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客背后的故事(少年创客是怎样炼成的)

青少年创客背后的故事(少年创客是怎样炼成的)(1)

有这么一群“别人家的孩子”,总是用发明刷新着人们的想象:来自瑞典的小帅哥丹尼尔发明了“不会洒的咖啡杯”;来自四川的戴恒佳用8年时间发明“十笔输入法”,用科技创新保护汉字文化;来自安徽的廖家铭虽然只有10岁,但是已经是发现超新星最多的人……

这些少年创客是怎样炼成的?在《少年爱迪生》这档节目中,你可以找到答案。由市科委、市教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科学梦想秀《少年爱迪生》第四季将于11月26日起,每周六晚20:30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节目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瑞典、印度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少年创客汇聚上海,发明作品涵盖物理、化学、工程、计算机等多个学科。

青少年创客背后的故事(少年创客是怎样炼成的)(2)

【科研发明和学习成绩能兼得吗?】

对于不少“少年爱迪生”的家长来说,科研发明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高中阶段获得科技创新比赛名次的考生不再加分,许多家长不鼓励孩子继续从事这种活动。

《少年爱迪生》制片人王宁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目前,节目中的高二选手较少,高三选手则基本没有。甚至有一位高三选手的父母对节目组说:“你们把我孩子淘汰吧。”理由是怕影响孩子高考。

对此,王宁表示无奈,但是她也坦言:比赛是一段宝贵的历程,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机会站上舞台,向观众分享自己的梦想。对小发明家来说,科研发明时掌握的科学思想,对学习大有裨益。

来自瑞典的全国数学冠军丹尼尔?吉布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作品“不会洒的咖啡杯”是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和实验测试得来的。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让实验对象在跑步机上手持咖啡杯,分别以10种不同的速度运动,他则用摄像机和加速度传感器记录下咖啡的液面波动情况,通过在咖啡杯内侧加上环形结构减少共振,使咖啡不会洒出杯子。

前几季《少年爱迪生》的收视调查结果也显示:“教育方法和成长历程”是观众最想通过节目获取的信息。节目正是透过少年成长为“少年爱迪生”的历程,让那些遥不可及的“别人家孩子”成为可复制、可借鉴的教育宝典,这受到了不少家长的的肯定。

青少年创客背后的故事(少年创客是怎样炼成的)(3)

【小小发明家灵感源于社会难题】

提到孩子的发明,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打小闹”上,但其实少年创客的不少作品创意都来自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他们试图通过发明解决成年人都不易化解的难题。

青少年创客背后的故事(少年创客是怎样炼成的)(4)

来自台湾的中学生江承蔚带来了自己发明的轮椅操控杆。这个发明可以在3分钟内使传统手动轮椅变身智能自动控制轮椅,操控者可以自由行进。谈及发明灵感,江承蔚坦言一切都源自自己去理发店时的见闻。当时,他看到一位老奶奶由于离不开轮椅,只能闷闷不乐地等家人来推。他希望自己的发明能帮助广大离不开轮椅的特殊人群,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的“3 1搜车位小分队”则励志解决停车问题这个大难题。他们制作了一款共享停车位APP,有车位的用户可以把自己的车位上传到平台,平台则会将其分享给找车位的用户。如此一来,便大大化解了部分车位放空,大量车辆却无处停放的尴尬。

孩子们的发明不仅颠覆了大人的想象,还激发了其他未来“少年爱迪生”的探索精神。主持人袁鸣的儿子看过节目后对她说:“妈妈,我也要搞发明,我也要做少年爱迪生。”可以想见,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发明家齐聚上海,将为这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带来更大的活力和希望。(作者:裘雯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