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提工资怎么算(会计人每月工资计提发放)

会计计提工资怎么算(会计人每月工资计提发放)(1)

每个月发放工资,是公司员工的头等大事,也是会计工作人员绝对不能出错的一项工作内容。然而在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这块,会计分录稍不小心就会搞混,几乎每个会计都曾经"掉进坑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讲讲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相关会计处理吧!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要搞清楚计提和发放的区别。计提,即计算和提取,功能主要有:

1、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注意这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来做,不能随便预支账款。

2、根据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准备(比如某些货品要留存,或者减值)。

3、预估某些应付账款是多少,记入账内。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一言以概之,即提前发放下月资金或工资。发放就比较好理解了,主要就是发放上月工资。事实上,提前计提工资是相对发放工资来讲的,不是绝对的提前计提。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哪个月的工资应该计到哪个月的费用中去;但在实际工作中,工资发放是必须等到该月过完了才能计算出每个员工工资,才能发放。

所以,在该月月末(与其他计提、结转分录一起,一般是当月最后一天),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者用别的手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做计提分录入账。

二、工资计提和发放工资的分录说明

无论是什么会计分录,你都要记熟借贷与贷的关系,那么,计提工资时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呢?

1、计提工资时(就是前文提到的企业拿来发工资的钱)

借:管理费用(这个是用于部门内容的支出的,如果是销售用途就计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即企业自己承担的部分)

借:管理费用(同上)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工资是计提了,次月发放工资时的会计分录又该怎么做呢?

1、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注意这时候就是员工个人部分的社保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上交杜保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这时候企业部分和个人部分都全部上交)

贷:库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3、上交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社保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的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中。向社保局缴纳保险费用、税务局申报个税时,应当要把其他应付款扣的个人社保部分和应付职工薪酬挂的单位承担部分全部先支付掉哦。

做好财务工作并不简单,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管理和协调能力也要能够跟得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