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1)

本文图源:《陈情令》,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很喜欢看《陈情令》,看到很熟悉之后,随便翻一集都能跟着,快速沉浸其中。

而这次重温《陈情令》,我突然发现,原来,一向欢脱不羁的魏无羡,其实是个很有分寸的人。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2)

01

魏无羡就是因为太有分寸感,所以被伤害

魏无羡的分寸藏得很深,甚至一直在用表面上的活泼不羁来作为掩盖。

你看,他在江家的时候,看似是个无忧无虑的大弟子,但他从来没有自恃身份,做些什么。

因为魏无羡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声音告诉他,要珍惜这里的温暖,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却不能真的像在自己家一样,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所说的话。

毕竟,他一直是在寄人篱下。

魏无羡知道虞夫人对自己有所忌惮,看到自己表现得比江澄好的时候,就很容易发飙,搅得整个家宅不宁。

江澄的性格也比较别扭,看到自己比他厉害,也会觉得很不舒服。

因此,魏无羡只得很有分寸地收敛起了自己的锋芒。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3)

魏无羡深知,自己的天赋很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于是,为了平衡虞夫人和江澄的心理,他选择为自己塑造了活泼不羁的一面——自己少练功,也会带着师弟们到处玩耍。

云梦还慢慢有了魏无羡顽劣的传闻。

要知道,顽劣和顽皮不同,算是个贬义词。这样长此以往宣扬下去,对魏无羡的影响很不好。

即使魏无羡年纪小,不知道名声对一个人的影响,可江家不会不知。

可不知道是出自为人太过疏朗,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是别的原因,江家对这样的传言并没有加以制止,还任由其发展。

甚至到了听学时期,蓝启仁也因为魏无羡顽劣的传闻,而不自觉地对他有些看不惯,还对他戴上了有色眼镜。

而到了后来,也是因为这顽劣的名声,加上金家的推波助澜和江澄的不作为,魏无羡才被推到了百家的对立面,最后走向灭亡。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4)

可问题是,魏无羡真的是个顽劣之人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魏无羡是多么惊才绝艳的一个人啊!

他对修炼感兴趣。即使因为把金丹抛给了江澄,自己不能继续修习剑道,他也能另辟他途,成为一代祖师,甚至成为射日之争的主力,瓦解了温氏大半的力量。

而他随手的几个小发明,也能在他离去之后,成为仙门人人倚仗的夜猎法宝。

不止是精彩绝艳,他还有着侠肝义胆。

屠戮玄武时期,面对危险,他毫不犹豫地和蓝忘机一起断后,至自己于不顾,挽留众人性命。

江澄被化丹之后,他怕江澄彻底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不顾金丹对自己的重要,为了那微小的可能性也要成就江澄。

甚至在重归于世之后,百家对他进行二次围剿。他也仍然选择在时局超过可控范围之外后,孤注一掷救了所有人。

这样一个魏无羡,还能被叫做顽劣,还能被视为没有分寸,只是江澄口中的“英雄病”吗?

他就是太有分寸,才会因为寄人篱下,不敢造成江家不开心而隐忍,才会因为只记得别人的好,不记得别人的不好,而对所有事情都选择包容。

这是他的温柔,却不是别人可以伤害他的理由。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5)

02

魏无羡有分寸的深层次原因

魏无羡有分寸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深挖他有分寸的深层次原因,除了他在江家的寄人篱下,让他主动压抑自己的天性,还在于江家人对他的反应,让他被动地构建起了一种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就是不管出了什么问题,只要魏无羡站出来,做出牺牲,就可以息事宁人。

比如,虞夫人嫉妒魏无羡的母亲藏色散人,还总觉得江枫眠喜欢藏色散人,所以她时不时就在众人面前指责江枫眠,还暗示。江枫眠对魏无羡好是因为魏无羡和他有关联。

而且说这些话的时候,虞夫人从来不会避开小辈,甚至经常在说完江枫眠之后,又接着对魏无羡进行肆意的指责。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6)

要是一般人听到自己的父母被这样歪曲,势必会直面胡说的那个人。

可问题是,魏无羡的经历太特殊了。他心有痛苦,可他顾虑太多,又或者(可能)是他曾在年少的时候有过和虞夫人讲理,可他却发现最后的结果,只是江家人起冲突,而自己继续被罚。

以魏无羡的性格来看,他不会怕自己被罚。可他会生怕因为自己,江家人再起冲突。所以他选择息事宁人。

甚至到后来,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屠戮玄武之后,魏无羡身受重伤。

可在虞夫人和江枫眠再次起冲突,并且虞夫人再次诬蔑江枫眠和藏色散人的关系,拂袖离去,而江澄面色难看之后,魏无羡第一反应不是为自己的母亲正名,而是去安慰江澄。

再比如,江家弟子一起玩闹,但只要出了任何问题,虞夫人第一个责罚的,就是魏无羡。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7)

也许最初几次魏无羡,甚至是其他师兄弟还会觉得不对劲、不公平。

可时间久了,加上魏无羡和其他师兄弟,年岁本来就小,是非观还没有彻底的形成。

因此。他们就慢慢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只要众人犯了错,只要魏无羡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一切都可以很快过去。

魏无羡形成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所以会主动承担自己本来不该承担的责任。

而其他师兄弟,特别是江澄,形成了这样的认知之后,一旦出了任何问题,他们都会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魏无羡。

就像莲花坞被灭,明明是因为虞夫人打了温家来使,激化了冲突,可她却在把江澄和魏无羡送走的时候,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魏无羡。

而魏无羡和江澄也居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8)

甚至,江澄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失去了自己的家是因为魏无羡。

而魏无羡对江家也一直心怀愧疚,帮江澄还温情一脉的恩情,饱受百家误解,也是一言不发。

直到重归于世,魏无羡和蓝忘机相处得久了,才懂得真正对一个人好,并不是要一味地有分寸地去隐忍,而另一方也不会因为你的付出而肆无忌惮地去享受你的好,甚至得寸进尺。

自此,他才慢慢放下对江家的那些复杂的情感。

因此后来,魏无羡选择记住江家曾经给到自己的温暖,但也和现在的江澄,保持距离。

如果说之前魏无羡的分寸感,在于他能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惜牺牲自己,而魏无羡在改变之后,他的分寸感则在于,懂得了一种平衡,也就是说,他明白了在对别人好的同时,也不必牺牲自己。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9)

03

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是想说明,有分寸感不见得是好事。

因为如果为了刻意迎合别人或者是顾及别人的感受,而牺牲自己,承担自己不必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值得的。

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在有分寸感的基础上去寻求一种平衡。

在这种平衡之下,我们懂得维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基本尊严和利益,保证自己不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不会被掏空。

而因为维护了自己,我们有了力量的积蓄,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更有分寸地去爱别人。

陈情令魏无羡什么时候变得更好(重温陈情令才发现)(10)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迁就,就肆无忌惮地享受别人的照顾。

因为我们可以把情感关系看成是一个账户。在这个账户中,如果只有一方向里面储蓄,而另一方只是不断取走东西的话,等到储蓄的那一方能量枯竭,或者是不愿意再继续朝这个账户里储蓄的时候,这段关系就直接破裂了。

而到那个时候,我们再追悔莫及就晚了。

与其如此,不如现在就做一些改变,懂得享受,更要懂得付出,在其中找一个平衡点,让双方舒适,让关系持久。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