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

前段时间研习君整理的马伯庸、亦舒、倪匡谈写作,一些作者觉得挺受益的,特别是倪家亦舒兄妹强调的“要尽量写得简白”,“头一千字不好看就不继续看了”,的确是通俗小说家要注意的金科玉律。

受此启发,研习君最近准备搞搞事情,整一个两岸三地的通俗作家写作技巧分享系列,除去之前做过的张爱玲、严歌苓等人,列出了二十多人,选择标准就是雅俗共赏,情节曲折好看,文笔生动,人物令人难忘,作品有较大影响力。尽量从作家访谈、演讲、文章中寻找值得借鉴的干货,敬请期待哦~各位作者如果有推荐人选,欢迎踊跃留言!

今天研习君就先从呼声很高的李碧华开始喽~她的故事可真是“奇情”二字的绝佳诠释,奇也常见,关键是奇得脑洞大开却合情合理,奇得美艳动人、荡气回肠。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1)

痴情到入魔的人物也是她故事的标识,《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胭脂扣》里的如花,已经成为“不疯魔,不成活”类人物的代表;但人物的疯魔、痴情又铺垫得极其合理,非常合乎书中人性的自然发展,而不会让人觉得“作”。

她笔下人物个个复杂多面,深陷欲望心魔捆缚之中,难以抽身。或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玉石俱焚,《秦俑》中的冬儿明知会被殉葬还要去爱,《青蛇》里的白蛇青蛇轮回等待千年还要寻找爱人。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2)

或被欲望的烈焰焚毁,《生死桥》里小镇的师姐弟三人,怀玉混迹上海电影圈成了名却忘不了旧情,最终被大佬弄瞎双目;丹丹依附权贵,却落得不生不死,毁于鸦片;志高留在家乡最没志气,却先死后生,挑起戏班子的大梁。最终爱着怀玉的段娉婷带着盲眼的怀玉隐居起来,她终于可以独占这个爱人。

更别提《潘金莲之前世今生》里的潘金莲,轮回两生就是为了寻一个能满足自己、把自己放在心上的男人。为了这,她犯再多禁也值得。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3)

这些人物困在命运里,入魔似狂,但在小说中却另有让人神驰目眩的魔性魅力,也许读者能从中看到,一个放大N倍自身的嗔贪痴。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李碧华是通过这些风魔人物写了世相。就像作家张佳玮评论的:“段娉婷可能是最李碧华的女角——不加遮掩的爱欲与手段,甜而狠。”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4)

研习君大学时也基本读遍了李碧华的代表作,发现她写法上有这么几大特点——

1、她尽写些别人不去写的东西,人物极致、特殊

她从不写琐事闲情,就写辛辣的川岛芳子,活了千年的杨贵妃,穿越到现代的李凤姐,吃胎盘、死婴肉以保养皮肤的香港贵太太。正是这题材的特殊让读者先被吸引,继而通过故事记住她。

罗如兰总结她写的是“带着血腥味的爱情” ,李碧华自己说:“我觉得好女人只有一种姿势,常是很柔顺的样子,坏女人却有很多面 , 她可以阴柔 , 也可以讨巧……探讨她们复杂的心理,这本身就像推理剧,案中有案。”

每天读点故事 上聂小杨童鞋的《十九夜》,颇得李碧华神韵,隐约中依稀可以感到《饺子》《逆插桃花》等文带给我们的情绪。

2、情节奇突但又有套路

她爱写怪力乱神,但不专写鬼怪妖精,只是展现她往复轮回的生死观:前世的种种经历来世偿还却又陷入轮回,还是逃不出命运捉弄……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5)

她善写时空交错、前世今生的题材。《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青蛇》,都有纵横交错的时间线。看她的作品,过瘾之处也在这里,或许人人都曾假设过潘金莲活到现在会如何,那些默默伫立了几千年的秦俑能不能活转过来?她满足了我们最极端的想象力,将一切铺排成华丽、诡异、起伏跌宕的故事。

《生死桥》《霸王别姬》里的人虽不曾经历轮回,但也似经过几生几世的磨练,恍如隔世了。找准乱世的背景设定,特别适合此类命题的展开,所以无怪乎她爱写乱世(秦末、民国等),写穿越。无论是前世今生的轮回,还是一生一世的死死纠葛,都曲折莫测,又有因果报应的心理作祟,果然那么奇巧好看是有原因的。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6)

就连《白蛇传》这样经典的故事,她也不甘于仅仅故事新编,赋予青蛇女性自觉意识,到结尾还要来一番沧海桑田,让白蛇青蛇活到文革中雷峰塔倒,活到80年代。

他是一个美少年。眉目清朗、纯朴、虔诚。穿着一件浅蓝色条子的上衣,捧着一大叠英语会话课本,和好些书刊杂志。为了维护他手中的文化,革命后嫩弱的文化,他才一心一德,静待雨过。


素贞不安定。嘿,一有男人在,她就不安定了!

"小青,"她说,"你看我这一身装扮多落伍,如今的女子已不作兴盘头扎辫子了。老土!"


"姊姊你又干什么来着?"


她赶忙地适应潮流。


一转身,烫了发,额角起了几个美人钩。改穿一条宽脚牛仔裤。脚上换了丝袜,是那种三个骨肉色尼龙丝袜。高底凉鞋。上衣五彩缤纷,间有荧光色,在腰间以T恤衫下摆结了个蝴蝶结。手指上戴了指环,银的,粗的。耳环也是一般式样。脸上化好妆,涂上口红。虽然是雨天,上衣口袋中也带了个太阳眼镜——并没有把商标贴纸撕下来。


"你看我时髦吗?好看吗?"


还背了个冒充名牌的小皮包。


"姊姊,"我骇然,"你又要——"


"小青,生命太长了,无事可做,难道坐以待毙?"


"不,你忘了你受过的教训?"

"小青,我约他迪斯科跳舞去。你忙你的吧。再见,拜拜!"

"你的教训——"


她的心又去了。留也留不住。


这一回,真的,依据她受过的"教训",她要独来独往,自生自灭。她根本并不热衷招呼我同行,免致分了一杯羹,重蹈覆辙。


——《青蛇》第10章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7)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她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要让想表达的内涵压倒阅读快感。

有读者评论《霸王别姬》:“故事跨越了民国、抗日、内战、反右、文革等足足六十年,读的时候一直在想要是涵盖的命题更多些该多宏大多好看。不过李碧华自然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因而对每个时期都是浅尝辄止,既能引起读者共鸣又不至于暴露任何知识上的匮乏,并且每一个历史上的巨变都创造/迎合了情感上的巨变,这样的自知之明比不自知而妄图写出宏大作品却失败的作家要好太多了。”

有些尝试转变的作者常会试图表达很多东西,时不时借人物之口插入自己的论述,或是用一些抽象的意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却使得故事性削弱,读者表示“看不太懂”。故事君觉得,这一点一定要向李碧华学习,笔力强健如她也懂得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所以还是先把故事讲清讲好吧。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8)

3、行文妖冶而简短

李碧华的文字无疑也极独特。她善用常见的、跳跃的,甚至是时髦的字词来表现另类的、平实的、古典的东西,这是一种发散的思维。最重要的是,她行文的这种飘忽的妖媚感,和她小说的人物、情节是一脉相承的,“文字风格要为人物、情节服务”这一宗旨在她这儿体现得格外生动。

她也爱用短句。无论长篇短篇,不会出现大段长句,多是两三句一段。即使是最复杂的情绪,她也是如此,简单却精准、入情。

所以她的小说一般很短,基本是中短篇的规格,《霸王别姬》14万字,最长的《生死桥》也才17.4万。

你看《霸王别姬》结尾二人重新演那场戏,再浓墨重彩地写也不为过,可她就是那么言简意赅:


已经上妆的两张脸,咦,油彩一盖,硬是看不出龙钟老态。一个清瘦倨傲,一个抖擞得双目炯灼。只要在台上,就得有个样儿。


扮戏的历程,如同生命,一般繁琐复杂。

记得吗?——搽油彩,打底色,拍红(荷花胭脂!),揉红,画眉,勾眼,敷粉定妆,再搽红,再染眉,涂唇,在脖子,双手,小臂搽水粉,掌心揉红。化好妆后,便吊眉,勒头,贴片子,梳扎,条子里扎,插戴。


看小楼,他那年逾花甲的笨手,有点抖,在勾脸,先在鼻子一点白,自这儿开始……奇怪吧,经典脸谱里头,只有中年丧命的,反而带个“寿”字。早死的叫“寿”,长命的唤什么?抑或是后人一种凭吊的补偿?项羽冉冉重现了。


蝶衣一瞧,不大满意,他拈起笔,给他最后勾一下,再端详。这是他的霸王,他当年的霸王。


时空陡地扑朔迷离,疑幻疑真。


蝶衣把那几经离乱,穗儿已烧焦了的宝剑——反革命罪证,平反后发还给他——默默地挂在小楼腰间,又理理他的黑靠。


于是,搀了霸王好上场去。

身子明显得衰老了,造功只得一半,但他兴致高着呢:“大王请!”


小楼把蝶衣献来的酒干了,“咳”的一声,杯子向后一扔,他扯着嘶哑的嗓子,终于唱了。在这重温旧梦的良夜。


——《霸王别姬》第10章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9)

研习君发现,她极善于抓住一些特别的意象,寥寥数语描述出来,直接把人物心绪也传达出来了,接着只需直接短句写情节发展就好。

很多作者直言受到李碧华影响。研习君采访每天读点故事APP连载的《女王不低头》作者毒蛋糕,她说:“我行文的短句风格可能是受了李碧华和古龙的影响。感觉句子越短越不拖沓,浓缩才是精华。再说大家现在都是手机阅读,句子太长或者章节太长,在手机上的阅读体验真的很差劲,非常差劲。我基本把句子保持在两三行一段是最多了。”

各人文风有异,但确实值得借鉴。

好啦,说完她的写作技巧,我们来八卦八卦吧!

李碧华对隐私的极力保护世所闻名,只能从一些记者写她的文里觅得一些她与写作结缘的线索。据说她长于一个广东旧式家庭,祖父以前在乡下很有钱,有好几个老婆妾侍。父亲做中药,住的是祖父的物业,所以李碧华从小生活在那种楼顶很高,有着木楼梯的旧式楼字之中,听闻过很多旧式的人事斗争,这种环境和残余的记忆为李碧华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她还很喜欢看电影,在那些故事中让自己的想象力尽情驰骋。

1970年,张彻导演的电影《报仇》上映,还是初中生的她拿着生活费去看,一下子就迷上了京剧,更迷上了姜大卫、狄龙。十多年后,她依然可以清楚地复述全部剧情:“小楼回来了。暗夜里一行石级,登登登跑下了姜大卫,为兄报仇。明知会连自己的命也赔上了。”

若干年后,她有机会亲口将自己的崇拜告诉自己的偶像,“最近,有一晚,姜先生曾找我谈剧本,我坦白告诉了他。”

《霸王别姬》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正是电影《报仇》,以及其中上演的一出京剧《界牌关》,连“段小楼”这个名字,也是直接从“关小楼”而来。戏中小楼为哥哥玉楼报仇,一袭白衣浴血奋战,临终前,将仇人全部杀光,倚在楼梯上毫无大仇得报的快乐,却委屈地一皱眉,低低唤了声,“大哥……”

很励志有木有?

李碧华霸王别姬原版书(霸王别姬作者李碧华那)(10)

结尾附上一小段李碧华访谈,话说她的访谈就那么几篇,而且基本一句话结束,堪称聊天终结者。

Q:影响你形成现在这种创作风格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谁的作品还是一件什么事?

A:“风格”的形成是跤摔多了,忍着疼爬起来,拍拍灰尘勉强当条好汉。创作之路那么辛苦仍得走,纯粹因为没有别的本事吧。

Q:你是准备沿着已有的创作风格不断创作下去还是正在探索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

A:积重难返,无谓改变,只望手法更新。

(这个研习君是深有同感!上次有个萌萌哒责编跟研习君聊天时说,有些作者明明一种类型、一种风格写得挺好,偏要去探索新的可能性,但经常就走偏了,在不适合自己的类型里碰了壁再回来,结果就陷瓶颈……

研习君理解他们想要尝试更多可能性的心态,赞赏他们的勇气,但是职业写作肯定是要在稳定一种类型、风格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啊,李碧华这句话简单有力,赞!)

Q:你写小说时有没有考虑怎样写才便于改编成电影?

A:说没有是骗你。但一旦分心,那个便写不出来,所以不管了。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让你的写作不再迷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