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

文/刘小五

孔子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为人处世要杜绝四种弊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作为人,这或许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来调整。

01.分辨是非,毋意

毋意,不要凭空猜测,分辨好坏要实事求是。

人生在世,事事需辩是非,而大多时候人易倾向主观猜测,信他人所言,则忽略事物本身的真相。

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1)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富人,腰缠万贯,金银无数。

有一次,突然刮起大风大雨,遮天盖地席卷而来。

大雨过后,发现他家的墙倒塌了,可是富人并没有特别在意,便移步看他处。

儿子见状,立马跑上父亲面前,说:“爹爹,你看墙都倒塌了,还那么低,如果不赶紧修筑,东西会被窃取的。”

富人还是很自信地说:“不会有小偷的。”

刚好,邻居老人路过,听见父子二人的对话,也好心劝说多加注意。

而富人却责怪老人多管闲事。

夜幕时分,天色渐黑,小偷便发现一面墙倒塌,并小心谨慎入内偷东西。

第二天,富人发现家里被盗,但小偷早已不见踪影。

富人便高兴地称赞自己的儿子太聪明了,却怀疑是邻居老人所干。

富人认为老人提醒自己,是故意转移他的注意力。

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2)

很多时候,我们也如富人一样用关系亲密程度来分辨是非,把所听、所闻、所言和所见得来的见解直接评定好坏。

鲁迅说过:“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可凭空臆测被主观束缚后,会把真相掩埋。

人看事处事要学会分辨是非,成长上限无限大。

02.因时变通,毋必

毋必,不要武断绝对,万物循序渐进,要善于变通。

何晏《论语集解》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无专必。”

人人有因有果,事事有始有终,生活不顺不幸并无必然,可行则行,武断绝对不益于处世。

人必,到底有多可怕?

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3)

《史记》中有一个典故,名为“胶柱鼓瑟”。

有个齐国人无意间听到赵国人在弹瑟,瑟声动听悦耳,令人陶醉。

齐国人便决定向赵国人请教和学习。

赵国人将瑟弦先调好,而齐国人怕弦错位,便用胶粘住弦柱,然后就抱着琴瑟回了家。

练习了三年,埋头弹瑟,一首也没弹成。

齐国人很苦恼,也很沮丧,觉得赵国人教法不妥。

便在外吐槽赵国人:“他教的可太没效了,我一点都没见长进,还是不会弹奏。”

被赵国人的另一个学生听见,十分好奇该说法。

为了佐证事实,他找到齐国人,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齐国人便拿出自己用胶黏住的瑟,向人埋怨。

大家听后恍然大悟,哭笑不得,纷纷嘲笑齐国人拘泥不知变通。

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4)

林语堂曾说过:“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齐国人盲目绝对,不懂变通还责怪是赵国人的问题,这是愚笨的行为。

人生就如一盘棋,每走一步都要因情况而变通,才会步步为赢。

内在修心,看人视物理事,言行有度,尽在旷达、心量。

03.有商有量,毋固

毋固,不要固执拘泥,遇事听他人建议。

邢昺《论语注疏》:“常人之情,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好坚固其所行也。孔子则无可无不可,不固行也。

人往往遇事傲慢地孤行己见,就如一如既往的模板,不商不言不量,易引祸上身。

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5)

《三国演义》里的袁绍不听忠言,在官渡之战中,以10:1的兵力大败。

他独断专行,为了当盟主,花费大量的钱和军粮。

当华雄连斩数将,盟军一筹莫展时,关羽挺身而出,请求出战。

而身为盟主的袁绍,却因关羽是一个“马弓手”,不听取意见。

因为怕华雄耻笑,不听关羽言,让将士的鲜血就这样流光牺牲。

而孙权能采纳群臣意见,不会一意孤行。

孙策死后,吴国上下动荡不安,周瑜已领兵守攻,见机夺权。

孙权特地请来周瑜,让基业与周瑜一探。

孙权先礼后兵,并没有就地动武夺权,周瑜敢反对他也没好处。

以此收买人心,也打消了曹操攻其不备的动机。

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6)

遇事要有商有量,不一言堂,不一根筋到低,不擅自主张,方显豁达。

做事要量,做人要和,甚是高人处世之精。

放下固执己见,宽心做人。

04.认识自己,毋我

毋我,不自以为是,为人谦虚,不高不傲。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上帝要使一个人遭难,总是让他忘乎所以。”

人以我为中心,自我膨胀,便是清高。

不唯我独是,自我反省才是一种智慧。

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7)

夏朝时期,一个有扈氏的诸侯叛变,率兵入侵,伯启防备抵抗,结果伯启败战。

伯启的部下不服战败,要求继续进攻。

伯启阻止继续进攻,反思地说:“不必了,我兵、我地均胜过他,不料被打败,这一定是我的德行输于他,带兵不如他。从今天起,我需要努力改正才行。”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早起干活,粗衣粝粮,与百姓和,任用人才,尊敬品德兼优者。

过了一年,有扈氏得知此事,不再侵犯,反而自动投降。

伯启学会在失败中自我反省,为人谦虚,用时间沉淀自己,深思自我。

为人处世平衡之道(为人处世四大智慧)(8)

放下高姿态,不以识诋人,不以财讥人,便是良知。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高估自己,是无知;认识自己,是识趣。

真正优秀的人,懂得放下自我,成为自己,做人做事都谦虚自牧。

05

古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而真正成熟的人,一定会杜绝这四种弊病。

人敬人,是一种善举;人会事,是一种精明。

做人留白,做事不满,进退得宜。

行有所止,言有所度,凡事不苛求,为人不傲慢,方能春风得意。

作者信息:刘小五,刘家给笔写人生,可美可甜,可犀利可温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