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

苏轼,别名苏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更是豪放派诗人,写出了好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1)

他年轻时就已文采出众、震惊朝野。而正当他想立志为国家效力时,他的父亲突然去世了,他不得已回家为父亲守孝,这一守就是三年。等三年之后他再回到朝堂之上时,突然发现朝堂已经变天了。原来支持他的好多比较正直廉洁的官员都已被贬到地方去了。

而他也因为写的文章中含有几句埋怨的词而遭贬。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朝野上下每一次的变迁都会不同程度地带累大多数官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了同僚支持的苏轼,在朝廷的处境每况愈下。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2)

有一次,苏轼因朝中事得罪了曾是好友兼同事的章淳,因为在某个问题上,苏轼的观点恰恰和章淳仇人的观点一致,但此观点却站在章淳的对立面,因此激怒了章淳,加上章淳本身气量小、心底狭隘,于是在恼怒之下章淳向皇上进言杀了苏轼。

但皇上也有自己的考量:不管怎么说,苏轼也是个好官,不管把他放到何地,他都能把地方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谓是一个合格的地方父母官。将如此尽职尽责的官员杀掉合适吗?皇上听了当然不会被章淳所左右,更不会为了其他官员的一己私利做出这种蠢事。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3)

但是完全不顾章淳的建议,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苏轼天性纯良憨直、光明磊落,且心直口快,平时难免得罪了不少心思龌龊的官员。此次章淳的建议倒是正中了不少人的下怀,因此有不少人赞同章淳的提议。

皇上当然好多时候也需要他们抬轿子,以此笼络党羽,虽然是天子,但也不能不顾及其他大臣们的想法。权衡之下,皇上想出了折中的办法,将苏轼贬到不毛之地----海南。如此一来,既惩罚了苏轼,让其他臣子出了口气,又让苏轼远离了想置他于死地的同僚,免遭他们的毒手。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4)

因为古时相隔天涯海角的话,作为一个官员,面对交通不便,他也是鞭长莫及的。更何况苏轼去了海南之后,在当地爱护百姓,为贫困百姓减免赋税,在艰苦的环境下带领当地老百姓自力更生开荒种地,让百姓维持生计,苏轼的举措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拥戴,百姓无不口口相传苏轼是个好官。

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是谁想要去苏轼管辖的地方找他的不是,那不是找死吗?因此,皇上这一招流放也等于解救了苏轼。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5)

苏轼初到海南时,所到之地荒无人烟、寸草不生,苏轼带小童亲自伐木盖房、垦荒置田、自给自足。面对缺衣少食的困境,苏轼对来苦寒之地陪伴自己的小妾酥娘常常感到愧疚,就问酥娘跟着自己这样辛苦,来到这样荒凉的异乡有没有后悔?

酥娘说,没关系呀,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心中有了依靠,就好比在故乡一样。苏轼听了很感动,就做了一首诗: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6)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不过,无论苏轼身处多么糟糕的境地,他的心态依然是乐观向上的。

当时的海南,有钱人都是吃牛羊肉的,很少有人吃猪肉,因此猪肉很便宜,苏轼俸禄少,就常常买猪肉吃。

就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生性豁达的苏轼研制出了著名的东坡肉。有诗为证:

【猪肉颂】

洗净铛,少著水,紫头罨烟馅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肯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7)

他做的东坡肉是传统菜肴中的一朵奇葩,以‘色泽红艳、汁浓味醇,肉酥烂而不碎,味香酥而不腻’而出名。而如今的东坡肉是延用苏轼作法的基础上又添置了很多调料,更是香酥嫩滑,让人食欲大开。

当时的苏东坡主食常常不够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诗句,传到京城,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赞叹。也传到章淳的耳中,更激起了他的仇恨:好你个苏轼,你明明待在那个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连肚子都混不饱,居然还有心情写诗,难道吃个荔枝肚子就能饱吗?

奈何苏轼离京城千里之外,山高路远,章淳也只能在嘴上发泄一下。不久之后,他因嫉恨苏轼的文采,长期郁闷致心病而亡。

而苏轼因心性乐观开朗、自然洒脱,虽然被贬多年,仍然不改初衷,正直善良随性,且感情细腻。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有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诗词故事)(9)

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苏轼因为被贬离开家乡多年,在妻子去世十周年之际,他夜里梦见妻子正坐在窗前梳头,他与妻子相对无话可说,只有默默流泪的情景。醒来以后思量与他恩爱的妻子已去世十多年了,而他却在千里之外,就连给妻子上坟烧个纸都做不到。因此纵然他伤心欲绝,也只能流泪而已。在悲伤之余,他写下了这首诗纪念妻子。

作为历史人物的苏轼,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中,唯有他的诗词,千古流传!

此文由红颜魅影原创,欢迎关注!我愿与你一起分享,共同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