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万卷书比行万里路更好 为什么说读万卷书

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致是说,一个人这一辈子,除了应当读很多的书以外,还有必要去很多个地方。读书多自然是好,但还很不够,因为读书也有其局限性,读书读傻的大有人在。所以有必要走出书斋,走向世界,走进火热的社会和生活,增加一些实际见闻和感受,增加书本之外的知识和见识,不但要读万卷书,而且要行万里路。

古往今来,这句话流传很广,应该主要是讲给读书人听的,颇有对读书人劝谕之意:一方面,读书人的本分就是读书,认真读书当然十分重要,但仅止于此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除了要下足读书的功夫,如果在学富五车的同时,也有机会自己乘坐车马,外出进行游历和旅行,就像当年孔子周游列国那样,对于阅历和成长是很有好处的。总之,读一些书,再去一些地方,只有把这两件事都做齐了,人生经验才算得完整和充分。

为什么读万卷书比行万里路更好 为什么说读万卷书(1)

“读书长知识,旅行长见识”。读书可以打开一扇扇的窗,让我们充分领略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而旅行更是打开一扇扇的门,让我们尽情饱览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书本知识当然是重要的,是增加知识的基础功夫也是拓展事业的主要方式,但这仍然是不够的。而那种实际的考察、实地的走访、实践的经验,也十分重要,或更必要。因此,读书,再加上旅行和实践,间接知识加直接知识,书本知识加实际感受,才是比较完整的人生经验。

平心而论,读万卷书也不是什么难事。对于读书人而言,读书是本分,是本职,开卷有益,多多益善。枯坐书斋,坐拥书城,音乐相伴,烟茶伺候,或端坐,或斜倚,架上桌上,随意取读,一本接一本,一天又一天,与时俱进必有数量上的增长,乃至知识和学识上的精进,积累既久以至于万卷亦未可知。如果是刻苦攻读,比如所谓“坚硬阅读”,专攻专业性逻辑性思辨性,或有意义,但难言趣味,味同嚼蜡般枯燥,却是苦中作乐亦复以苦为乐。倘若是把阅读当消遣,或为消磨时光,或为悦己怡情,往往随兴所至,一目十行半页,轻松而且快速,阅读随着兴趣走,有兴趣就读一读,没兴趣再换一本,一通浏览翻阅,一样能攒下较高的阅读记录。

为什么读万卷书比行万里路更好 为什么说读万卷书(2)

相形之下,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相比行路,难亦不难。试想:久坐读书,都不用动一动,随着地球自转,又随着太阳公转,坐地日行八万里,坚持累月经年,读万卷书也没那么难。但说到行万里路,真的就难多了,想想都发愁生了怕。书要一本一本去读,路更要一步一步去走。旧时舟车劳顿,旅途颠簸,游历和远行殊为不易,个中辛苦非今日我辈可以想象,比之呆坐家中读万卷书,不知道有多少艰难困苦。“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现在时代发展了,出行条件大为改善,与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乘坐车、船、飞机的舒适度提高很多。然而,为了成就万里之遥的远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承受旅途辛劳之苦,这仍然是免不了的。条件再好,手段再多,出行远行需要身体力行,实际去走一走,经一经,看一看,千里万里之行,终须始于足下。

南宋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所传达的意思,颇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相合。中国文化讲求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就是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种实际的、直接的、具体的感受,是读书本身或者无论读什么书都无法替代的宝贵经验。或许,这才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正理由和价值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