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

故乡,在我的记忆里,是那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是村头那棵花香四溢的百年流苏;是父亲日记里的乡恋,和骨子里的那份血脉亲情;是奶奶和蔼可亲的笑容,是叔叔挑担里的那把甜樱桃。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1)

又到一年春草绿,转眼间父亲离我们而去已九个年头。六年前,尊重父亲生前遗愿,把他的骨灰送回老家去。每年清明节,我们姐弟轮流回老家给父亲扫墓,祭祀已故亲人。今年清明又将临,姐弟四人一起踏上了回家之路。

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道路两旁开满了鲜花,笔直的松柏一片翠绿。阳光投过车窗洒在脸上,微风从窗隙中吹进,丝丝花香扑鼻。坐在车内遥望窗外,回忆父亲,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父亲十几岁参加革命,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南征北战几十年,经历了风风雨雨,后在战争中留下了终身残疾。转到地方后,离老家较远,由于工作的关系,父亲生前很少回老家。爷爷在我出生的那年就去逝了,父亲家中排行老大,家里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活。从父亲遗留的日记中得知,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把每月的工资分为四份,一份寄给奶奶,一份供小叔上学,一份留给母亲和姥姥(那时我和母亲跟姥姥舅舅们一起住),只留下很少的一份作为自己的生活费及学习用品费用。他曾为买一本书,每天只吃两顿饭,饿着肚子省下买书钱。就这样省吃俭用的供着三家二十几口人的生活。儿子兄长、丈夫父亲、女婿姐夫为一身的父亲,撑起了这个大家庭的一片天。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2)

嘀嘀!汽车喇叭声打断我的思绪。车子经过了约一个小时,到达了通往村口的小路,一组醒目的标语牌树立在路口,顿觉一丝家的温暖。小时候,这条小路是一条狭窄的土路,如今已铺上了宽敞的水泥路。前面拐弯处,是一处旧窑场,当年那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已被锈迹斑斑的铁门封了印记,等待拆迁改造,不久将以新的面貌呈现在这块改革的土地上。走过窑场,那条弯曲的小河沟,二十年前就不见了踪影,替代它的是绿油油的麦田。我把头伸向车窗,努力的寻找着,路边的小花能否记起?当年祖孙休息过的地方,那年奶奶小住我们家,要回家了,临行时,父亲因工作忙不能亲自送奶奶回老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祖孙二人在窑场处下了客车,离家还有五、六里路,我搀扶着奶奶,沿着这条小路步行。一路上有说有笑,奶奶是“三寸金莲”小脚,一步一颠,不一会儿就走累了,坐在路边的地堰上小憩,身旁的小草小花被风吹起,拥簇着我们,仿佛在聆听祖孙谈笑人生,享受着人间挚爱亲情......。我沉浸在回忆中,前面路上祖孙二人的身影,似乎拉的很长很长,不由的让弟弟慢点开车。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3)

汽车前行至一个小山村,穿过村路跨过小桥,家已不远,坐在车上眺望前方,故乡近在咫尺。

故乡南、北、西三面环山,一条弯曲的水泥路,依山势东西向,贯穿整个村庄,一条小河横在南山根下,自西向东流着,清澈透底,鱼儿自由自在的游着。村中有雌雄两棵“牛筋”树(流苏树),两棵树相隔五十米左右,听父亲生前说过,这是一种名贵树种,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每年五月初开花,雪白的小花挂满枝头,香气怡人。现已被林业部门作为二级保护树种保护起来。村东头原来是一片樱桃树,现已修了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当年,家乡盛产小樱桃,每年的三四月份,满山开遍了粉白色的樱桃花,花香四溢,引得蜂蝶采蜜忙。五月初,晶莹剔透的红樱桃,便挂满枝头。每年的这个季节,奶奶总会让三叔摘上两篓新鲜的樱桃,用山草盖在上面,再用一块白细布蒙上。那时候,交通不便,出行全靠两只脚,三叔领着二叔家的海哥,用一根小扁担,挑着樱桃捎上家乡特产,带着干粮,天刚蒙蒙亮就出发,翻山越岭走上一百六七十里的山路,十几个小时才到达我们家。最令我回味的,还是奶奶亲手熬制的樱桃果酱,那果酱吃在嘴里,粘粘的,甜甜的,吞下去回味无穷,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美味。这份美味是用亲情熬制出的,浓厚甘醇的甜蜜味道,浸透着奶奶、三叔对远方亲人的牵念之情。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4)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5)

汽车行至村中时,我下意识的望了一眼大伯(父亲的堂哥)曾经的家。那个低矮土坯的草房子已没了踪影。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父亲总带我回家过年,每次回家,最开心的就是和堂姊妹们一起玩耍,到长辈家里拜年,看长辈们家里供奉祖先的摆设。记得有一年回家,父亲带我去大伯家里拜年,一进院子门,南面墙上有一个窗窝窝,里面供奉着不知名的“神″我很害怕,躲在父亲的身后,拉着父亲的衣服跟随着,进到堂屋,正面北墙上,挂着大幅“家谱”画像,把整面北墙都遮挡起来,从北面窗户上投过来的光,照在“家谱”老祖们的脸上,显的阴森恐怖。地上放有一个正方形的“八仙桌”,上面摆着各种点心、糖果,还有苹果、桃等水果。我爬在桌子边上,瞪大眼睛看着这一桌子好吃的,口水直往肚子里咽。父亲看出我的心思,把我拉到他身边,悄悄的告诉我:这都是给祖宗们吃的,小孩子吃了会牙疼。我疑惑的点点头,随父亲走出大伯的家。大伯已去世几十年了,家中没有后人,现在的青砖红瓦房已换了主人。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6)

前面就是小叔的家了。汽车停在小叔家门前,进门跟叔婶打过招呼后,我便去往父亲的祖屋看看。

祖屋现已被堂哥卖掉了,每次回老家都会去看看。走到祖屋前,从大街上看,东边的厢房已经倒塌,院里的草爬满了窗户,整个院子都是干枯的草,非常凄凉。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我沉思着:仿佛看到奶奶从屋里走出来,和当年那次送奶奶回家一样,手拿板凳,祖孙二人坐在院子里,抬眼望着那根电线上蹲着的几只鸟,奶奶即刻说出有六只鸟,当时很惊讶,奶奶的眼力太棒了。那次在奶奶家住有三四天。望着空荡的屋子,那些往日的家具摆设,在我脑海里归位。奶奶那爬满皱纹的笑容,在我心中忆起。小时候在奶奶家住,最惬意的事,就是早上太阳照在窗上,躺在被窝里睁开眼睛,透过木格子窗户中间的一块玻璃(四周用纸糊的),第一眼见到的是南面大山的半山腰,那些起早赶山的人们,赶着毛驴在山间上行走着,像看“皮影戏”似的,躺在被窝里就是不想起床,每次都是奶奶叫吃饭了,才从被窝里爬起来。如今,奶奶早已去世,当年那个看“皮影戏”的玻璃,也随木格子窗消失。留下的只有对亲情的思念,及故土的回忆。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7)

回到小叔家,收拾好祭祀物品,同叔叔哥哥一起去山上看望已故的亲人们。

走在上山的小路上,放眼望去,翠绿的松柏枝繁叶茂,田埂边点缀的几棵杏花,羞答答的绽开了笑脸,遗漏的几棵樱桃树,开满了粉白色的小花,被风一吹似天女散花。路边的闲地里,长着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菜。闻着花草的芳香,听着小鸟的欢唱,不由得生起对家乡的眷恋。爸爸及已故亲人的墓就在眼前了……。

从山上回到村中,走在干净整齐的街道上,深感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好。去年的水泥路,现已陆续在铺沥青路。崭新的红瓦房一排排,条条村路平坦整齐。街道两旁停着不同品牌的轿车。乡亲们脸上挂满了笑容,这是党的惠民政策,给新农村带来新生活的喜悦感。小山村还被誉为省级“最美乡村”称号,大爷叔叔们腰杆直了,大娘婶子们个个笑容满面。年轻的兄弟姐妹们,也陆续从外面回到家乡,建设美丽的新家园。家乡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8)

现在,村里又在搞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村,村容村貌正在整治中,南面山上新栽的猕猴桃树,一片一片,在春风暖阳的沐浴下发芽,不久就会葱绿满山,果香飘山涧。我和弟弟爬上南山,站在山顶上,家乡尽收眼底,远处的老屋清晰可见,虽已物是人非,骨子里的那条根,血脉永存,留下永久的记忆。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9)

故乡在变化着,故乡的亲人们在变化着。无论怎样变化,故乡永远是埋在心底的牵念。无论距离有多远,时间有多长,故乡的血脉亲情永生难忘。

故乡情亲人爱(青未了l难忘故乡情)(10)

作者:宋晓新 山东省乳山市,退休职工。平时爱好摄影、唱歌,闲暇之余喜欢写个小随笔,自娱自乐。本次向老师们学习,以提高自已的写作水平,希望给予指导。

壹点号忆童年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