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考古学家(木乃伊墓发现周朝遗物)

西王母,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曾对其有这样的描述:“玉山(昆仑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勝”。

然而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一起盗墓事件,却意外将这位传说中的人物从神话拉回到了现实当中。

木乃伊考古学家(木乃伊墓发现周朝遗物)(1)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汲郡盗墓贼盗掘了一座战国古墓,墓中发现了多达十万字的先秦时期竹简,其中《周王游行记》记载了周穆王“至昆仑丘,见西王母”的事迹,由于有着详实的行程记载,所以,周穆王见西王母的故事绝非出于神话帝王的虚妄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旅游纪实。

那么周穆王见的这位西王母究竟何许人,西王母国又究竟在哪里呢?

对于西王母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学界可谓众说纷纭,有说是甘肃泾川的,有说是青海西宁的,也有说是新疆天池的。唯一的共识就是西王母并不是什么神仙,而应该是某个部落或邦国的女首领。

木乃伊考古学家(木乃伊墓发现周朝遗物)(2)

不过,《周王游行记》记载的周穆王西行的里程,却多达三万五千里,而为了准备这次行程,周穆王带了七萃之士(禁卫军),野马三百,牛羊二千,穄麦三百车”,坐着“八骏之乘”,如此大规模的出行队伍和物资准备,让人不免产生一种疑问:周穆王西行见西王母的地方,有没有可能在中亚甚至更远的地方呢?

有一位学者就大胆的提出,西王母所在地并不在亚洲,而是在古埃及,所谓的西王母就是埃及21世王朝的女法老。当然,这一说法也有考古依据。

木乃伊考古学家(木乃伊墓发现周朝遗物)(3)

西方考古学家在对古埃及一具女法老木乃伊考古研究时,意外在其头发中发现了一小块丝绸,经鉴定这块丝绸来自同时期的中国,即周朝早期。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丝绸贸易起源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开辟,而在据西汉900年的西周时期,丝绸生产力低下,供给王室贵族尚且不足,根本不可能通过贸易手段传播到遥远的古埃及。

木乃伊考古学家(木乃伊墓发现周朝遗物)(4)

那么木乃伊墓中的这块丝绸,究竟是哪里来的呢?《周王游行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周穆王在见西王母时,曾带来了百纯(匹)丝绸作为礼物。据此,学者大胆作出结论:木乃伊墓中的发现,彻底揭开了这桩华夏谜案。

如果我们把西王母的形象、周天子的西行里程以及木乃伊墓中发现的周朝遗物这几大要素综合起来,西王母就是埃及法老这一说法,似乎毫无破绽。

埃夏论(认为夏朝就是古埃及)学者更是石破天惊的指出:商朝天子称“帝”,而周朝天子却称“王”,之所以有这样的差距,是因为夏朝就是古埃及,自称夏人后裔的周人,其实是古埃及臣属,周穆王见西王母,是属于西行朝见。

木乃伊考古学家(木乃伊墓发现周朝遗物)(5)

如果这一说法成真,那也就意味着周武王灭商,是外来政权代理人灭亡了华夏政权。有网友即评论说:要是古埃及真是周朝的宗主,那商朝的灭亡实在是冤。

那么在交通极为不便的西周时期,真的有可能穿行欧亚大陆,抵达北非一带吗?

首先我们得承认,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就已经具备了远达西域甚至更远的西亚的交通能力,妇好墓中出土的大量产自新疆的和田羊脂玉以及西亚考古发现的我国夏商时期的陶制炊具鬲,都证实了这一点。

木乃伊考古学家(木乃伊墓发现周朝遗物)(6)

但是,周穆王一行究竟能否穿行近万公里,克服重重险阻,顺利在古埃及和华夏之间往返,这个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其次,周朝“里”这个单位使用混乱,规制不一,以“长里”计算,每里约435米,那么周穆王行程1.5万公里,的确足以抵达古埃及,但如果按“短里”计算,每里仅有77米,从洛阳出发的周穆王,最远也只能抵达青海一带。

虽然木乃伊墓中的丝绸从实物角度佐证了西周时期中埃存在某种交流的可能性,但就此认定这位女法老就是周天子所见的“西王母”,依然缺少证据闭环。毕竟,神秘的古蜀国同样盛产丝绸,同样有从南亚抵达波斯湾的间接贸易传播路径。

木乃伊考古学家(木乃伊墓发现周朝遗物)(7)

此外,据史书记载:穆王时期,“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周穆王前往青海一带以赠礼结盟的方式稳定西境,远比冒着巨大风险穿行戎狄杂居的区域前往古埃及更为合理。

那么你是否认同西王母是埃及女法老这一说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