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猪病系列讲解之口蹄疫)

概况

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偶蹄动物。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成年动物多为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病死率较高,仔猪口蹄疫多发生心肌炎。目前口蹄疫为国际贸易必检的动物疫病和OIE要求必须报告的疫病之一。

病原学

病原为口蹄疫病毒,缩写为FMDV,属于微RNA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是RNA病毒中最小的一个,无囊膜。病毒易变异。

血清型:病原血清类型多,主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亚型之间交叉保护差。

种 类:有7个血清型,A、O、C、SAT-1、SAT-2、SAT-3、Asia-1。各主型内,每个血清型又包含若干个亚型。我国主要是O型口蹄疫。

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猪病系列讲解之口蹄疫)(1)

流行病学

病在多数国家发生。我国亦有发生。牛和水牛是主要感染动物。山羊、绵羊易感性差,常成为传染源,症状较轻。猪主要是直接接触或饲喂污染的饲料而感染,近来发现猪通过呼吸道排出大量病毒。易感动物 主要是偶蹄兽(牛、猪、羊),从猪体内分离菌株对猪致病性强,牛不易感染。幼龄动物死亡率高。流行病特点 绵羊是储存器(症状不明显、长期带毒)、猪是扩大器(排毒量大于牛、羊)、牛是指示器(症状最明显)

传染源 : 患病动物、带毒动物。病愈动物可长期带毒。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流行特点: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尤其在草原容易大流行。往往牛、羊、猪一起发病。寒冷季节多发

临床症状

猪群发生口蹄疫最初表现为发烧、厌食、精神沉郁,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新生仔猪突然死亡。随后表现典型口蹄疫临床症状,弓背、流涎、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发热,逐渐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引起跛行、趴窝,严重时可以造成蹄壳脱落,俗称脱靴”,鼻镜、喙、乳头、阴部、舌面等出现水泡,水泡破溃形成痴皮,也可以造成继发感染。成年猪一般不致死亡,但仔猪可突然死亡而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猪主要症状表现蹄部。

蹄部水疱:蹄冠、蹄叉和蹄踵皮肤出现局部红热、敏感,形成水疱,破溃,蹄壳脱落,站立行走困难。

口腔水疱:在鼻盘、腭部、舌部、颊部粘膜出现水疱。

乳房水疱:部分猪乳房、乳头皮肤出现水疱。

仔 猪:急性胃肠炎、心肌麻痹死亡,仔猪死亡率60%以上。

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猪病系列讲解之口蹄疫)(2)

临床症状

诊断

1、流行病学(快、广)、症状(死亡率低)、病变综合诊断

2、病毒分离、鉴定 水泡皮接种细胞(BHK-21)分离病毒,阳性血清做中和试验、动物保护试验可确定毒型。

防治措施

平时预防措施加强管理,不从疫区引种。从严消毒。

免 疫: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每年10月份首免一次,间隔20天再加强免疫一次。28-35日龄口蹄疫(M98)灭活疫苗,65日龄二免,85日龄3免,110日龄4免。尤其育肥猪和后备母猪需要加强免疫,往往它们是病毒突破防线的突破口。

灭活苗应激大,要注意回温和过敏急救问题。母猪尽量避开刚配种时期和重胎期。

隔离、治疗 : 有经济价值的名贵动物,进行隔离、治疗。高免血清特异性治疗, 局部收敛,消炎,严重者打强心针, 安那加,葡萄糖盐水。(使用碘甘油涂擦破溃的水疱部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