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

《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以太极拳为物化载体,以当代观念摄影为探索,用太极的方法拍太极,用光影艺术诠释了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创作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李英杰先生。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是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陈氏十四世祖陈长兴在家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由博归约,精练归纳成为现在所流行的老架一路。其风格特点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主,节节贯串;一动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发劲时,完整一气。真正体现了陈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风格特点。

以下太极拳动作演示者陈媛媛,陈正雷之女,中国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人,陈家沟陈氏二十世,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士。河南省太极拳协会副主席。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

第三十八势

小擒打势,又名小擒拿。有两种练法:拿法是两臂较低为之合,打法是两臂较高为之开。无论哪种练法都必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精神振奋。身体要中正,顶劲要领起,腰劲要塌下,裆要开圆。否则周身无力,裆不圆转换则不灵。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2)

第三十九势

抱头推山势,其走的按劲,从走劲的角度要求,太极拳讲究一动无有不动,走劲须始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在技法使用上,抱头推山侧重于将敌人拔根发出,劲力宜长,身法宜大,方向上走弧形,微向上发。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3)

第四十势

六封四闭势有所指。四闭,即四门紧闭,要做到在用意行拳时,嘴不要张开,要闭住自己的呼吸,眼、耳、鼻、口都闭合著,内向丹田,即所谓的“四门紧闭”。由此达到意气贯穿的无我境界。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4)

第四十一势

单鞭势是拿法和采法两种兼施并用,如用拿法可再加一次呼气。合劲时,胸内含,周身皆合为一体。拳论讲:六封四闭向右推,又有敌人左后追。回头诸势来不及,惟用单鞭为适宜。单鞭三节肩肘手,随机应变向外摧。进攻莫忘守边界,我守我强任人侵。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5)

第四十二势

前招,以右手为主,是用右背和右臂击之,周身应全神贯注,发令在心,传令在手,观色在目。眼见之,心知之,手随之,才能做到机至灵,动至速,观其形,知其心。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6)

第四十三势

后招,向右侧打挒劲。要求以腰脊为轴,左右旋转,此动作先吸气后呼气。本势不必用大身法转换,小身法过渡即可。前招方终,后招即来,要保持连绵不断,手脚运转,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7)

第四十四势

野马分鬃势,因其运动状态与奔驰野马的鬃毛左右分披相似而得名。动作舒展,贵在进身,劲在腰身,也就是双手有力、腰身蓄力。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8)

第四十五势

六封四闭势转体旋腕时,要启动腹肌,配合两脚之间的蹬地,引动两手腕旋腕。转体旋腕采用吸气。可用手接住对方来手,缠绕住对方手腕,擒拿住对方。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9)

第四十六势

单鞭势取甩直了的鞭子,自然是柔中有刚,击拍响脆。在技击上“单鞭”式是连消带打,以守为攻的用法。拳论讲:声东击西计最良,透敌入侵善用方。谁知实向左推毕,转身右击一字长。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0)

第四十七势

玉女穿梭势,从单鞭开始接玉女穿梭,此势为平纵法。演练者跳得越高、越远,越好。落地时要保持轻灵稳固,左先右后,重心偏右。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1)

第四十八势

懒扎衣势完成后,习练者要做到内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为内三合。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2)

第四十九势

六封四闭势下捋拥挤时须注意,双手下捋时采用呼气,弓步前挤时先采用吸气再用呼气。若敌人向我进攻,我以左掌臂保护自己胸、面部,用右掌对敌方胸、面部进攻。注意身体重心后移,双臂下捋时,先松左胯,略转腰,带动手臂下捋。动作的开合、转变都要以腰脊为轴来带动。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3)

第五十势

单鞭势拳论讲: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势妙何处,须寻脊背骨节中。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4)

第五十一势

云手势名是象形而来的,主要动作是划圈。单独操练云手,都是先从单云手开始。单云手又有定步和活步之别,起步阶段自然以定步为基,可减少难度,易于入门。按传统的单云手操练形式来分,又有正反之别。双云手是双手的交替配合,练会了单云手,自然通晓双云手的动作要领。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5)

第五十二势

摆脚跌岔势,摆脚落地震脚时,涌泉穴要虚,同时右手由上向下,左手由下向上各在身体两侧划圆弧后在身体右侧相交。右脚震脚时,正好是两手相交时。周身皆成合劲,两手高与胸平。跌岔时,两胯松开,左脚后跟先着地,脚尖翘起,两拳心向上。左半身下塌,右半身上领,左手有上冲之意。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6)

第五十三势

左右金鸡独立势,运动时,演练者两手随重心左右移动,同时由上向下划弧,上下协调一致,松两肩,舒胸,气往下沉,劲达于两掌根。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7)

第五十四势

倒卷肱势,两臂内收的同时,裆要开圆。膝既外开而又内扣,也就是开中寓合,合中寓开。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8)

第五十五势

白鹅亮翅势,意欲开必先寓合,意欲合必先寓开,且开合皆注意不丢不顶,连绵不断,才不至于产生凸凹的缺点。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19)

第五十六势

斜行势,拳论讲:斜行一二再二三,回应前势兴正酣。四面八方皆有备,功成始悟不空谈。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20)

第五十七势

闪通背势,要求演练者转换重心时,以腰为轴,髋关节放松,随身体旋转,手领脚随;转体时,左脚尖内扣,屈膝松胯,腰劲下塌,右膝随转体自然提起,脚尖自然下垂。震脚时,上下一气呵成。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21)

第五十八势

掩手肱拳势的精要,主要体现出一个“掩”字,应用时拳肘同发、相互掩映。陈长兴在《用武要言和战术篇》中所述的攻击方法:“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速雷,雷发不及掩耳。”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22)

第五十九势

六封四闭势拥刁上托时,两胯上下发劲,发力到手上,形成剪切劲,就像剪刀铰东西一样。两手之间的距离是一小臂的长度。拥刁上托时采用吸气。当敌方出拳时,我即抬起左手向前、向上拥接对方手腕外侧,顺势握住,沉肘顺缠;右手迅速顺缠屈臂抬起,用右掌托住敌方左肘下,随之向上托起形成反关节,将敌方拿住。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23)

第六十势

单鞭势,拳论讲:七个单鞭运转奇,四面八方泄天机。此势乃为中定势,一动一运一太极。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24)

第六十一势

云手势,拳论讲:左上右下次莫乱,上引下进意中贯。掤劲不丢左右转,左右引击互更换。太极阴阳真造化,奥妙无穷玄又玄。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书(太极图典陈正雷世家卷)(25)

第六十二势

高探马势要求演练者上体自然正直,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跟步移换重心时,身体不要有起伏。拳论讲:太和元气运周身,上下手足各相随。上用手肘下用足,后往前来急转身。眼前侧视右中指,任人四面八方侵。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