除了几个学生回答道:“喝腊八粥”,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好像这个问题和自己没有关系一样。

关于腊八节故事(腊八节故事知多少)(2)

本来是很有意思的一节课,可是却只有小鱼一个人在说,并且只有小鱼一个人觉得有意思。同学们根本没有觉得腊八节有什么好玩的。就算小鱼想尽办法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也抵抗不了孩子们一脸的懵懂

本来是很开心的一节课,上完之后小鱼却觉得特别累。小鱼上完这节课之后就在群内给每位家长安排了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在家给孩子普及一些,有关于腊八节的风俗习惯。当时就有家长在群里反问小鱼:“腊八节有啥习惯?不就是喝腊八粥”。看到这条信息小鱼也是挺无语的。

其实有些时候也不能怪孩子懂得太少,因为家长从来都没有教过孩子。可能很多家长甚至都不知道腊八节的由来,更别提腊八节的一些风俗和故事啦!

01、关于祭祀的故事

在腊八节这天之所以流传喝腊八粥的习俗,其实跟民间的很多故事和传说有关。

有的人说喝腊八粥跟民间祭祀活动有关。因为腊八节这天是祭祀的节日,在这天人们会准备很多好吃的食物。

关于腊八节故事(腊八节故事知多少)(3)

腊八粥基本上是用一些谷类和豆类掺杂在一起熬制而成,粥熬好会放在牛马羊猪圈的门上或者庭院天井上,代表丰收吉祥之意。

02、关于皇帝的故事

传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特别贫穷,有次给地主家放牛,不小心把牛摔倒桥下,地财主把他关起来还不给吃的。

后来朱元璋饿得实在受不了,在洞里找到一个老鼠洞,竟然神奇地发现老鼠储藏的粮食,里面都是五谷杂粮。当下朱元璋就像发现了宝藏,用这些东西煮了一锅粥。

关于腊八节故事(腊八节故事知多少)(4)

后来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想起曾经吃过的粥,正好这天是农历腊八,顾赐名“腊八粥”。

03、腊八节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

当然腊八节这天除了会喝腊八粥,还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在家一起做起来。

第一:腌制腊八蒜

在腊八节这天很多地方都有腌制腊八蒜的风俗,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剥蒜然后找到透明的玻璃瓶或是其他的容器,把剥好的蒜放进去倒上醋

关于腊八节故事(腊八节故事知多少)(5)

然后密封保存就可以。过段时间就可以看到大蒜由白色变成翠绿色。等到过年吃水饺的时候来上一瓣腊八蒜味道也是美极啦!

第二:做腊八粥

有些时候家长习惯在外面买腊八粥,其实腊八节这天,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在家制作腊八粥,家长可以把家里的豆制品,比如黄豆、红豆、绿豆,还有各种米类比如大米、小米、薏米等等。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置一些其他的谷类。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认识制作腊八粥的食材,这样熬制出来的腊八粥要比在外面买得更加有意义。

关于腊八节故事(腊八节故事知多少)(6)

第三:学习腊八节儿歌

关于腊八节有很多儿歌流传,家长可以趁这个机会教给孩子学习一些腊八节的儿歌。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儿歌还是挺有韵律和意义。通过儿歌孩子不仅了解腊八节的时间,还能了解到腊八节的一些风俗。像过了腊八就是年,说的就是腊八节过后离小年就很近了。学习腊八节儿歌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孩子上小学之后学习一些民俗的时候还是挺有用的。

当然地域不同腊八节的习俗可能也不一样,有的地方会吃冰,还有的说在腊八这天吃了冰,在接下来的日子都不会生病。虽然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但是腊八节的一些风俗都是美好的寓意。尤其腊八节和过年挨得特别近,腊八节结束之后也意味着往后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关于腊八节故事(腊八节故事知多少)(7)

现在中国传统节日渐渐地又被人们所重视,家长也要把这种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带给孩子过节日的仪式感。如果家长都不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由来,更不知道传统节日应该有的习俗,孩子更是不知道。

碎碎念:

家长帮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文化也是一种熏陶,有助于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祖国。当孩子将来学到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时,不至于一问三不知,搞得自己不是中国人一样。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