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的基本假定(盘点一些也许你不熟悉的水文学术语)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江河,也有很多依靠江河水生活的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时不时听到一些与河流相关的术语,不知其意的读者可能会根据先前经验和上下文猜测它的意思,然而你确信“猜测”的意思一定准确吗?本文将会详解一些大家可能听过但不一定理解的术语。

水文学的基本假定(盘点一些也许你不熟悉的水文学术语)(1)

1,警戒水位

警戒水位指江河/湖泊等水位上涨到河段可能发生险情的水位,这个水位由地方相关部门根据往期防汛经验,保护区重要性,河道相关条件等制订出来,一旦水位达到这个标准,就意味着防汛工作进入戒备状态,密切关注水情变化,并做好应对更高水位的准备。警戒水位高于安全水位,低于保证水位。河段到达保证水位后,相关部门须采取措施以保证堤坝的安全。保证水位低于该堤坝的最高承受水位。

水文学的基本假定(盘点一些也许你不熟悉的水文学术语)(2)

2,凌汛现象

这是容易在北方地区河流中出现的现象。原理是在由南向北的河段,在初冬河流封冻,初春河流开始解冻之时,有可能出现南边流过来的河水漫过北边河道的冰面,导致河流水位猛涨的现象。其实,不一定拘泥于南北方向,只要是上游未封冻而下游河道发生封冻的,就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及时破冰疏通河道,防止洪水发生。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黄河在兰州至内蒙古河口那一段,以及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等。

凌汛现象发生时,河水也可能裹挟着碎冰前进,遇到狭窄的河道或者堤坝,就容易发生险情。碎冰可能推倒重要的设施,甚至造成其他无法预估的损失。

3,河流袭夺

指河流发育过程中,相邻的两条河由于侧向侵蚀或者向源侵蚀的关系,低位河流蚀穿分水岭并抢夺另外一条河流(通常处于更高的海拔,称高位河)上游水源的现象。水都是向低处流的,被袭夺的河流失去上游水源也就成为断头河,侵蚀分水岭的河被称为袭夺河。

水文学的基本假定(盘点一些也许你不熟悉的水文学术语)(3)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河流袭夺是多发于河流中上游甚至源地附近的现象。向源侵蚀多发于河流源地附近,指河流侵蚀使得源头处河道变深变宽。侧向侵蚀主要作用于河流中游,将中游的河道打造成U型。下游地势平缓,侵蚀减弱,堆积作用增强,就别提会发生河流袭夺现象了。

河流袭夺现象通常伴随一些特殊的地形,如牛轭湖,以及突然有较大幅度改道的河床等。人们以这些特殊地形及有代表性的沉积物来推断古地形。

本文介绍的三个“可能听过但不一定懂的”水文学术语到此为止,如果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