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

亲情一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寻常百姓家的祖孙情结可谓是情深意笃的,但是对于“奉天承运”的帝王家来说却不尽然。

玄武门变、靖难之变、九子夺嫡无一不深刻地诠释出了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

但是也不是所有帝王都是无情的,清代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亲密祖孙情,就构建出了清代宫廷史中的一段佳话。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八岁登基、平三藩、灭鳌拜,在多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文治武功、空前绝后。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

康熙

而他的孙子乾隆也和他一样,带领大清走向了经济、文化和版图面积等方面的巅峰,二人共同构建出了璀璨的康乾盛世。

虽说乾隆是康熙的亲孙子,但是历史上却发生了一件引起颇大争议的事件,这一事件也为两人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面纱。

坊间有传言称,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的时候,曾经被他惊得放下了酒杯,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说年少的弘历有什么特异之处吗?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2)

乾隆

登基为帝多猜忌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创立了无数军功政绩。

康熙执政初期,清朝的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彼时,内有权臣鳌拜企图把持朝政,外有沙俄势力步步扩张,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坚持大规模用兵,实现了国土的完整和统一。

康熙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平定了三藩之乱,统一了台湾并驱逐了沙俄侵略军,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为了扩大版图面积,他三征噶尔丹,取得了胜利,创立了多伦会盟,为我国北部地区换来了长时间的和平。

和那些只会用拳头说话的皇帝不一样,康熙是一个文韬武略的皇帝,在取得如此之多的战功之后,他重视农耕、休养生息、大力发展了国家经济。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3)

康熙剧照

作为皇帝,康熙无疑是成功的,可是作为父亲,他却饱受后人非议,因为在康熙年间发生了惨烈的九子夺嫡之事。

康熙的母亲佟佳氏只是宫里面的一位庶妃罢了,幼年的康熙既不受顺治皇帝喜爱,也没有多强大的家世,因此康熙的童年生活过的很不如意。

在康熙很小的时候,他就遭到了天花的侵袭,为了不让天花蔓延,顺治让奶妈把他带到紫禁城外抚养。因此康熙在父母膝下,也未得一日承欢,每每提起父母,他都是极为遗憾的。

康熙皇帝登基为帝之后,非常看重亲情,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才,不让自己身上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培养儿子,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才出现了互不相让、九子夺嫡这样的惨剧。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4)

康熙剧照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记载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皇帝躬起居动作”。

一开始康熙还能容忍胤礽这些恶习,可是日子久了,他也和儿子生出了一丝嫌隙,最后他还是忍痛废了太子。

皇太子被废的事情,使康熙深受打击,为了不让皇太子身上的悲剧再在其他儿子身上重演,他一直都没有再立皇太子

康熙是一个很有野心,非常注重集权的皇帝,他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儿子搞结党营私、窥伺皇储的那一套,所以对于功利心很强的大阿哥、八阿哥、九阿哥,他一直都很是厌烦。

相比之下,他更喜欢“淡泊名利、”对皇位表现得毫不在意的四阿哥。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5)

胤礽

那四阿哥真的对皇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吗?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四阿哥是一个城府很深,而且非常会揣摩圣意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多疑、善于观察的人。

所以他没有较早地暴露出自己的锋芒,而是一直在扮演着一个翩翩君子的形象,在皇帝身边博好感。

为和自己的兄弟们争夺皇位,四爷雍正处处算计、步步为营,就连他的儿子也成为了他手中的棋子。

史书记载,雍正皇帝一共有十六个儿子,雍正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去世得比较早,三儿子弘时生性愚钝,说话做事什么的不是特别讨喜,只有四儿子弘历还算机灵。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6)

康熙

初次见面多惊喜

那天,雍正闲来无事,在院子里面闲逛,看到儿子弘历之后,他便心血来潮,抽查起了儿子的功课。

他问弘历最近老师都教了你些什么?弘历说老师昨天教了《道德经》,雍正一听来了兴趣,问你还记得老师教的内容吗?

弘历回答,我不光记得,还会背诵。

雍正听后大喜,当时便让儿子背一遍给他听听,弘历听话地将《道德经》背了下来,看到眼前这一幕,雍正身边一个老太监惊呼了起来,他说自己见过二三十位皇孙,还没有见过哪个,像弘历这般聪明呢!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7)

雍正剧照

听了老太监的话之后,雍正陷入了深思,就是老太监的这句话,将他彻底点醒了。

这十几年来,他跟八爷、九爷他们争夺储位,已经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了。

不管是四爷党还是八爷党,都没有办法真正猜透康熙的心思,所以雍正便转换思路,把弘历当作了自己最后的底牌,送到了皇阿玛康熙身边。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雍正去到了康熙身边,对他说皇阿玛,圆明园里的牡丹开了,非常好看,您要不要去踏踏春?

听了儿子的话之后,康熙皇帝大喜,选了一天好日子,带着少量随从去到了圆明园中。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8)

康熙剧照

看着这盎然的春景,他也觉得极为舒心,几人转了一会儿之后,康熙便有些疲惫了,雍正就摆了一场家宴和父亲吃饭。

就在这个时候,康熙看到了被雍正带到现场的弘历,看到弘历之后,康熙惊得放下了酒杯。

就是康熙放下酒杯的这一行为,引起了后人的诸多猜疑,至于康熙为何会突然放下酒杯,坊间主要有三种说法。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9)

康熙剧照

第一种说法很明显参考了《三国演义》中,所刻画的煮酒论英雄的桥段,据说就在弘历和弘昼兴冲冲地冲进宴会现场,喊皇爷爷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打起了闪电。

康熙上了年纪之后,便愈发迷信起了鬼神之事,看着天空出现的异象,他惊得双手发抖,顺势把手中的酒杯给放在了桌子上。

虽然说这个说法看起来合乎情理,但是仔细一想,该说法却是漏洞百出的。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0)

康熙

那个时候的康熙皇帝已经要70岁了,这几十年来,康熙什么场景没有见过,不可一世的大清帝王怎么可能会因为天降雷电,就吓得放下酒杯呢?

再说了,古人是非常注重天象的,如果真发生了这么奇怪的事情,就算是没有被写进皇帝的生活起居注里面,也有可能会被写进民间野史,可是民间野史中却没有这种说法。

虽然说电闪雷鸣的说法,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但是可信性却不高。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1)

康熙剧照

另外一种说法是说,康熙在年仅十二岁的弘历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康熙皇帝是十二岁亲政的,他见到弘历的时候,弘历正好也是十二岁,看到这个气度不凡的十二岁的少年,他想起自己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也在情理之中。

结合当时的背景,我们可以发现,那个时候正值九子夺嫡进行得最为激烈的时候,孩子们手足相残之事也令康熙极为烦躁,如今看到这样一个和自己极为相像的孙子,康熙开心地放下酒杯也是合乎情理的。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2)

康熙剧照

看到弘历之后,康熙便亲昵地把他叫到了身边,他说了几句话,这一问一答之间弘历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堪称完美。

这一点在史书中也得到了证实,《清史稿》记载,康熙见到弘历之后,心中大喜,当时就向身边的人吩咐说,以后要让弘历在自己的身边伺候。

从康熙初次见弘历一直到他病逝,这段时间里,祖孙二人形影不离,不管是晚上睡觉前还是在批阅奏章的时候,他都始终让年少的弘历呆在自己的身边。

为了将自己的孙子培养成一个人才,他把庶吉士福敏叫到了身边教小弘历念书,把贝勒允禧召进了宫里教他骑射功夫,更重要的是,他还特意把庄亲王允禄叫到宫里,教孙子火器方面的知识。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3)

康熙剧照

康熙皇帝戎马一生,他曾亲眼见识过沙俄军队中的先进火器的威力,康熙让弘历学习如此重要的学问,从某方面也反映出了,他是有意在把弘历培养成皇位继承人的。

史学家也普遍认为,虽说康熙和弘历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康熙却深深地影响了弘历。

康熙是一位文武兼资、气度不凡的老人,这位充满魅力的威严君王,在年少的弘历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对他的一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4)

康熙剧照

由于康熙曾经亲自教导过弘历,所以乾隆登基之后一直都在以祖父为榜样,自强不息地处理国家大事。

为了不让自己执政的时间超过祖父康熙,他还在晚年之时主动退位,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嘉庆,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从他的种种行为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乾隆是非常尊敬自己的祖父康熙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康熙之所以会在看到年少的弘历的时候,放下手中的酒杯,很有可能是因为喜悦。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5)

乾隆

继承大统感皇恩

第三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非常相像,人们认为,康熙之所以会放下手中的酒杯,是因为他被弘历不凡的气度给惊到了。

少年时期的弘历长得非常有福气,他面容白皙、眼神清澈,颇有帝王之相,见到康熙的时候,他表现得非常沉稳,他不仅没有羞涩缺陷、慌慌张张,而且还不卑不亢的直视了自己的皇祖父。

《清高宗实录》也说,康熙放下酒杯之后大喜,问了雍正许多关于弘历的问题。

康熙是一个喜爱理学的人,在聊天时,他专门拿出了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考弘历,弘历不但能够流畅地背诵,而且还能通彻地讲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点让康熙非常惊喜的。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6)

雍正剧照

如果要用惊喜两个字来形容康熙和弘历的初见,那康熙后来对弘历的态度则可以用宠爱二字来形容了。

弘历当时是和弘昼一起进门见康熙的,但是康熙却并没有表露太多对弘昼的重视,这次见面过后,康熙专门单独召见了弘历。史书记载弘历“夙兴夜寐,日觐天颜”

从种种迹象中,我们都可以看出,雍正把弘历叫到父亲身边,可以说是下了一手好棋。

以至于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史学家都认为,雍正之所以能够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康熙喜欢弘历这个孙子,将来想要弘历继承大统。

相比于自己的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雍正的寿命并不算太长,在位十几年后,雍正就驾崩了,而四阿哥弘历也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皇位。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7)

雍正剧照

为了纪念他和祖父康熙皇帝之间的情谊,他还特意在圆明园牡丹园初见祖父的宫殿里,和避暑山庄祖父赐给他居住的宫殿里,题写了“纪恩堂”的匾额,并命人将其挂到了最高处。

对于自己和康熙的那段相处时光,乾隆皇帝一直都是非常怀念的。

即便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乾隆每每向身边的人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依然还觉得非常感慨,他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由于那个时候他太小了。

所以在沐浴祖父深恩的时候,他非常惘然,但是如今每次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都觉得非常感慨,总想落泪。虽说康熙已经不在他身边几十年了,但是他总觉得二人相伴的时光就像在昨天一样。

康熙临终前与孙子弘历的对话(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18)

康熙剧照

康熙皇帝子嗣众多,他膝下的皇孙更是多得连他自己都关照不过来,能够被康熙皇帝一眼看中,并带在身边的皇孙是极其之少的。

所以说初见弘历之时,惊得放下酒杯,也确实是比较少见的事情。


参考资料

简论康、 乾二帝的祖孙情结

康熙因宠爱乾隆而传位于雍正考

雍正夺嫡辨正

悠悠祖孙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