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买椟还珠的事例(故事新读现代人版的)

每逢端午、中秋佳节,大家走亲访友之后,家里的角落,都会有一堆礼品、月饼。粽子、月饼没有多少,各种形状的包装盒子却扔了一堆。面对过度包装的礼盒,大家叫苦不迭,然而商家却在背后赚的盆满钵满。此时,不尽想起一个成语:买椟还珠。

现代人买椟还珠的事例(故事新读现代人版的)(1)

买椟还珠这个典故,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说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珠宝和宝玉点缀,美玉连结,翡翠装饰,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故事中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着实有些可笑。这个成语故事原本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分清主次,切忌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现代人买椟还珠的事例(故事新读现代人版的)(2)

现在商业市场竞争激烈,也不知哪个商家脑袋“聪明”也想出了这么一招。产品家家都有卖,但是为了出头亮相,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同时把价格也提升了好多倍。让人觉得包装月豪华,越上档次,送礼的人也就越有面子。

岂不知,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礼品,盒子价格超出了月饼的价格,网友戏称,卖盒子送月饼。这可是商家利用月饼卖盒子,与那个用珠宝卖盒子的一模一样。同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擦亮眼睛,千万不要重复古人这种“买椟还珠”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