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小演员表演(越剧表演艺术家在朝鲜战场)

越剧小演员表演(越剧表演艺术家在朝鲜战场)(1)

1953年在朝鲜,王文娟与徐玉兰合影(资料图片)

徐玉兰和王文娟是两位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她们在《红楼梦》中的精彩表演,赢得了成千上万观众的喝彩。可能很多市民还不知道,她们曾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行列里的两位上海兵。

1952年7月,上海玉兰越剧团40余人集体参军进京,成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周恩来总理和总政首长亲切地称她们是解放军里的上海小姐。

1953年3月,她们的越剧团由周总理亲自带队前往旅顺、大连等地,为欢送苏联红军回国慰问演出。任务完成后,周总理因国事回北京,她们团来到安东(今丹东),继续为奔赴朝鲜的志愿军部队慰问演出。

安东紧邻鸭绿江。这天,徐玉兰和王文娟沿江跑步,发现有一座铁桥横跨两岸,似乎走不了几步就可到达对岸。她们突发奇想,不如到朝鲜去演出吧。她们两个人向带队的胡队长提出建议后,全团人人都打报告要求到朝鲜去演出。很快,上级就批准了她们的申请。

到了朝鲜后,她们首先去的是西海岸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一个废弃的矿洞里,又大又深,要走200多级台阶,才能走到矿洞当中的土台。当晚,他们演出的剧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剧情渐入佳境,梁山伯和祝英台从相知相恋到被拆散,眼看梁山伯大病不起即将离开人世时,台下一位战士突然站起来冲到台上大声喊:“梁山伯,你不要死啊,带着祝英台跑啊!”戏演完了,战士们阵阵高呼:“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胡队长笑着对大家讲:“你们看,这就是艺术的作用和力量啊!”

总政来了个大剧团的消息,很快在部队里传开了。越剧团在志愿军司令部上演的剧目是《西厢记》,一演就是十几场。很多正在司令部开会的军以上干部,纷纷要求剧组上前线演出。临行前,剧团演员们正和杨得志司令员等首长一起在山坡上拍照,一下子来了四架敌机,杨司令拉着徐玉兰和王文娟就跑,跑进防空洞才松手。那几架飞机没有扔炸弹。杨司令说:“估计飞机上炸弹扔完了,但今晚必定还会来,大家就住在洞里吧。”果然,当晚,洞外爆炸声不断,敌机一共扔下200多枚炸弹。第二天一看,洞外早已被夷为平地。

在前线,演出条件就更艰苦了。常常是在露天的土台上方罩一张巨大的网,插上树的枝叶作伪装,再用黑布围上,演出就在这简陋的黑匣子里进行。经常演着演着,外面的防空枪响了,外面熄了灯,但黑匣子里的演出照样进行。听着头顶呼啸而过的敌机,起先演员们有点紧张,但到后来便习以为常了。

进入夏天后,越剧团被命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越剧团。当时,代表团团长是李克农,指导员是乔冠华。越剧团作为代表团成员,奔赴开城。一到目的地,便被安排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居住。

让徐玉兰和王文娟及其他团员最为感动的是,她们每次外出演出,阿玛尼和阿爸基都会为她们准备些打糕之类的点心,看着她们吃下去,还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们当心飞机和流弹。到了晚上,不管多晚,两位老人都会走出老远等她们回来,真的很让人感动。

朝鲜的冬天很冷,冰天雪地,寒风呼呼地刮。演出都在露天,四辆大卡车并在一起,放下挡板,就成了一个戏台。海边风大,布景时时被风刮起,剧组舞美人员只能全体出动压着幕布,远远望去,好似一帮杂技团员在表演。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冬里,她们冻得上下牙打战,但看到下面端坐的志愿军,以及听到演出结束时的阵阵掌声,大家便忘记了寒冷和疲劳。

转眼到了年底,越剧团出色地完成了入朝演出的各项使命,即将回国。为了表彰越剧团,朝鲜劳动党给她们颁发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让她们非常感动。

回国前,在志愿军司令部举行的庆功会上,徐玉兰和王文娟荣立二等功,其他团员荣立三等功,并获得了军功章。

越剧团回到北京,得知周总理已决定让剧团回上海,全体团员都不愿离开部队,总政也想把剧团留住。但总理说,为了广大观众,还是把剧团归还地方。1954年年初,她们回到上海,玉兰越剧团成为华东越剧实验团二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