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创伟业最新募资(直播实录同创伟业陈凯)

同创伟业最新募资(直播实录同创伟业陈凯)(1)

半导体产业基金(ID:chinabandaoti)

原创:华秋创服

同创伟业最新募资(直播实录同创伟业陈凯)(2)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这一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对今年的创业企业和创投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华秋创服因此推出“共战疫情”系列公益直播,通过邀请投资机构和硬创企业代表,就疫情对投、创领域的影响、趋势研判、投资策略、创业经验,进行分享,帮助投资和创业者积蓄力量,应对挑战。

同创伟业最新募资(直播实录同创伟业陈凯)(3)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同创伟业副总裁陈凯进行了分享。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负责主持过多个半导体、新材料、智能装备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企业投资。他分享的主题是<深度分析疫情对硬科技企业的影响及机遇>。

本期直播嘉宾

同创伟业最新募资(直播实录同创伟业陈凯)(4)

陈凯 同创伟业 副总裁

直播实录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同创伟业是一家老牌的投资机构,到现在已有20年的历史,至今投了400多家企业,其中有70多家企业已经通过IPO和并购上市(不包含新三板企业)。我们关注的行业是物联网、5G通信、半导体、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等软科技领域,TMT,医疗,消费等。总体来讲,我们是一个以科技投资,特别是硬科技投资为特色的机构。

壹/

下面说一说关于硬科技创业投资的一些机会。这里说的硬科技,目前来看是我国产业发展比较聚焦的领域。从两个角度来说,一方面我们国家整个产业发展至今,特别是制造业下游偏大制造的像做模块、系统的企业,已经算是高度发达了,诞生了像美的、格力等家电企业,还有联想、华为、小米等企业。但反过来说,上游的系统到模组到零部件材料,是我们目前的短板另一方面,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来说,包括跟美国的贸易战,使产业内在需求与国家形成了一致战略,那就是发展先进科技

从过去十几年来看,无论从投资也好,创业也好,主要集中在TMT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的创业投资热点。但从整个产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接下来的热点肯定是科技,特别是硬科技,其中半导体是重中之重,也有一些上游的核心部分例如电子原材料,另外一部分是先进制造装备,还有一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偏软一些的领域也是发展的重点。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在硬科技领域的创业机会是很多的。

贰/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的经济和生活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我将结合工作中接触到的被投企业或者其他一些企业群体进行分析。其实,疫情对科技企业的冲击程度还是要分领域和层次,对需要生产环节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冲击较大。而对于相对轻资产的企业,如芯片设计或者开发为主的企业,对工作的开展影响不是很大。

这次疫情培养了一部分线上工作的用户群体,大家可能都感受到比以前更忙了,可以看到现在碧桂园、恒大地产都是在网上销售的。这其实也是通过一些云平台或者衍生工具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那么这一类型的企业业务量是相当可观的,可以说此次疫情对其反而是一种机会,就像我们投的一家做网上销售的SaaS云平台公司,今年前两个月的业务量暴增,基本预期这一季度的数据跟去年前年差不多了。当然,这是个短期性的机会。

所以说,疫情对这些企业的冲击有可能是负面的,也有可能是正面的。无可置疑的是,线上办公可能会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叁/

接下来谈谈疫情对硬科技企业的中长期影响和机会。中国过去做企业服务的公司,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国内特别是企业端为SaaS服务付费的意愿不是太强,也没有这个习惯。我们说对标美国,美国SaaS企业的体量和市值都非常大,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出现能够对标的企业。但是这次疫情对一些已经跑在前面的企业是个很大的机会,他们有可能会脱颖而出。

2008年金融危机对很多行业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比如说房地产行业从此急剧膨胀,也可以说之后几年是房地产的黄金年代。而现在的情况,我们国家领导的想法非常具有前瞻性,不会再去大水漫灌,而是搞新基建,例如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还有智能电网、智能电器等等。这里面肯定会诞生很多机会,也会冲破很多原来产业发展的暂时性的困难和阻碍,比如新能源汽车。现在看来,这个方向还是很明确的,产业本身发展到临界点,比如比亚迪的电池密度已经有很大突破,公里数可达900公里,基本上可以说比传统燃油车突出优势了,国家定会给予一些支持。

肆/

那么作为从业者或创业者来说,思考个人职业发展或创业机会时是离不开机遇的,在我们这个大赛道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选择道路方向很重要;其次就是要把握机会。

关于赛道,我认为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基础硬科技,但这条赛道是比较拥挤的,对于从业者的建议是选择大公司从业,而创业的话可以选择将来有可能被大公司收购的企业;第二类选择是国内比较空白的领域,就像半导体和电子材料都有很多门类,虽然道路比较艰苦,但可能会得到很多战略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包括像投资机构,也会重点关注选择能够填补这个空白,具备比较高的技术壁垒的领域。

举个半导体企业的例子吧,因为我本人也投了很多做半导体的企业,近两年走访了很多做模组和系统应用的下游企业厂商,他们其实觉得国产的元器件,不单是半导体,还包括大家可能觉得不起眼的电阻、电容,性能指标都提高了,对这些元器件的渴求度也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在主动做这些事。所以半导体创业者会明显感到去年的创业机会非常多,甚至有些大客户会主动找过来寻求合作。当然半导体产业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因素是中美贸易战,也是最直接的催化。

说到机会,当然也要说风险。此次疫情只是短期的扰动,不会对长期的趋势发展形成根本性的改变。长期风险来看,一种是没有参与到潮流中的沉没成本,另一种是参与进去了但时机选择错误。所以时机的选择很重要,要看自己在什么阶段进去,会比较凸显自身优势。

直播互动问答

1、目前基金的资金面情况怎么样?美联储前天宣布降息,央行今年也是宽松主导,您觉得今年的募资难问题会不会比去年有所缓解?

答:美联储放水只能说是一个开端,美国过去几年的政策还是紧缩的,包括我国过去执行的也是偏紧的政策,所以造成募资难的问题。其实募资难题最核心的是因为银行资管新规,它对整个市场资金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全国百分之九十的资金都沉淀在银行体系里,但从现在来讲还是有几个方面是比较乐观的。美国当然是一个外部因素,中短期内是有缓释的过程。

从创业投资来讲,一方面现在科创板包括创业板都是全面注册制,可以说国家的这个政策力度超出了预期,原本是想全面注册制跟核准制并轨运行,现在国家是直接走全面注册制,这样也就意味着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更低,通道更顺畅。这肯定是一个利好,因为硬科技创业离不开资金支持,而过去的话硬科技又与银行的标准不太匹配,那么主要还是要靠创业投资才最合适。所以不用太担心资金方面的问题。

2、今年的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不会加剧创业环境的困难,一方面是资产荒的情况加剧,另一方面会催生估值泡沫加大投资难度?

答:估值泡沫肯定是有的,它其实就是个热点转换。做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不像证券市场直接投资那么快,但其实也有些类似的规律,例如我们说的股市经常会有的二八效应。冷门行业相对比较智慧,会有自我强化循环的效应。而热门行业的估值泡沫会比较多,比如人工智能在去年已经开始退烧了,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估值泡沫化。

3、初创企业在融资时如何更科学的估值?早期项目是不是很难融资?是否A轮以上融资会更容易些?

答:我的观点是,估值定价不能太不理性,不能觉得一定要定个很高的否则就亏了,当然如果在泡沫时期能以很高的估值融到钱那没问题,但假设是靠融资来支撑后续发展的话,后面一旦落潮将会变得非常危险。越早期的项目,因为不确定性更高,所以融资也会比较难。回归第一个问题,其实我不认为有所谓的科学估值,因为估值是投资机构和企业双方或者说市场博弈的结果,不存在哪个估值更合理的说法,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想好后面整体发展的规划。

4、您也专注半导体行业投资,您认为今年半导体行业投资机会主要在哪些领域?

答:这也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半导体有很多门类,还有偏上游的材料。从我们的角度来讲,肯定是人少的地方资源就多。半导体上游的话,设计公司很多,而刚刚说的材料和装备,就很少了。选择这两个行业创业的话肯定是能获得比较好的资源支持,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壁垒和克服壁垒。说到半导体芯片,国内这类公司有两千多家,比发达国家加起来的数量还多,是不可能都长期存活下去的。

消费电子这条赛道也是非常拥挤的,如果想进入这条赛道,除非想好了有没有爆款出来,或者成本能比同行低一半,那也不是不可以。在这里我推荐大家关注一些很稀缺的领域,市场空间不大,属于小蓝海的,比较适合创业,因为竞争会比较小,相对来说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先站住脚之后就有机会横向扩张。

5、半导体芯片主要还是依赖美国进口m,目前全球疫情正在扩大,是不是会出现备货囤货的现象造成短期市场价格上涨?

答:这个影响是两面的,我们看到的不单是芯片,包括上游材料等公司都有在囤货,半导体始终是上游行业,下游还是有很多都需要用到,比如说手机、耳机,就算囤货,下游也一定能消耗掉。所以我认为目前可能出现的短期市场价格上涨也不一定是疫情造成的。

6、日韩美这些跟半导体相关性较高的国家,目前也有一定规模的疫情出现,从您的角度或者同创伟业的角度有没有作出一些预案或者研判呢?

答:从疫情爆发时,我们也组织了对湖北疫区的捐赠,对被投企业也举行了专项对接和投后服务。我们也投了很多供应链和物流企业,在这种时候肯定能发挥作用,对我们投后的企业提供支援。针对比较早期的企业,我们也在联合兄弟机构帮他们做一些线上路演活动,协助融资。也有一些企业在这段期间业绩超出预期,那么这类企业的预案应该是怎么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业绩。

7、同创伟业对于创业团队的组合有没有什么偏好?比如履历、年龄,更青睐于哪种团队?另外找创业合伙人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答:针对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阶段所需要的人才组合差别也是很大的。硬科技的核心是技术壁垒高,所以团队要够“硬”够强。这里不是说一定要海归或者名校或知名大企业,当然这样也是不错的。特别广东的企业非常贴近市场下游客户,所以他们对市场敏锐度特别高,所以在产品经营上能做的非常接地气,出现很多爆款。这里讲到的就是两种青睐的团队,一是技术流,二是市场流。所以跟履历和年龄没有关系。

再说到创业合伙人,撇开刚刚的客观条件,比如市场能力强等等,更重要的是人品,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企业,如果要跟企业合作的话,首先是看做人,这样才能走的长远。

8、刚才有说到今年一些会加速发展的行业会有机会,那么具体是哪些行业呢?

答:如果说今年加速发展的最大一个领域就是新基建,新闻联播都在播国家政府会大力支持,这也是最大的资源。再比如新能源汽车。如果说是与疫情相关的,那么就是线上的一些服务企业,短期来讲是有利好因素的,也会加速发展。

9、您认为对于初创企业或者在爬坡阶段的企业来讲,最大的一个风险是什么?该如何规避呢?

答:我觉得核心就是现金流,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现金流,做好现金管理。

粉丝福利:公众号后台回复“直播实录002”,获取直播回放视频。

“资事通鉴“名称的灵感是来自《资治通鉴》。所谓“资事”有两个解释:一是和资本相关的事情;二是对事情提供帮助。“通鉴”就是大家一起来鉴定,也有传道解惑,互相交流碰撞的意思。

|END|

推荐阅读:

路演实录 | 基建云安的二次创业之路

路演实录 | 光勺科技切入FMCW激光雷达赛道

直播实录#谢志峰:疫情下半导体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助力中国石油勘探 面元科技核“芯”技术颠覆传统作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