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么读懂道德经(读懂了道德经其实只有一个)


到底是怎么读懂道德经(读懂了道德经其实只有一个)(1)

感恩武汉肺炎,因为疫情的关系大家都无法出门,不攀缘不比较,心平静下来了。在今天修炼的过程中,对《道德经》五千言有了新的感悟,老子其实是在讲什么,整部《道德经》只有一个“观”字。大家可能会奇怪问为什么?你有什么根据?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件事,即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从哪里来的?认知本质上来源于自己的体验。比如听别人讲某家新开餐馆味道如何好吃,你只有自己体验了才能找到他说的那种感觉;听别人讲很多失恋的故事,唯有失恋的体验,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是失恋,别人给你讲的,你接受了是Understand,你自己体验了,才叫Know。可能有人有不同说法,说对事物的认知可以来自于经验,来自于潜意识,来自于读书或别人的传授等,但如果追根溯源,经验、潜意识、别人的传授、书本上的认知等它终究是来自于别人的体验,古人的体验,甚至你生命多少世轮回的体验。

所以《道德经》五千言就是老子的体验,老子修炼的心得体会,老子本身就是一个修道者,从有关章节是可以看出来的。老子的五千言概括起来讲就是一个字“观”。

一个有实修经历的人都会明白,在起初修炼过程中大脑里经常会思绪纷飞,大脑不是你能控制的,你不想让它想,它偏要想;你越控制念头,念头越多。这其实是道的正常现象,因为在无的功态中会自然化生出来有,所谓有无相生。这个时候恰恰要用到这个“观”字,因为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就是在虚极静笃状态下万物开始运化,这个时候我们要开始观。你观它的时候,保持观的状态,事物会回归它的本原状态,这个叫“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为什么会这么多的思绪呢?因为道是其大无外的,包罗万象,什么都在道中,当你出于无的状态下,它就都显现了。但我们不要去管它、甚至控制它。只要保持观的状态,这个纷纷扰扰的现象自然会平息,因为道是万物的根源,用之或不盈,在观的状态下就是在用道的功能“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中是没有阴阳对立的,它会慢慢的最终达到阴阳平衡,这要多久,因个人功力不同而异。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说一个“观”字是整部《道德经》的核心。其他章节的内容,都是这么观感悟出来的,叫身有所感,心有所悟。

怎么观?既然它这么重要,搞清楚怎么观就太有必要了,观字最早出现在《道德经》第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是让我们保持在似有似无的状态的观“道”的运化,当你处在无的状态下,整个宇宙就是你,你就是宇宙。当你处在有的状态下,慢慢体会能量的运化。就是这种似有似无的状态,它是很美妙的,宇宙之大必我之所用,宇宙之大非我之所居。修行高的就会进入不同的空间,观到不同的景。

中国文化为什么源远流长?古人留下的经典的智慧为什么今天无人能超越?就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现代人有很大的区别,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古人先有宇宙观,世界观,然后再来探索人道,人道必须遵从天道,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切皆在“观”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