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高效学习(怎么样才能高效学习)

高中时期老师常挂在嘴边的是一定要努力,多学习多做题,但有时,学到点子上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怎么去高效学习(怎么样才能高效学习)(1)

那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平时都是怎么学习的呢?

我们在学生时代的学习是老师说什么我们做什么,或者说学霸做什么我们跟着做什么,偷偷努力也只是买一本新的资料多做题。

有用吗?有用啊,但这还不够聪明不够高效。

我们举个例子,就比如说学英语,大多数老师和同学们对英语的认知就是先背词,或者也有的老师注重实用性要求做到听说读写。

然后呢?我们定上目标,一天背多少单词,然后漫无目的地开始背,直到哪天背完为止,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只是比较死,比较慢,还需要坚持和耐心。

我们学习知识永远都是这么一个过程,建立认知,进行理解,熟练运用,再到熟能生巧,多次重复后就是完全牢记,量变引起质变知识进行升华等等。

假如把人的大脑比喻成一台电脑,那么背诵就是下载知识,理解就是解压并运行知识。

另外,建议先对自己进行一个明确的评估:

你的记忆力好不好,有没有自己的记忆技巧,能不能快速记忆知识,这就是内存大不大。你的理解力,你能否很快理解一个事物一个定义,相当于电脑能否解析文件。你的想象力,你的电脑能快速建模吗?你的毅力,你的电脑能支持长时间工作吗?你的计算能力,你的电脑能不能支持大量计算,如果多任务并行你会晕吗大脑会不会死机?

擅长记忆但是理解力不好就可以死记硬背先把文件下载下来再慢慢解析。

同理大家都可以对照评估结果善用自己的天赋。

看过了自己现在就可以看看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是什么。

当你需要需要学习一本书时,往往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具体到整体依次学习,第二种是整体到具体按点学习。

我比较推崇第二种,因为对信息化时代来说,提取重点是我们必须的高效学习技巧。

无论你拿到的是什么“书籍”,你应该先了解个大概,心里有底,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本书划分为几个部分,这就是基础认知,假如你还不懂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你可以先在第一学期观察老师精讲了什么。那么如果你懂什么是“重”“难”点,你就可以对知识进行划分,什么是基础知识,什么是重点综合知识,什么是延伸的难点知识,(这个就是出卷人的思路,卷子往往划分为基础,综合应用,难点这三部分)分成这三部分就可以合理划分你的时间进行按“点”学习。

智慧型的学习就是拿住得分点高效得分,少做无用功少浪费时间你的学习质量自然就高了,否则浪费再多时间精力也只是“假努力”。

我要推荐一种方法,叫做“网”。

可以拿背诵技巧做个例子,比如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句,划上重点,“巴山/夜雨/涨秋池”分成三部分,分别记住,工作量要比直接记忆要小上许多,完成后第二步就是连在一起再次记忆,当然我们背的东西不会只是单纯的一句诗句,我们要背千万首,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逐层细化罢了。巴山,夜雨,涨秋池是第一层,巴,夜,涨,是提取“点”记忆的第二层,《夜雨寄北》这首诗就是第三层,三层依次相结,就形成了记忆网,背的东西越大,网就越大,记忆细胞就是这样互相链接的,本人自认为这是比较遵从生物学的记忆方式。

值得一提,当所需背诵的知识与生活事件记忆相结合时往往印象更深刻,比如你背屈原的离骚时读错了一个词被老师批评或者同桌打趣那么这个词你就会记住很久很久,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有人给你提着默写听写是最好的方法。

“网”同样适用于别的事物学习,比如英语单词responsibility,re/spon/si/bi/li/ty顺着读音很快就能存储这个单词。

“网”同样意味着分级,将知识进行分级,相当于对已知事物再打一遍标签,大脑在不断地标记,标记,标记,标记……

像是数学物理这一类,需要你的计算能力,建模能力,联想能力……它们往往会难一点,这就要你养成一个习惯,叫做总结,上面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提取,接着就是总结,总结你所学的知识,也不麻烦,主要是用自己的想法描述它们,拉表格依次对比它们,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以此为纽带形成记忆网,从而,想到A的时候你就想起了B,因此,你获得了你的天赋“触类旁通”(请注意,计算能力还是要练出来的,相信聪明的你一定知道哪些练习是必须要做的吧)。

总而言之,所谓高效学习就是学着聪明一点,你要学的东西是什么,主动去想该怎么学,怎么样才能最快地掌握它,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经验,分享给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希望能让朋友们少走弯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