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前养成的习惯(宝宝睡前有这些)

周末,朋友聚会。一位宝妈眼睛布满红血丝,略显疲惫。一看就是晚上没睡好。

大家关切地问她,这一问不要紧,她好像瞬间找到了发泄的渠道:“我儿子两岁了,总是揪着我的耳朵睡觉。昨儿给我揪烦了,吼了他几句,结果哭得昏天黑地,好不容易哄好了、哄睡了。半夜又来揪,咱也不敢抗议了,我睡眠浅,后半夜再也没睡着。”

另一个宝妈自嘲地说:“我闺女都三岁了,还得摸着我的肚子睡觉。她入睡特别慢,一摸就得半个多小时,有时候甚至得一个小时。咱也一样不敢动啊,把手打下去,不到一秒又上来了。没招!”

宝宝睡觉前养成的习惯(宝宝睡前有这些)(1)

其实,很多宝宝在睡前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小癖好”。像我家宝宝也是,总是爱抠着我的嘴睡觉,我在家的时候,到睡觉的时间了,我要是不陪他睡,他就不睡,这让我也很苦恼、很烦躁。

宝宝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睡眠上的“小怪癖”?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闹?

直到有一次我出差,家里只有爸爸和奶奶。我儿子就由爸爸陪着睡觉,老母亲的心一直悬着啊,担心他不睡觉怎么办。

第一天晚上他玩到12点,累了才睡了,也没抠爸爸。第二天晚上,已经适应了妈妈出差,10点的时候,困了就自己爬上床睡着了。第三天晚上,不到9点,就和爸爸躺在床上玩,10点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梦乡。结果出差的这段时间,儿子睡觉竟然不哭不闹。

宝宝睡觉前养成的习惯(宝宝睡前有这些)(2)

于是我就好奇,宝宝竟然也不是非要有这些“小怪癖”才能睡着,那为什么妈妈陪着就要有呢?

后来经过很长时间,我慢慢发现,其实孩子有这种表现,恰恰说明她爱妈妈。我曾经问过我家宝宝:“你为什么喜欢抠妈妈?”他说:“不知道,我就是喜欢妈妈。”我接着问:“为什么跟爸爸一起的时候不抠爸爸?”他说:“不敢抠爸爸。”孩子的语言可能无法说清自己的行为,但是他知道因为妈妈给他了足够的安全感,从十月怀胎开始,他对妈妈是最熟悉的,他才“敢”或者是“愿意”依赖着你。

宝宝睡觉前养成的习惯(宝宝睡前有这些)(3)

难怪在周末聚会中,有一位宝妈听到上面两位妈妈的哭诉之后,笑道:“幸福的小烦恼,你们现在赶紧珍惜当下吧。像我们家八九岁的年纪了,都不粘着我了。”的确,当孩子慢慢长大,逐步有了独立意识之后,安全感也慢慢建立起来,想让他们粘着你,他们都不愿意。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孩子有这种表现,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正处于敏感期。第一次听到“敏感期”这个词语的时候,是从月嫂的口中得知。她说随着孩子的长大,1岁以内的宝宝会出现咬东西或咬手指的现象,这是口腔敏感期;再大一点会扔东西,这是手部敏感期。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慢慢开始关注孩子的敏感期,现在这个阶段也就是处于“皮肤饥渴”的敏感期。这时期的宝宝非常渴望得到抚触,所以爸爸妈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宝宝更多的陪伴或拥抱。

那这是否意味着妈妈就“片刻不能离身”呢?

当然不是!曾经就有一位宝妈对我说:“太烦了!宝宝缠着你,为了哄他睡觉就得一直是一个姿势躺着,片刻不敢离身,太累了。”其实可以有一些比较积极的引导,帮助妈妈解除困惑,帮助宝宝戒掉这些“癖好”。

首先,宝妈一定不要烦躁、不要发怒,家长的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宝宝的情绪,让他产生焦虑、害怕、自卑、胆怯等心理,这往往会适得其反。

我自身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吼过他之后,宝宝吓哭了,后来睡着了,浑身还一抖一抖的,小手攥成小拳头,握的紧紧的。半夜也会突然醒来,好像做噩梦一样,大喊妈妈!

所以,宝妈要有耐心,多跟宝贝聊聊,说说你的感受,多抱抱他、摸摸他,当“皮肤饥渴”得到满足之后,宝宝也会慢慢放松下来,让他情绪稳定下来,睡得更加安稳。

宝宝睡觉前养成的习惯(宝宝睡前有这些)(4)

其次,宝妈可以通过引导,慢慢引导宝宝的行为。比如可以鼓励宝宝,慢慢让孩子从抠、摸转变成拉拉手,逐步建立与母亲的“身体距离”;宝宝的学习能力都很强,他们愿意模仿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所以宝妈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故事,找到里面独立睡觉的情节,通过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引导宝宝建立正确的睡眠方式,一定要循序渐进得引导孩子,要温柔、有耐心。

宝宝睡觉前养成的习惯(宝宝睡前有这些)(5)

您家宝宝也喜欢缠着妈妈吗?你有更好的方法,欢迎留言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