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的冲泡要点(六堡茶最全醒茶方法)

六堡茶的冲泡要点(六堡茶最全醒茶方法)(1)

对于六堡茶来说,醒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醒茶的完成程度,对茶叶内质的表现有着决定性作用,对后面的冲泡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想泡出一杯口感上佳的六堡茶,就要学会醒茶。

六堡茶在加工工艺上有农家茶和厂茶之分,年份上有新老之别,还有砖茶、沱茶等紧压茶,所以不同的六堡茶,醒茶方法也有不同,年份越老的六堡茶越需要醒茶,只有通过合理的醒茶才能品饮到最温润醇和的六堡茶滋味。

醒茶方法包括干醒和湿醒,有的茶只需要湿醒,有的茶需要干醒和湿醒结合。至于采用何种方式来醒茶,就需要根据茶品和年限来定了。本期笔者就跟大家讲讲该如何正确的醒茶。

一、醒茶的作用

一是让茶叶能在很快的状态下恢复它的活性。

二是在茶叶里长期凝结的不好的滋味、杂气、成分,在醒茶的过程中挥发。

三是让茶条更加顺理、松散,更容易释出浸出物,达到最佳的品饮状态。

换成更为专业的表述就是:让茶叶与空气、水分进一步接触,打破原本的稳定状态,排除不良因素,使其性质变得相对活跃,让茶叶内含物质能够稳定析出。

二、散茶醒茶方法

市面销售的小包装六堡茶大多都是从紧压大箩茶分装出来的,一般不需要干醒茶。因为如果处于密封保存状态的散茶短时期醒茶意义不大;如果不是密封保存的散茶,那它本身就处在一个类似长期干醒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再继续醒茶,直接进行冲泡时的湿醒,通常使用90~95摄氏度的温水,即入即出润茶(洗茶)1~2次即可。

冲泡前需要干醒的茶主要针对紧压型的茶,如砖茶、柱茶、沱茶等,尤其是经过仓储的紧压大箩装六堡茶。

六堡茶的冲泡要点(六堡茶最全醒茶方法)(2)

三、新制农家茶的醒茶方法

新制农家茶因为茶青鲜新度好,茶香较为清新,品饮时也以品其鲜新为主,由于是新茶还没有经过存储陈化,所以只需要在冲泡前将茶放置于无阳光直射、干燥、无异味处0。5~1个小时即可,冲泡时醒茶为了避免产生“熟汤味”,宜用90~95摄氏度的温水润茶(洗茶)即入即出1~2次,即可完成醒茶。醒茶之后冲泡更能感受其甘淳滋味、绵润茶气。

六堡茶的冲泡要点(六堡茶最全醒茶方法)(3)

四、新制厂茶的醒茶方法

新制厂茶经过渥堆发酵,多少会带有渥堆味,而且火气也重,如果立即品饮会有燥火感。一般不建议品饮刚刚发酵完成的茶,若是存储半年再品滋味会有较大的提升。

如果非要品饮的话,可以先将茶放在紫砂罐中,利用紫砂的双气孔结构所带来的吸附性,吸收掉一部分渥堆味。紫砂罐也要放在通风、干燥、无异味、无阳光直射的地方,然后根据渥堆味的轻重程度来决定放置时间。如果是第二天要喝的话,建议在前一天就将茶放入紫砂罐中醒茶效果较好。

六堡茶的冲泡要点(六堡茶最全醒茶方法)(4)

五、六堡老茶的醒茶方法

经过长期存储的老茶,不管是农家茶还是厂茶,醒茶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老茶,采用干、湿结合的方式来醒茶,时间相对长一些,短则1~2周,长则1~3个月。

具体做法是:

1、醒茶前先闻干茶,如果有杂味、仓味并且比较重的,可以先将茶(若是茶砖就撬散)放在无阳光直射、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1~2天(具体时间以茶的杂味、仓味消散快慢和轻重程度而定),让茶和空气充分接触氧化,提升茶叶中内含物质的活性。

2、1~2天过后,将茶装入紫砂罐中继续醒。如果杂味、异味依旧重的话可放入适量的活性炭包,利用紫砂罐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吸收掉老茶中的异味和仓味。当然,不是罐子也没关系,用无异味的干净纸盒、纸袋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六堡茶的冲泡要点(六堡茶最全醒茶方法)(5)

3、如果茶叶本身香气较好,杂味、仓味也不重的话,紫砂罐对茶品异味的吸附效果就不明显了,这时我们可以将茶叶放入紫砂壶中,用热水沿着壶身淋几秒,通过升高壶内温度使茶叶的杂味在一定程度上消散,同时也有助于香气的呈现。冲泡时,用沸水润茶(洗茶)即入即出2~3次,即完成醒茶。

六堡茶的冲泡要点(六堡茶最全醒茶方法)(6)

六、如何判断一款茶已经醒好了?

建议在醒茶前或醒茶一段时间后开汤试茶,如果感觉涩味重、苦味不易化去(严重者还会出现锁喉现象),茶汤浑浊不透亮,或是难以分辨其香气,这时我们认为该茶还需要一定的“唤醒”时间。

已经“苏醒”的茶,会因为茶性被激活而产生饱满、厚重的香气与口感,且令人愉悦。

以上所说是六堡茶比较常见的醒茶方式,其实只要对六堡茶的茶性有所了解,也能创造出更多的醒茶办法。(文章来源于:六堡茶之家 作者:茶茶)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高级评茶员微号:6480348(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