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菩萨 西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3)

中峰明本禅师题——文殊菩萨像

十四世纪元代佛画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是难得一见的元代描绘文殊菩萨的画轴,上有元代最杰出的高僧-中峰明本禅师的题跋,十分珍贵。文殊菩萨显五髻童子相,右手持剑,左手捧般若经典,呈自在姿安住在青狮背上。青狮头偏向左侧,双目圆睁,躯体强健,威武雄壮。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4)

九世纪文殊菩萨像

敦煌唐代绢画

大英博物馆藏

画中文殊菩萨头戴宝冠,发髻高隆,细眉长目,神态慈悲安详。披帛搭肩绕臂自然而下。右手膝前施与愿印,左手依撑莲座之上,手拈一株青莲花茎。右腿横盘,左腿自然下垂,左足搁置在莲花上,呈自在坐姿安住在青狮所驮莲花法座之上。上方华丽的彩色华盖随风飘动,极具动感,虽无陪伴随从,但能感觉到他们是在行走中。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5)

文殊菩萨像,四连张印刷

敦煌木刻版画十世纪五代

大英博物馆收藏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殊菩萨木刻版画有多件,像这样四连张印刷的文殊菩萨像在一千多年前是十分稀有的,当时常见的连印佛像是小型简单的千佛坐像。在法国图书馆伯希和收藏有二张连印的敦煌木刻版画文殊菩萨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6)

文殊菩萨来访维摩诘大士像 五代 10世纪末

斯坦因敦煌绘画 大英博物馆收藏

文殊菩萨头戴宝冠,发髻高隆,身着帔帛,腰系大裙,手作说法印,似乎正在与对面的维摩诘居士交流佛法,神态安详。双腿自由横盘,安住在由众多小狮子支撑的狮子法座之上。文殊菩萨身后有天王、比丘、菩萨及天人围绕,在头顶上方的华盖正下方,有三个可爱童子坐在云端上奏乐。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7)

绢本 着色 金泥 挂轴 纵90.8 横41.6

南北朝时代 建武元年(1334)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8)

文殊菩萨持经图挂轴 日本狩野兴甫绘

十七世纪佛画 大英博物馆收藏

此画于1913年入藏大英博物馆,是十七世纪日本著名画家狩野兴甫绘。文殊菩萨发髻高隆,秀发披肩,自然垂下。双手持象征智慧的般若经典,双目灵动有神,似在思维状微垂,下方是流动飘逸的祥云。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9)

文殊菩萨出山像 十六世纪明代手绘版画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文殊菩萨头发蓬松,面貌清瘦,满脸虬须,双目微垂,表情凝重,手拄拐杖安坐在狮子背上小憩。好似在山内长期苦修,刚刚携狮子一同出山,风尘仆仆。狮子睁着大大的眼睛,注视着左前方。此图题有:“文殊菩萨出山像”。此典故出于何处,不得而知。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0)

17世纪孺童文殊菩萨像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孺童文殊清澈、明亮、睿智的双目微微俯视,面带微笑,神态祥和宁静。右手持如意,左手持经文,秀发披肩,身着长衫随风飘动,赤足安立。整幅画面简洁,留有大量空白,任人想象。秀发渲染细腻,丝丝可辩。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1)

14世纪文殊骑狮像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文殊菩萨束发高髻,头戴五叶宝冠。神态慈悲安详,法相圆满庄严。睿智明亮的双目凝视前方,目光慈悲柔和。右手脐前结印;左手当胸持莲茎。右腿横盘,左腿自然垂下踏莲花之上,双足呈游戏姿安住于狮子所驮莲花月轮之上。此画中狮子描绘的非常漂亮,双目明亮圆睁,四肢孔武有力,各踏一莲花,虽很威武,又十分可爱的模样。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2)

唐 卢楞伽 文殊菩萨像 费利尔艺术馆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3)

五髻文殊菩萨像 十三世纪 绢本彩色

美国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

文殊菩萨右手握“智慧剑”,左手持青莲花茎,花茎至左肩部盛开莲花,莲花上放置《般若经》。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愚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4)

五髻文殊童子图 17世纪佛画 大英博物馆藏

文殊菩萨在日本密教中一般以童子形象表示智慧、因为童子象征清纯又不执念的含意,童子文殊的形象又以五髻文殊最为普遍。五髻文殊以消灾为本愿,手持有象征般若智慧之经典。头顶五发髻,十分可爱,圆圆的脸庞,微眯的双目,笑吟吟的注视着芸芸众生,睿智而又慈祥。坐骑青狮双目圆睁、利爪锋利,躯体强健,威风凛凛,使人望而生畏,与主人文殊菩萨的安详笑容形成强烈对比,智慧慈悲与力量威慑并存。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5)

文殊菩萨 立轴 绢本设色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6)

南禅寺 唐代彩塑 文殊菩萨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7)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8)

文殊菩萨骑狮图及侍者立像

镰仓时代 康圆木雕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19)

元代 文殊菩萨彩塑像

山西省襄汾县普净寺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0)

金代 文殊菩萨骑狮彩塑像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1)

文殊菩萨 立轴 绢本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2)

左胁侍文殊菩萨像 天龙山石窟 第四十七窟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3)

印度尼西亚 婆罗浮屠 文殊菩萨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4)

左胁侍文殊菩萨像 镰仓时代 14世纪

圣众来迎寺(滋贺县)传来 奈良国立博物馆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5)

云南大理 文殊菩萨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6)

文殊菩萨像 重庆大足北山转轮经藏窟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7)

五髻文殊菩萨骑狮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8)

文殊菩萨骑狮像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29)

文殊变 中唐 榆林窟第25窟西壁北侧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30)

霸气文殊菩萨高清大图(纪念文殊菩萨成道特辑)(31)

白石彩绘文殊菩萨骑狮像 山西博物院

北海禅院文殊菩萨十大愿王

明贤法师辑著

第一愿

三界诸众生 禅天梵释主

国军水陆类 同生三世愿佛知

佛知佛见故 令回向大乘

未闻我名速得闻 依于我法中

而发菩提心

法药世医救诸疾 历算工弈笔

咏赞以导人 随类同事引世俗

愿共我有缘 得入于佛道

第二愿

若有诸众生 毁谤不解毒

乃至杀害我 是人虽怨嗔恨我

愿共我有缘 令发菩提心

第三愿

若有诸众生 见我爱我身

欲心求得我 于我身上他身上

盛行邪见倒 谄曲恶不善

生净不净诸恶行

愿共我有缘 令发菩提心

第四愿

若人嫉贤良 轻慢疑虑我

枉压诳妄我 欺凌一切毁三宝

愿共我有缘 令发菩提心

第五愿

若有诸众生 贱薄惭愧我

敬我不敬我 不敬用我不用我

取我不取我 求我不求我

乃至要我不要我 从我不从我

见我不见我 无论妨我不妨我

愿共我有缘 令发菩提心

第六愿

若人为取财 常作屠儿脍

田猎渔捕魁 杀心炽盛不生悔

无有断绝故 世世相互报

怨家报对不相舍 卖肉而取财

以自养性命 如此之心失人身

永远失人身 报对不曾离

我为令发菩提心 盗财反施彼

与我我施他 愿已得财未得人

悉共我有缘 令发菩提心

第七愿

若有诸众生 及他朋友伴

师长弟子等 修身苦行节断食

持戒或破戒 有行无行者

我曾养他他养我

和尚阿阇黎 教导称说人

听受我教受他教 我亦令他施

同行同业修 一切有情同沾福

我造他造寺 禅房兰若塔

及造菩萨诸佛像

而共我有缘 令发菩提心

第八愿

若人广造罪 堕狱无出期

苦恼无量劫 出来还生于五趣

先作诸畜生 将命还前世

负物作驴驼猪狗 偿他宿债故

累劫象马奴 还他伦盗无休息

我愿于五道 随形而受化

常生同世教化人 或作贫困哑

盲聋下乞人 同类同缘同事行

一切众生中 同业作引导

方便使其入佛道

愿共我有缘 令发菩提心

第九愿

若人纵身心 故于我法中

污泥于佛法 师长弟子贡高慢

无惭无愧用 僧佛菩萨物

杀生偷盗并邪行 恶绮两舌斗

妄语纵贪嗔 不拣良善劫他财

拒谩不识善 广造诸恶罪

死堕阿鼻入地狱 地狱出轮还

六处生死海 愿同业道而结缘

化变应随缘 同入生死道

当以救之令出离

愿共我有缘 而发菩提心

第十愿

若人于我法 若与我有缘

若与我无缘 同我大愿是我身

同我大愿故 共我身无别

其四无量等虚空

广度有情故 勤勇无休歇

愿彼通达正觉路

我不入三界 亦不出三界

常以圣性愿力故 心如虚空故

常安住法界 遍在众生心识体

以圣性愿力 加持诸有情

令罪垢灭入菩提

愿共我有缘 得诸佛圣果

五髻文殊菩萨造像及法义

文殊菩萨形像,一般为天衣天冠,顶结五髻,表佛五智(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一手持宝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另一手持经典,代表智慧的思维,驾乘狮子,表示威严猛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五髻文殊菩萨在胎藏界文殊院中,居月光菩萨右方。又称妙音菩萨。顶有五髻,也称五髻文殊。密号吉祥金刚。

上图所示的的五髻文殊菩萨最为普遍。五髻文殊菩萨以消灾为本愿,右手执智慧之剑、左手持盛有梵夹(bonkyou)的莲华的骑狮姿态深为人知。根据画中记录的铭文,可知此图为著名的文殊信徒、深得醍醐天皇信任的真言僧文观房弘真于亡母三七之日即建武元年6月9日制作的供品。衣着上绘有金泥描线花纹、用于描绘狮子的苍劲粗墨线,都可见当时的时代风格。

五字(五髻)文殊菩萨是以阿(a)、啰(ra)、跛(pa)、者(ca)、曩(na)五字为真言的文殊师利菩萨。在胎藏界文殊院中,居月光菩萨右方。又称妙音菩萨。顶有五髻,也称五髻文殊。密号吉祥金刚。种子字为(mam!),又作“迦”(ka)或“昙”(dham!)。三昧耶形是青莲,上有宝箧;一说是智剑。身呈黄色,顶有五髻。右手竖拳,持青莲。左手仰掌,横持梵箧,坐赤莲华。

顶发五髻表此尊之真言“阿啰跛者曩”五字,即五智。“阿”是无生义,“啰”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跛”是亦无第一义谛诸法平等义,“者”是诸法无诸行义,“曩”意谓诸法无有性相,语言文字相皆不可得。

左手所持之梵箧是《般若经》,表智波罗蜜,青莲华表不染着诸法三昧,智剑表此尊之大空智。狮子座为如来座,此尊不仅为诸佛之师,也是智慧门之主,故乘此座。

至于其印相,《五字陀罗尼颂》谓结五髻印,印状如五峰,印心、两肩、喉,最后置顶上。

以此尊为本尊,念诵阿、啰、跛、者、曩五字真言而修之法,称五字文殊法,又作五髻文殊法;主要为祈求深智、令法久住而修。《五字陀罗尼颂》云(大正20·71 3b):“修此三昧者,疾入诸佛慧,能以凡夫身现成就佛身。”

文殊菩萨五字真言“阿啰跛者娜”《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有能受持此陀罗尼者,即入如来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才诵一遍,如持一切八万四千修多罗藏。……汝今善听,谛思惟之:阿者是无生义,啰者清净无染,离尘垢义;跛者亦无第一义谛,诸法平等;者者诸法无有诸行;娜者诸法无有性相,言说文字皆不可得。以娜字无性相故,者字无有诸行。者字无有诸行故,跛字无第一义谛。跛字无第一义谛故,啰字无有尘垢,啰字无有尘垢故,阿字法本不生;阿字法本不生故,娜字无有性相。汝知此要,当观是心,本来清净,无可染着,离我、我所、分别之相。入此门者,名三摩地,是真修习。当知是人,如来印可,功德殊胜。”

《首楞严三昧经》:文殊师利菩萨过去早已成佛,名为龙种上如来。其指导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经中常称他为佛母、诸佛之师。但为方便教化,利益众生,现乃倒驾慈航,化作菩萨,一方面协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与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联合普度众生。

《放钵经》:“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文殊师利本是我师。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势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圣无动尊经》中说:“妙吉祥菩萨是三世佛母,故名文殊师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