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

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国版海报

《万家灯火》(1948)上映之后,当时有记者问沈浮(1905-1994):“写电影剧本,当前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他回答“争取自由与光明!“

其实,从20世纪30年代起,沈浮在编写《狼山喋血记》(1936)电影剧本时,其创作的重要目的已是为了“争取自由与光明”,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他只不过更加自觉,更加明确,也更有信心罢了。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

1957年8月10日《上影画报》创刊号封面为毛主席和金焰(左)握手,后立者为导演沈浮(时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厂长)

《万家灯火》是如此,继《万家灯火》之后拍摄的《希望在人间》(1949)更是如此。

沈浮1947年编导的《追》(1947),揭示了战后民族工业濒临绝境的社会问题。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3)

电影《万家灯火》(1948)剧照,蓝马和上官云珠

随后,他南下到上海加入昆仑影业公司,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他的创作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他解放前整个创作上的高峰。

1947年初,在国民党中电三厂拍摄影片《追》之前,沈浮就写出了《希望在人间》的剧本,但厂方不答应拍。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4)

上官云珠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翌年,沈浮与阳翰笙(1902-1993)合作编剧并导演了影片《万家灯火》,参与了电影《乌鸦与麻雀》(1949)的创作。

在他转入昆仑公司,拍摄了《万家灯火》之后,又对《希望在人间》的剧本做了些修改补充。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5)

沈浮(右)与阳翰笙

不料在剧本送审过程中,又遭到国民党检查当局的刁难,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之多。

尤其可笑的是检查当局非要把剧本所写的汉奸特务人物全部改成日本人,似乎揭露汉奸特务就是揭露他们。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6)

上官云珠和卫江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沈浮坚决拒绝修改,于是已经搭了四堂布景的《希望在人间》一度被搁置下来。

后经多方交涉和斗争,沈浮以“电影公司职工要吃饭, 不出影片发不出工资, 工人要闹事” 反攻为守得以开拍, 才勉强投入拍摄。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7)

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剧照,蓝马和上官云珠

沈浮选用了《万家灯火》里的演员蓝马(1915-1976)和上官云珠(1920-1968),分别饰演邓庚白教授和陶静寰医生。

蓝马将邓教授的民族气节和坚韧性格表现得雄浑凝重,上官云珠则将陶医生在危厄环境中的忍辱负重和内心的坚强,演绎得细致入微。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8)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9)

蓝马和上官云珠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沈浮为将人物塑造得真实而丰满,在环境的展示、道具的使用、细节的铺排和镜头运用等诸多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设计。这是沈浮又一部闪耀着革命现实主义之光的力作。

《希望在人间》所描述的故事是:日本人占领上海后,大学教授邓庚白(蓝马 饰演)因宣传抗日,动员青年参加抗战,被日本特务机关逮捕,下落不明。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0)

上官云珠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他的妻子陶静寰(上官云珠 饰演)是个产科医生,3年来多方奔走,打听丈夫的下落。

与此同时,她的长子雨生(张乾 饰演)及其女友黄明华(赵媛 饰演),也因不满日寇暴行而暗地参加了抗日工作。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1)

赵媛(左)和张乾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在一个下雪的夜晚,一个病危体弱自称陈伽的妇女(黄晨 饰演)突然来到邓家,她告诉陶静寰,3年前她夫妇二人和邓教授同时被捕,是一个叫李吕(董霖 饰演)的叛徒出卖了他们。

她的丈夫林伯华已经死在狱中,她因病危刚被敌人释放。当她正要告诉陶静寰邓教授被监禁的地方时,突然病发去世。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2)

蓝马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陶静寰正为打听丈夫的所在地做出努力时,狱中的邓庚白偶然得到一只小鸟,他灵机一动,写了张小纸条绑在鸟腿上,将鸟放回蓝天,这张纸条居然真的辗转传到陶静寰手里。

她喜出望连夜写了一封长信寄给丈夫。

但信被日本人截获。特务头子桥本图谋一网打尽抗日人士,有意假释邓庚白出狱,暗中派特务雷殿臣(李保罗 饰演)盯梢,雷殿臣搬进邓家所住的公寓。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3)

吴茵和李保罗(右)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一天,雨生和明华正在演出进步话剧,一特务来到后台要抓雨生,被雨生砸死。

后来叛徒李吕(董霖 饰演)发现了线索,紧紧地追踪雨生。

危难中,邓庚白决定托抗日地下组织领导人鲁祥(卫江 饰演)把雨生和明华送往内地。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4)

上官云珠和董霖(左)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刚要出发,李吕追至。这时陶静寰也坚强起来,趁李吕不注意,夺过了他的手枪,击毙了李吕。

枪声惊动了住在楼上的雷殿臣,他赶来追查。邓庚白为了掩护其他人安全出走,自己留下来与雷殿臣周旋。及至雷殿臣发现李吕的尸体,门外已传来了汽车开动的声响。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5)

上官云珠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邓庚白知道雨生等人已安然出走,坦然承认李吕是他所杀。黎明时分,他又被押赴监狱.....

这部影片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以邓庚白为代表的爱国的、崇高的知识分子形象。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6)

蓝马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邓庚白被捕以后,与敌伪特务展开了英勇的斗争。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始终顽强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铮铮硬骨。

在假释期间,邓庚白对看望他的朋友说:“我们的国家在受难,拿我个人的命运和整个国家的命运相比,我们的牺牲算得了什么?”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7)

吴茵和傅伯棠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他还以诗言志,写下了“安得一匕首,划破云八九;耸立上青霄,历历数星斗”的诗句,胸怀博大,豪气冲天。

尤其是最后二笔,邓庚白巧妙地送走雨生等人后,雷殿臣露出狰狞面目,宣布将他再次逮捕。

邓教授从容不迫地找到他心爱的烟斗,衔在嘴上,含笑而去。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8)

蓝马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电影结尾的处理使这位面容削瘦、苍老,鬓发灰白,敦厚儒雅的老教授,立刻在观众的心目中得到升华。

邓庚白的形象极具典型意义。这一形象不仅概括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许许多多英勇献身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也是解放战争时期许多为了民主和自由,为了新中国建立而英勇战斗以至牺牲的知识分子,如杨杏佛、李公朴,闻一多等人的生动写照。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19)

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这部影片的另一特点,是在叙述方式上更注意电影化。《万家灯火》虽然是一部优秀影片,但在剧作结构和导演处理上,都带有明显的戏剧化的痕迹,我们不妨称之为戏剧式的电影一一顺便说一句,作为一种风格,戏剧式电影不仅可以存在,而且还可以成为优秀影片。

在《万家灯火》中,导演沈浮根据剧本的特点(对话较多),采取了矛盾比较集中,场面相对也比较集中的风格,在《希望在人间》中,导演沈浮则试图探索一种在时空上更加舒展,更加自由的小说式的风格。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0)

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剧照,左起:许兰、张乾、上官云珠、吴茵、黄晨、傅伯棠

如影片开头,是从故事之中间开始的:是描述朋友到邓家看望陶静寰,表现她3年来找不到邓庚白的下落,焦急而又无奈的情景;接着通过被敌人释放的病危的妇女,追述邓庚白3年中的监狱生活。

然后从陶静寰写信开始,又采用现在时的叙述方式,描述敌截陶静寰的信的缘由,假释邓庚白以期抓捕更多的抗日战士。这种叙述方式不仅符合电影时空构成比较自由的特点,也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整个影片的结构更为精练。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1)

电影《三毛流浪记》(1949)外景地,摄影朱今明(左)和王龙基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2)

沈浮和王龙基(右)

以拍摄《三毛流浪记》(1949)而出名的王龙基曾回忆拍摄《希望在人间》写到:记得在参加《希望在人间》拍摄时,有一场外景是乘船到浦东去拍的。中午吃饭时,剧组给每个人发了一只夹红肠的小罗宋面包。这份点心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极普通的,可在当时,却很少能尝到这样可口的食物。我当时很想吃,但没有吃,我用帽子将面包盖好,捧在手里,低着头,也不看别人吃。沈浮伯伯风趣地问我:“你给面包戴帽子干什么呀?”我说:“我爸爸有胃病,喜欢吃面包。我怕面包脏了,用帽子盖起来。”沈浮伯伯没有再讲什么,便把他自己的那只面包塞进了我的嘴里……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3)

电影《天堂春梦》(1947)剧照,上官云珠和蓝马

极为有意思的是,本片的主演上官云珠和蓝马共三次扮演荧幕夫妻档,分别是中电公司汤晓丹(1910-2012)导演的《天堂春梦》(1947),以及昆仑公司沈浮导演的《万家灯火》和《希望在人间》,此外两人还共同出演文华公司徐昌霖(1916-2001)导演的《群魔》(1947)和昆仑公司陈鲤庭(1910-2013)导演的《丽人行》(1949)。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4)

电影《群魔》(1947)剧照,流氓刘殿元(蓝马 饰演)看上了小白菜(上官云珠 饰演)

其实上官云珠是在抗战胜利后和到上海的蓝马生活在一起了。蓝马先是在她那里搭伙吃派饭,然后两人就开始同居。

当沈浮要拍《万家灯火》时,蓝马是最先选好的男主角,而沈浮在为女主角发愁之际,蓝马向导演沈浮推荐了上官云珠。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5)

电影《太太万岁》(1947)剧照,上官云珠

但导演沈浮认为上官云珠以往演的都是交际花姨太太之类的角色,《万家灯火》的女主角是贤妻良母型,上官云珠不适合这个角色。

蓝马把导演带到家里,导演看到一个买菜做饭洗衣样样在行的上官云珠,当即拍板让她演女主角。

在蓝马的提携和指导下,上官云珠从无名小演员成长为影坛熠熠生辉的大明星,演技突飞猛进。两人在艺术上比翼齐飞,所以说上官云珠最重要的代表作都诞生与蓝马相恋的日子里。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6)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剧照,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的儿子韦然后来也谈到:“我觉得蓝马对她表演的飞跃是很有作用的,蓝马演技肯定比她强,一起拍戏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另一方面我妈妈也有悟性,否则再扶也扶不起来。但她始终没有和蓝马结婚,我听他们同行里不少人都说,蓝马的性格有问题,人是好人,但太懒散了,大概是女人受不了,觉得这样的人不能够托付终身。”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7)

上官云珠的儿子韦然

“另外,她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拍摄的这几部戏的导演都非常厉害,全是当时中国响当当的大导演,没有他们的点拨也就没有她的成功。”

蓝马和上官云珠当时在生活中相互照顾,同进同出,在外人眼里,俨然一对恩爱夫妻。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8)

上官云珠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蓝马作为文艺界进步人士,早已被地下党的同志们视为自己人,是一位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做了很多事情,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海解放前夕,蓝马和上官云珠冒着生命危险,利用自己的家作为接头地点,开着留声机,将音乐声调到很大,掩护地下党策反3名有进步思想的国民党空军军官,开着一架民航客机飞往解放区济南,投奔了人民的怀抱。

本剧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29)

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特刊封面

  • 新中国第一批火车女司机 舒绣文孙道临塑造工人新形象
  • 烟花女子翻身记,国内首次使用非职业演员,让人咬牙切齿
  • 阴差阳错成女星,再见初恋已是人夫,达式常是她学生,后分配当保洁
  • 《万家灯火》民国“灵魂的写实主义”力作 再现底层人物悲欢离合
  • 《乌鸦与麻雀》出色的讽喻跨越两个时代 演技派群星荟萃精彩纷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