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飞的个人故事(主题诵读刘小飞)

刘小飞的个人故事(主题诵读刘小飞)(1)

早晨8点 | 诵读经典 |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作品:刘小飞的个人故事(主题诵读刘小飞)(2)创业艰难百战多 | 朗诵:刘小飞

来源:安远县幼儿园党支部

报送:安远刘小飞的个人故事(主题诵读刘小飞)(3)县委组织部

刘小飞的个人故事(主题诵读刘小飞)(4)

刘小飞的个人故事(主题诵读刘小飞)(5)

陈毅的《梅岭三章》可能大家张口就来,其实他当时不止写了这三首诗。为什么他当时会写下这些诗篇呢?故事还得从赣南三年游击战争说起。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的同志,斗争环境和斗争生活更加艰苦。

从1935年5月到1937年9月的两年多时间里,游击队都是在深山密林中住山洞,卧茅草,风餐露宿,基本没有住过房子。晴天好说,夏天也过得去,下雨下雪天就难过了。游击队员们只有在大树下避风雨,或者打一把伞,坐在伞底下过夜。敌情不是很紧张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深山密林中搭几个草棚子住一住,可是敌人经常搜山抄山,搭棚子容易被敌人发现。于是,游击队就给每位队员发一块布,宿营时将布的四角用绳子系在树枝上当帐篷遮风避雨。为了防止敌人袭击,一晚要转移好几个山头睡觉,每次转移时都不能走山路,只能走没路的地方,以免中敌人埋伏,更不敢照手电、打火把,以免暴露目标。

国民党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游击队有时一连六七天吃不上一顿饭,只好挖野菜、采野果充饥,找不到野菜山果,就喝山泉水填肚子。最困难的时候,三个人共穿一条裤子。怎么穿呢?就是有任务的同志出去穿裤子,没任务的就光着身子留在山洞中。寒冬腊月大雪封山,没有棉衣棉被,又不能生火取暖,陈毅、项英等就背靠背坐着,用被单裹在一起,靠体温御寒,冻得根本无法入睡。

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写的《野营》《油山埋伏》《赣南游击词》《雪中野营闻警》等诗,真实生动地记载了游击队当年的艰苦斗争生活。

如《雪中野营闻警》诗:“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油山埋伏》诗:“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持枪推枕猛坐起,宛似鏖兵在战场。”

《野营》诗:“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冷食穿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

《偷渡梅关》诗:“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着劫灰。”

1936年冬天,国民党军对陈毅隐蔽的大余梅山实行严密包围。此时,陈毅旧伤复发,伤病交加,行动困难,只好埋伏在草莽中20余天。因担心不能脱险,陈毅危急时刻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刘小飞的个人故事(主题诵读刘小飞)(6)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赣南的三年游击战,正如陈毅自己所说的那样,“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梅岭三章》就是对这一境况的最好反映,陈毅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谱写成这一不朽的壮烈诗篇。(故事来源《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谢忠英 编校:刘敏

值班刘小飞的个人故事(主题诵读刘小飞)(7)主任:明心武 编审:陈昱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