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蕴含的阴阳观(太极杂谈阴阳平衡)

太极拳中蕴含的阴阳观(太极杂谈阴阳平衡)(1)

现代人练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防身强体,而平衡便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条必经之路。宇宙平衡,星球运行;阴阳平衡,人类永春;拳技平衡,重心稳定;演练平衡,武之灵魂。

平衡的例子很多,譬如人体、昆虫、花卉、轿车、轮船、飞机等等,这些都是轴对称形体,同时具有稳定性、平衡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存在的是不对称的平衡,但只要重心掌握得好,它仍然是可以达到平衡的。

练拳何尝不是如此呢?就如太极拳单鞭、独立是正常的平衡。许多拳友撰文研讨练拳“立身中正”、“中正安舒”,其实一些拳架该正则正,正得稳如泰山,一些拳架该斜则斜,斜得敌挂南墙,只要符合拳理,利于发劲、重心平衡,就是正确的。

太极拳中蕴含的阴阳观(太极杂谈阴阳平衡)(2)

太极拳论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这句话正说明了平衡的重要作用。香港著名功夫家李小龙在武术训练中把木杠两端用绳子吊起来以求在上体移动中寻找平衡。而《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他的醉拳表现得“醉形醉态”、“步法迷乱”,如“鹞子翻身”、“鲤鱼打挺”、“扑虎”、“盘腿跌”、“扑地蹦”等动作,乍看起来好像失去平衡,但正如武松所讲“醉拳之醉,乃是迷惑对手,醉意之下,暗藏杀机”,恰恰说明醉拳更注重内在的平衡。

练拳“讲六合”、“明三节”、“齐四稍”、“闭五行”、“调三性”,都是要求心、身、气、筋、骨、肉平衡。《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平衡则万物皆春,不断调节维持平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太极图、八卦图形象地说明,事物相互转化、产生发展的过程都是在保持整体动态的平衡。

太极拳中蕴含的阴阳观(太极杂谈阴阳平衡)(3)

那么,在练拳中怎样才能做到平衡呢?

习武者首先要心态平衡,不能追名逐利,逞强好胜。少林武术,名扬中外,但大师们仍教育弟子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心态平衡,看花花有情,看树树可亲。看山山含笑,看水水怡人,自然如此多娇,空气新鲜甜蜜。

其次要体态平衡,生活中要少吃咸盐多吃醋,戒烟限酒少吃肉,腰围体重不超标,适量运动能长寿。

再次要养生平衡,站养生桩能够养生健身,站技击桩能够敢拼敢搏、克敌制胜,但要七分养三分发以求平衡。

平衡就是稳定,稳定就会和谐,和谐才能发展。练武如此,社会发展、国家繁荣亦如此。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创造一个稳定、和谐、发展的新天地!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