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歌生字讲解(汉字歌编写解读)

(编者按: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的确是个问题。)

汉字歌是专为少儿编写的识字启蒙歌,显著特点是:聆听跟读,成组识字,同步启蒙,愉快轻松。下面具体解读第8节(环境),回答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其中都有那些特点。

第8节(环境)是第7节(自然)的接续,自然与环境本来就是一体化的。这里说的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居住的客观自然环境,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两个方面,不包含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范畴。

地理环境在于关注的是地理位置、地表上的地形地貌,主要内容就是河流山川、平原高地、树木植被。

地质环境在于关注的是地质构造、结构类型、地下资源。地质环境是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环境系统。

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地质环境,都是人类居住环境的共同组成部分,只是分类细化便于研究应用而已。如果以地理地质的专业科普特点来帮助幼童识字的话,显然脱离实际、不合时宜。因此,《汉字歌》第8节(环境)以文学的角度,简述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

现在,首先回顾一下《汉字歌》第8节(环境)的内容:

江海湖,河流溪。

山川秀,空气清。

长江长,黄河黄。

天苍苍,野茫茫。

众山小,凌绝顶。

沧海水,巫山云。

月似钩,沙如雪。

落日圆,孤烟直。

场景歌生字讲解(汉字歌编写解读)(1)

场景歌生字讲解(汉字歌编写解读)(2)

显然,开篇的前两句“江海湖,河流溪。山川秀,空气清。”讲的是绿水青山,锦绣河山,是可持续发展的优美环境。

第三句“长江长,黄河黄。”一是指中国境内的长江与黄河的广泛流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与繁衍地。二是揭示长江黄河都是大江大河,从西部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开始,沿途汇聚百河千川,源远流长,养育了智慧勤劳的中华民族。

当然,黄河的确是黄色的,因为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巨量黄沙万里奔流,东下大海。

第四句“天苍苍,野茫茫。”摘录自南北朝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据史料分析,《敕勒歌》中提到的敕勒川就是如今的内蒙古土默特平原。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内蒙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大山大河,大草原,大平原,大湖泊,大疆域。中国,一个富饶文明的国度。

第二段首句“众山小,凌绝顶。”摘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第二段第二句“沧海水,巫山云。”摘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奇了;如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了。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拥有过的曾经。

当然,我们在环境一节中摘录此句,重点在于突出“沧海水在东,巫山云在西”这个场景,随之衬托出这是就是辽阔大中国的意境。

第二段第三句“月似钩,沙如雪。”摘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第二段第四句“落日圆,孤烟直。”摘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显然,第三第四句描写的是中国西部的壮美环境。

综上所述,东南西北中,环境八句话,辽阔中国颂,复兴在心中。国之大者,人民至上。

显而易见,环境这节内容的编写特点,其实已经把文学的朴素内容与文化的基因传承铺垫在幼童识字的过程中,是典型的启蒙教育的范畴,是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正向引导:环境认知与浪漫情趣,博大胸怀与坚强意志!

《汉字歌》聆听跟读,成组识字,同步启蒙,愉快轻松,就这么简单!

场景歌生字讲解(汉字歌编写解读)(3)

场景歌生字讲解(汉字歌编写解读)(4)

场景歌生字讲解(汉字歌编写解读)(5)

场景歌生字讲解(汉字歌编写解读)(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