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

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1)

今天学习了国学中的《长短经》,里面有一句诸子百家之中的道法家,慎子说的话,叫“父有良子而舜放瞽瞍”。因此,索性先来学习一下中华民族的人文祖先之一,三皇五帝的舜帝的故事。

舜是姚性,字重华(据说生而有双瞳孔,故名),因曾经建立虞国,所以又叫“虞舜”。舜帝的生活时代距今四千多年,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祖先之一,以德孝治天下而著称。

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2)

@

一、傻亲傻亲的舜,他的孝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三岁的时候,舜的母亲握登就去世了。小小的重华从此失去了母爱,常年生活在父亲和继母兄弟的欺辱之中,却从来不记恨他们,只有一片“傻亲傻亲”的纯孝之心。

舜母去世后,父亲“瞽叟”续弦了壬女。传说该女子作姑娘时就天生嫉妒,固执任性,人称任性之女,所以都叫她“壬女。”壬女老大难嫁,瞽叟眼瞎又亡妻,也属于家庭条件不好,于是俩人就成了亲。

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3)

瞽叟和壬女婚后一年,生了个儿子叫象;两年后又生了个女儿叫果攵手。从此,壬女只疼自己亲生的儿女,将小小的重华视为累赘,对他非打即骂。

邻居们看不过眼了,对重华的老爹瞽叟说:“你们对小重华太狠、下手太重,他也是你儿子,也是个小孩子呀!”重华的老爹瞽叟眼瞎心更瞎,听了此话后,反倒把重华狠狠揍了一顿,误怪他和别人乱传话。

小重华泪流满面,痛哭着对父母跪下,请罪说:“我应该上敬父母,下带好弟妹,是我没做好,又向外人诉说,就是错上加错了!”

邻里见重华这样“傻”,都好心的提醒他说:“你这个傻孩子!你是不是缺心眼啊?你家人对你都这样了,为啥还一心一意的护着他们呢?”重华回答说:“我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父母之恩,孝顺父母是我心里最高兴的事儿。”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大家都没了辙,但是打心眼里对他的品德心服口服,钦佩不已。从此,重华孝顺的美德就传开了,这年,舜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

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4)

二、要我命我不能给,但咱们永远是一家人。

舜在家里的生活环境,可以叫做“舜孝、父顽、母嚣、象傲”。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人串通一气,欲置舜于死地,好独霸家产,这事换了谁恐怕都会记恨到底,可是舜居然毫不计较。

这天,眼瞎心也瞎的老爹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等他上去后,老头儿却在下面故意放了一把火。舜急中生智,举着两只大大的斗笠,从房上跳下来,才算躲过一劫。

这几个人毒心已下,难以收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经过继母撺掇,心瞎的老爹瞽叟,和爆傲的小弟象合起伙来害他,让舜去掘井。舜把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就在上面填起了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

舜只是纯孝,岂是真傻啊。他早有警觉,提前在井壁旁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又躲过一劫。对这些事,舜丝毫不在意,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此种行为,真是非傻即圣啊。

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5)

三、被赶出家门后,德行仁义广布。

这种破事干多了之后,估计这家人也不再躲躲掩掩,舜在家里公开受虐待,多次被赶出家门。他只好筑棚而居,筑地烧陶,《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

舜这个人既仁义又聪明,发明了不少日用品。他在历山耕种,与大家和睦相处,结交了好多朋友,他在哪里,哪里就人群聚集,人烟稠密。但是他无比思念父母,曾呆呆的遥望故乡的地方,写下一首《历山思亲操》:

“陟彼历山兮崔嵬(wéi),

有鸟翔兮高飞。

瞻彼鸠兮徘徊,

河水洋洋兮清泠。

深谷鸟鸣兮嘤嘤,

设罥(juàn)张罝(jū)兮思我父母力耕。

日与月兮往如驰,

父母远兮吾当安归?”

诗的大意是:

登上那巍峨高高的历山啊,鸟儿在空中自由的飞;看那鸟儿来去徘徊,听那洋洋作响的河流溪水;深谷的鸟儿嘤嘤鸣叫,我思念那辛苦耕种的爹娘弟妹;时间一去不复返啊,父母在远处,我又何时归?

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6)

四、机会也许是偶然的,但成功从来没有偶然。

尧帝渐渐的老去,想寻找接班人,但自己的儿子又实在不怎么样,根本不能考虑,于是他四处访贤,这一天在历山脚下,他看到一个三十左右的淳朴农民,驾着两头牛在犁田。

尧帝看到这个人手里拿了一个小木棍,犁辕上挂了个斗笠。耕牛走得慢了,他就用木棍敲打斗笠提醒。帝尧是谁啊,一眼认定此人定不一般!

尧上去问:“你这个汉子真怪。都说慢牛要用鞭打,你只敲斗笠干嘛?”

汉子答道:“牛每天辛苦努力的耕作,才换来五谷供我食用,我怎么忍心再鞭打它呢?所以,要是左边的牛走慢了,我就敲右边的斗笠,它以为我在打另外一只牛,就走快了。反过来也是这样。这样一来既耕好了地,又不用真的抽打牛。”

帝尧见此人宅心仁厚,对牛尚且慈悲为怀,如举政定会爱民如子。但尧帝心细,虽然眼光犀利,但还是广泛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

在《史记·五帝本纪》计载到:“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由于“四岳咸荐”,尧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除了继续考察舜的德行,还能辅弼舜。后来又让九个男士同舜共处,继续辅佐加考察。这就是历史上“舜发于畎亩之中”的故事。

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7)

五、“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关于帝尧的亲儿子丹朱,尧不让帝位给他却给了舜,这就是上古的“禅让制”。据史料记载,尧曾经说:“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所以“终不以天下治病而利一人”。这是伟大的尧帝的思想。

关于舜是大孝子的记录,《尚书》《孟子》《史记》都有描述。其中《孟子》中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大孝就是我要一生一世孝顺自己的父母。到五十岁还孝顺父母,孟子只在舜的身上看到了。

关于这一段,南怀瑾在《孟子他说》中曾经点评说,一般的人,都是后来疼丈夫妻子、儿子女儿,而超过了父母,这是真话,到了五十岁还最孝敬父母的,虞舜是做到了的。历史上记录,舜当了帝王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孝顺父母。

《史记》也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这也是国学思想伟大的传承。今记叙这一段,是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的舜帝的一片尊敬之心。

舜帝传承德孝精神(父母虐我千万遍)(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