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

从前,车马很慢。

在古代,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船、车(牛车、马车、骡车、驴车)、轿子等,主要依靠风力、畜力和人力牵动。

人类每一次的出行方式革新,都会带来社会的巨大进步。

一、船

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就在使用木舟、木筏。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追求水上交通工具的变革,为船配上桨,装上帆和罗盘,从河流向海洋扩张。

历朝历代,统治者都积极开发运河,加上中国原本就有大量的河流湖泊,古代通过水路运输也是十分的重要。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2)

唐朝时,对船舶超载问题有明确的规定:各种型号的客船、商船一旦超载,轻则打板子,重则饱受牢狱之灾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3)

明朝是我国造船史上最辉煌的朝代。

正是有了雄厚的造船业做基础,才有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4)

二、车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

人们在劳动中发现了旋转的魔力,利用它钻木取火,用纺轮纺线和用陶轮制作陶器,发明了车轮和马车。

古代以畜力车为主,主要有牛车、马车、骡车。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5)

有身份的人出行都要乘车,乘车时男性站立,双手所扶叫“轼”。

乘车时要求双手紧握、目不斜视、面无表情,以示威严。

也有可以坐的车,女性坐的车要封闭,叫“辎”,也就是遮蔽之意。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6)

大约4000 年前,工匠奚仲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车,

最后被进一步改良后成为了马拉车,随后开展几千年的马车时代。

奚仲因此被称为“车神”。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7)

夏朝开国君主大禹,他的王位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之功换来的。

据说他治水的时候,已经有了木船。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8)

夏朝末年,战车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

车辆制造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能够造相当精美的两轮车了。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9)

在河南安阳,曾发掘出那个时代的马车坑,有一车四马二人的,有一车二马三人的,还有一车二马一人的。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车战的发达,战车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因此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0)

孔子周游列国,子贡出使吴越和晋国,都说明了当时交通便利和车辆的进步。

虽然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机动车辆,但古代的“马车驾照”和交规比现在还要严苛。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1)

驾驶马车需要考“驾照”。

《周礼》中曾写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而“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就是骑马和驾车。

用于作战的战车,由于冲锋时一般都是有阵法的,并不是一窝蜂地乱来,所以考核非常严格。

古代虽然不发驾照,但考试成绩是要公布的,没学过或者不过关的,没有资格驾车。

有了驾照,就可以肆无忌惮驾车了吗?

不可以!

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马或者马车,遇到了交通事故还真是人仰马翻!

三、骑马

战国后期,由于战乱乘车太慢,逃亡中容易被追击。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齐射,宽衣长袍的羁绊被除去,骑马慢慢开始流行起来。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2)

到了唐朝,骑马已经比较常见,于是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3)

到了宋代,北方的养马之地都被金人、辽人、西夏人、蒙古人所控制,

马成了非常紧俏的军需物资,由国家专营,以茶叶换取,

百姓私人不得买卖茶叶或马匹。

有人统计过,《清明上河图》中共有家畜92头,其中驴49头,马21匹,牛14头,骆驼3头,猪5头。驴和骆驼是拉货的主力。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4)

普通老百姓买不起马和车,那该怎么出行?

于是“共享马车”“共享驴车”出现了。

南唐后主李煜在《望江南·多少恨》里面写道:“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5)

这里的马车可不都是私家所有,而是民间商家租给平民百姓用的,租金可以按时辰算,也可以按日租计价。

中国古代也有“交规”

如果穿越回古代,骑匹高头大马,或者赶个马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不用考驾照,也没有红绿灯,更没有交警叔叔开罚单,岂不快哉!

非也,非也!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6)

唐朝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过百万,经常实行交通管制。

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对照斗殴杀伤人的罪行减一等处理。

如果因为公文传递、有病求医这样的紧急情况造成人员伤亡的,可以交钱赎罪。

四、古代私家车——轿子

轿子的来历已不可考,有官轿、民轿、喜轿和魂轿等,流传的范围非常广。

尤其是明清,官僚们流行坐轿子,前呼后拥,非常风光。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7)

轿子出行也有很多规定,不能越制。

比如,只有官轿才能有起拱轿顶,民间花轿不准起拱,只能平顶;

官越大,抬轿的人越多。

轿子是等级地位的象征,既舒适又有面子,

普通人一般是负担不起的,属于比较奢侈的出行方式。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8)

古代还有一种“轿车”,也叫“骡轿”,指用骡马拉的轿子。

为什么选择骡子来驮轿子呢?因为骡子比马和驴都长,既有马的力量和速度,又有驴子吃苦耐劳的优点。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19)

骡车比马车和轿子坐着舒服,适合长途旅行。

清朝宫廷选秀女,秀女进宫都是坐骡子车。

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进紫禁城,慈禧老佛爷也是乘着骡轿,一路西逃,跑到了西安避难。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20)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袁世凯敬献给慈禧一辆第二代德国奔驰车,慈禧问这车叫什么名字。

袁世凯灵机一动,就说此车叫“轿车”。

慈禧太后,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奔驰车主。一直到现在,中国人还经常把小汽车称为轿车。

五、中国最早的出租车——黄包车

1870年,人力黄包车开始从日本传入中国的天津、上海,这是中国首批人力出租车。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21)

1924年,上海工部局开始限制人力车牌照发放,本来每个牌照2元,市场上炒到750元,当时一辆崭新的人力车也只卖50元。

关于古代交通和交通工具(古代交通极简史)(22)

大约100年前,车辆花样翻新,烦恼也随之而来、

每到节假日,城市主干道上挤满了各式马车、汽车、自行车,

来来往往的行人穿行其中,本来宽敞的道路一下子变得格外拥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