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改性塑料的应用(聚赛龙车用改性塑料)

汽车改性塑料的应用(聚赛龙车用改性塑料)(1)

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1kg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更重的材料,而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以降低6%-8%。所以增加塑料在汽车中的用量可以降低整车成本、重量,并达到节能效果。

因此,车用改性塑料产业迅速发展了起来。聚赛龙汽车事业部2004年成立,2008年通过日产中国汽车的确认,正式进入汽车材料市场。聚赛龙车用改性塑料包括:改性PP、PA6、PA66、耐热ABS、PA/ABS、PC/ABS、ASA、PC/PBT、PET/PBT、PPS等。

轻量化——聚赛龙微发泡塑料

微发泡(Microcellular Foaming)是指以热塑性材料为基体,制品中间层密布尺寸从十到几十微米的封闭微孔。微发泡注塑成型技术突破了传统注塑的诸多局限,在基本保证制品性能的基础上,可以明显减轻重量和成型的周期,大大降低机台的锁模力,并具有内应力和翘曲小、平直度高,没有缩水,尺寸稳定,成型视窗大等特点,特别是在生产高精密和材料较贵的制品上与常规注塑相比较独具优势,成为近年来注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聚赛龙改性PA6采用微发泡注塑技术获得极佳的表面光洁度,无浮纤、 无银丝、无气痕。

轻量化——聚赛龙薄壁高刚塑料

薄壁高刚塑料具有高流动性、高刚性、高韧性的特点,满足薄壁注塑成型、满足壁厚减少带来的强度损失、满足碰撞需求。主要应用于薄壁保险杠。

环保——聚赛龙免喷涂材料

免喷涂塑料注塑成零件即可满足哑光、高光或者闪烁珠光等车企要求的效果。免去了喷漆的工艺,从源头上控制了VOCs的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伤害,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聚赛龙免喷涂塑料已经成功应用于汽车领域的侧裙、中控面板、DVD面板、手套箱、遮阳板、仪表板两侧堵盖等汽车零部件。

环保——聚赛龙低VOC材料、低气味材料

聚赛龙是较早进入车用低气味材料领域的企业,正针对车内环境环保要求,聚赛龙开发乘用车内饰用低气味低散发系列材料。该材料具备力学性能均衡、加工性能优异、耐热性能高、低气味(PP材料气味小于2.5级,PC/ABS、PA材料气味小于3级)、低散发的特点。

此外,还有良触感内饰材料、低线性膨胀系数材料、快速成型内外饰材料、低密度材料等。

汽车改性塑料的应用(聚赛龙车用改性塑料)(2)

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1kg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更重的材料,而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以降低6%-8%。所以增加塑料在汽车中的用量可以降低整车成本、重量,并达到节能效果。

因此,车用改性塑料产业迅速发展了起来。聚赛龙汽车事业部2004年成立,2008年通过日产中国汽车的确认,正式进入汽车材料市场。聚赛龙车用改性塑料包括:改性PP、PA6、PA66、耐热ABS、PA/ABS、PC/ABS、ASA、PC/PBT、PET/PBT、PPS等。

轻量化——聚赛龙微发泡塑料

微发泡(Microcellular Foaming)是指以热塑性材料为基体,制品中间层密布尺寸从十到几十微米的封闭微孔。微发泡注塑成型技术突破了传统注塑的诸多局限,在基本保证制品性能的基础上,可以明显减轻重量和成型的周期,大大降低机台的锁模力,并具有内应力和翘曲小、平直度高,没有缩水,尺寸稳定,成型视窗大等特点,特别是在生产高精密和材料较贵的制品上与常规注塑相比较独具优势,成为近年来注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聚赛龙改性PA6采用微发泡注塑技术获得极佳的表面光洁度,无浮纤、 无银丝、无气痕。

轻量化——聚赛龙薄壁高刚塑料

薄壁高刚塑料具有高流动性、高刚性、高韧性的特点,满足薄壁注塑成型、满足壁厚减少带来的强度损失、满足碰撞需求。主要应用于薄壁保险杠。

环保——聚赛龙免喷涂材料

免喷涂塑料注塑成零件即可满足哑光、高光或者闪烁珠光等车企要求的效果。免去了喷漆的工艺,从源头上控制了VOCs的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伤害,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聚赛龙免喷涂塑料已经成功应用于汽车领域的侧裙、中控面板、DVD面板、手套箱、遮阳板、仪表板两侧堵盖等汽车零部件。

环保——聚赛龙低VOC材料、低气味材料

聚赛龙是较早进入车用低气味材料领域的企业,正针对车内环境环保要求,聚赛龙开发乘用车内饰用低气味低散发系列材料。该材料具备力学性能均衡、加工性能优异、耐热性能高、低气味(PP材料气味小于2.5级,PC/ABS、PA材料气味小于3级)、低散发的特点。

此外,还有良触感内饰材料、低线性膨胀系数材料、快速成型内外饰材料、低密度材料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