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暮年感怀七律十首(2首七律便是中年矛盾心态的写照)

记得小时候想着快点长大,能做很多大人才能做的事情,羡慕大人们能自由自在。但是,当渐渐长大后,才发现生活给当年的孩子们开了一个巨大玩笑。

其实,人长大后并非想象的那么好玩,那么的自由自在。少年不识愁滋味,到了中年之后益发地体会到孩童对生活向往的天真。

长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责任与义务,还有烦恼。人生不可能一直无忧无虑,缓解各种生活中的压力,对于我来说唯有文字而已。故此,常用诗词来嬉笑怒骂,记录自己的心情。或风花雪月,或悲伤哀婉,又或打油调侃。每次写完,有一种心灵上的超脱或享受,也许这就是文字对我的最大帮助。

人到暮年感怀七律十首(2首七律便是中年矛盾心态的写照)(1)

其实,以前文字没有那么多感伤,只是近年来事事多不如意,压力大许多,故此文字很多偏于沉郁。近年睡眠也浅,比如下面这首就是睡不着,而随手而写的。

七律 夜深无寐而感

照壁灯昏虫不眠,宵阑欹簟正愁绵。

迷途马老殷尘仆,薄饭情怀常自怜。

即视早生边韶腹,可堪余岁地行仙。

窗台有影浮花堕,载酒江城二十年。

灯光幽微,昏暗不定。秋虫唧唧,它不睡,我也不睡。或许它有它的心事,而倚在床头的我也是愁思绵绵。这一联只是营造的氛围,也点名了表达的主旨。愁绵,引出下一联。

为何作者宵阑愁绵?第二联做了解答。迷途的马已经老了,但还是风尘仆仆,能不能最后认识路回故乡呢?这里反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在外奔波的马虽老了,但还不能回家。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每天吃饭吃不好,这种心情只能自我怜惜。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自怜自艾。

人到暮年感怀七律十首(2首七律便是中年矛盾心态的写照)(2)

二联才说薄饭情怀,三联开头就打脸了,看看你现在的大肚子,薄饭啥?《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 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謿之曰:‘ 边孝先 ,腹便便。嬾读书,但欲眠。’ 韶 潜闻之,应时对曰:‘ 边为姓, 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謿,出何典记?’謿者大慙。”后以“边氏腹”称满肚子学问犹如装满典籍的书簏。 这里用作自嘲,空有一肚子学问,但毫无用处之意。所以有下一句的“可堪余岁地行仙。”,肚子大你说有学问又有何用,接下来的岁月还不是要如地行仙一样到处奔波劳碌?

写到这里已经把情感自我嘲讽的差不离了。就不宜再唠叨了,故此第四联镜头从沉思的状态拉回到眼前现实中,“窗台有影浮花堕”,窗台外隐约有疏影摇曳,那也许是一些残花在飘落。其实忽然出现这个很细节的浮花堕”镜头,表达的是青春不再流光易逝,这种意象暗示而已。这样下一句才有的“江城载酒二十年”才有所寄托,不至于无根。其实,载酒不是真的载酒,而是求学谋生罢了。

这首七律算不上佳作,但只能说是规矩作品。因是步韵宋人仇远的七律,故此写的时候韵脚有所限制,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上还是能把那种无奈的情感交代清楚,中年人的矛盾纠结溢于言表。

人到暮年感怀七律十首(2首七律便是中年矛盾心态的写照)(3)

再来一首,这首也是步韵宋人仇远而写的,所以第二联的韵脚比较特殊,也不好写。夏末荼蘼花事发端思维,由此联想到自身而感慨。

七律 他乡再好不及故乡

荼靡花事欲何如,暑气销红春益疏。

架下蝶栖谁倦矣,书中句断梦归与。

听泉日落云来系,煮月杯浮茶自锄。

寄语江城山水客,他乡岂独为鲈鱼。

“荼靡花事欲何如”,直接以质问的口吻来开端,究竟想怎么样?留春不住啊。第二句就直接点明,表达一种无复青春的奈何心态。这种生命无常不是人力可抗拒的。

荼蘼架下的蝴蝶都休息了,是疲倦了吗?或者是蝴蝶,何尝又不是暗喻人呢。一个谁字,似乎是自言自语,在怀疑是蝶还是我累了。下句的描写表明了,是人累了。书中句断,不是书本本身的句断,或许是书信断了,经常梦中归去。

第三联直接跳开,不再在第二联的这种纠结状态中打转。忽然跳到自身眼前景物或者生活心态描写。一副悠然自得,在他乡无忧无虑的感觉。真的是这样子吗?

人到暮年感怀七律十首(2首七律便是中年矛盾心态的写照)(4)

第四联首句的“寄语”,有种意味深长劝告的意思。你这幅悠哉悠哉的江城山水客样子装给谁看呢,还不是在他乡,他乡能吃到鲈鱼也不用这样子啊。除开鲈鱼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呢。什么东西?你把乡愁丢了?做人不可忘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鲈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 齐王 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忆莼鲈”为思乡赋归之典。

这首七律一些手法上相对特殊一些,有三处语法反问,营造一种比较特殊的效果。第三联与第四联的这种写法也是可以琢磨借鉴的。虽然是步韵练笔作品,但是也相对有些新的尝试。可以一读。

#诗词##唐诗宋词##原创诗词##诗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