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谁都想回家(天黑了回家吧)

#创作挑战赛#

天黑了谁都想回家(天黑了回家吧)(1)

天,渐渐地黑了。望向窗外,茫茫的暮色笼罩着大地,点点灯火闪烁。街道依旧是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纷纷奔赴心中的方向。晚风吹过来,温柔得像母亲的手。天黑了,回家,是此刻最重要的事,带着一身的疲惫,还有淡淡的喜悦之情,踏上归途,又是寻常的一天,却也是简单而幸福的一天。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恬?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先秦·佚名《君子于役》

丈夫去了远方服役,期限未知,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鸡进了窝,太阳渐渐西沉,羊和牛缓缓从山坡上下来。天黑了,丈夫在远方服役,教我如何不思念他?!丈夫去了远方服役,日月难熬,什么时候才能相会?鸡上了架,太阳落下去了,牛和羊也回了家。丈夫还在服役,但愿他无饥无渴,保重好自己!遥远的先秦时代,女子在日暮时分,望着熟悉的景象,愈发思念服役的丈夫,希望他早日归来。

从前读到这首诗时,就觉得很有画面感。乡村的傍晚,晚霞晕染中,鸡鸭牛羊什么的都回来了,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也纷纷归来,准备晚饭,孩子们在外疯玩,也如倦鸟归林,你追我赶地跑回家,路上不时响起欢声笑语,既温馨又热闹,但烟雾升起的薄雾里,又似乎笼罩着说不出的清愁。

天黑了谁都想回家(天黑了回家吧)(2)

天黑了,无论是谁,都收拾妥当,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家是磁石,总是在召唤,吸引着我们,回家是一件特自然的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诗人在南山下开荒种豆,但效果不佳,杂草茂盛,豆苗稀疏。他决定好好地拾弄一下这片豆园,清晨时就前往豆园,除草整理,直到晚上,才扛着锄头,趁着皎洁的月色回来。我觉得有点怀疑,从早到晚?中间的吃饭问题,是咋个解决的?有可能中午太热,他也就是一早一晚去除草的吧?不管怎样,回来时,天已经黑了,道路狭窄,草木繁茂,露水瀼瀼,沾湿了诗人的衣裳。衣服湿了也不要紧,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初心,一切都值得,这一天又是圆满的一天。

天黑了谁都想回家(天黑了回家吧)(3)

黄昏时分,人们纷纷从外面回来,这一刻,世间所多的,是人间烟火的暖,是彼此问候的温情。

空山秋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空旷的秋山刚刚沐浴了一场秋雨,夜幕降临,已经透出浓浓的秋凉。明月透过松树缝隙,洒下清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竹林响动,是洗衣服的姑娘们回来了,莲叶摇动,是打渔船归来,停靠上岸了。春日的芳菲不妨让它任意消歇,秋天风光如此优美,王孙仍可逗留!宁静的山村,秋夜悄然降临,人们成群归来,洒下一片欢笑,让诗人感慨不已。

天黑了,有人急着赶回家,也有人守候在家,殷殷等待着归人。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稚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唐·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映照着村庄,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归来。老人记挂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守候在自家的柴门前。野鸡鸣叫,麦苗就快要抽穗了,蚕儿吃饱了眠去,桑叶稀薄。田夫扛着锄头归来,彼此相见有说有笑一片温馨。如此安逸叫我怎能不羡慕,不由得怅然吟起《式微》。傍晚,最易触动人心肠的,除了温柔的霞光,就是人与人之间简单又真挚的情意啊。何为幸福,此便是!

天黑了谁都想回家(天黑了回家吧)(4)

古人的夜生活,并不是那么丰富的,还是回家吃饭睡觉吧。天黑下来,百兽归巢,百鸟返林,人也是如此,简单却很知足。

二月春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臼旧谷,蚕妾捣新衣。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唐·白居易《春村》

二月春天回归,到处暖洋洋的,桑林间戴胜鸟飞来飞去。农人臼着去年的谷子,蚕妇忙着制作新衣。大家做好充足的准备,忙着祭社神。直到黄昏,林下的道路上,人们纷纷吹奏着笛子,赛神归来。持续了一天的热闹渐渐散去了,而玩乐了一天的人们,余兴未消,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各自回家,今天夜里,一定也会做个丰收的美梦吧?

古时所谓的岁月安稳,莫过于此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闲时取乐,忙时毫不吝啬汗水和力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唐·王驾《社日》

鹅湖山下,稻谷与高粱长势良好,预示着丰收。猪满圈鸡满圈,半开着门窗。夕照下,桑树和柘树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春社结束了,而家家户户都扶着喝醉酒的人们回去,简单快乐的生活,足以让人沉醉。

天黑了谁都想回家(天黑了回家吧)(5)

天黑的时候,回家吧。哪怕,没有华屋高楼,也没有锦衣玉食,只要愿意,容得下身体的地方,也能安放灵魂,真好啊。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宋·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的邵平在长安城外的青门种瓜,每日垂钓打渔,打发时光,甚是逍遥。一双双新来的燕子在芳草茵茵的河岸飞舞,一只只鸥鸟在夕阳映照下轻盈地落在沙滩上,宛如片片树叶。缥缈的歌声与沉闷的摇橹声相呼应,十分动听。甘冽的酒,搭配以做好的鱼肉,让人大快朵颐。有人问我将要到哪里去呀,我笑着指向船儿,这就是我的家啊!知足,即是幸福。

晚风习习,回家吧,家里已安排好了饭菜,亮起了温暖的灯火。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

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明·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树树桐花开,清香阵阵,月光下影影绰绰,一边划着船回去,一边唱着歌儿,不时传来热闹的虫鸣。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划呀划,柳林深处,有一间低矮的茅屋,院子里挂满了渔网。笑着问我的家到底在哪里,怎么还没到呢?就在那荷叶参差的池塘畔,在那横架着的小桥旁。修长的竹林掩映着茅屋,透出明亮的灯火,还有阵阵的读书声!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地方。

天黑了谁都想回家(天黑了回家吧)(6)

无论是热闹,还是清静,是笑语温存,还是独自来去,天黑下来的那一刻,每个人都已踏上了归途。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归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唐·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声鸣响,已经黄昏了。渔梁渡头一片喧闹,人们争着过渡。只见他们沿着沙岸,纷纷向江村走去,而我却摇着橹,回到鹿门。月光静静地照着轻烟缭绕的树木,不知不觉,就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石为门,对着长满松树的小路,真是寂寥啊,只有我这个幽人来来去去,融入夜色里!对于诗人来说,鹿门,即是心之所向,即是家啊。

天快黑了,人们纷纷赶往回家的方向,这一刻,虽然疲惫,却感到了由衷地喜悦和幸福。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忙忙碌碌,以换取一份简单的生活,为了碎银几两,我们也曾历经艰辛不易,咽下多少的辛酸。但披着傍晚的霞光,迎着温柔的晚风,我们依然会觉得,人间值得,而暮色深处的那盏灯光,足以让人满血复活,虽然风尘朴朴,却不自觉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