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1)

据相关统计,我国农村的小学寄宿率为26.6%,而中学寄宿率更是高达52.88%,超过了一半。

执笔:杨十一

编辑:杨十一

定稿:欧阳比文

2001年国家为保障西部地区的儿童能正常入学,才开始提倡并开设了“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也确确实实的为家长们解决了一些困境。

尤其是农村和双职工,这样没有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的家庭,既能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但是,现实却远没有我们设想般美好,有很多家长都非常后悔把孩子送去了寄宿制学校。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2)

宝妈:“如果能重选,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

和很多家庭一样,小雨和丈夫是双职工,每天都要上班,根本没有时间接送孩子,更不要提给孩子辅导作业了。

小雨和丈夫商量后,决定把孩子送到私立的寄宿学校,这样只需要每周接回来一次就好了。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3)

刚开始,小雨的儿子总是哭着说不想去上学,夫妻俩只当孩子没有适应,就没有搭理。

但几个月后,老师打电话过了说,孩子今天在课堂上突然大声尖叫,希望父母能过来,接回去检查一下。

这可把小雨和丈夫都吓坏了,送到医院才发现孩子已经有轻度抑郁了,这让宝妈非常不解,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抑郁。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4)

原来小雨的儿子天生比较内向,又是晚去的,所以其他孩子们都不怎么和他玩,再加上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弱,其他孩子常常嘲笑他是“邋遢大王”。

一来二去,孩子也就变得更内向和自卑了,甚至出现了轻度的抑郁。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5)

住校的利与弊

1)好处

首先住校可以省去上下学的路程,节省了时间;其次,孩子离开父母后更加独立,自理能力增强;最后集体生活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有很多同龄人能交流。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6)

2)坏处

首先,很多孩子离开父母后会非常不适应,这将直接孩子们的情绪;其次,孩子们性格不同,很容易发生口角;

另外,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孩子们很难坚持自律学习,成绩也有可能一落千丈;最后,孩子住校难免会接触一些“坏学生”,孩子很可能学坏,误入歧途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7)

这3种孩子不适合住校

1)过于内向的孩子

如今你家孩子天生性格比较内向,那么尽量不要让孩子住校。这样的孩子不愿意表达自己,即使在住校期间遇见了一些问题,也不会倾诉,更不会求助于老师。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8)

这些负面的、消极的情绪长时间堆积在孩子心里,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相反,如果孩子在家里,虽然可能也什么都不会说,但父母的存在会让孩子天然的安心。

2)特立独行的孩子

反校园暴力电影《优雅的谎言》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比校园暴力更可怕的,叫做被孤立,它会兵不血刃慢慢折磨你”。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并不内向,但是却很特立独行。这让的孩子很难融入集体生活,也容易和其他孩子起摩擦。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9)

甚至有可能被其他孩子孤立起来,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3)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

最后,一些年纪太小的孩子也是不适合住校的,虽然很多学校会安排住宿老师,但一个老师根本管不过来这么多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为何不建议孩子过早住校(我一定不让孩子住校)(10)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住校,一定要教给他自理的能力,而不是住宿以后在锻炼。拿住宿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其实是一个很不负责的做法。

最后糖果妈妈想提醒大家,在让孩子住校前一定要多方面的考虑,决定住校后也要经常和老师沟通,在周末多和孩子相处和聊天。

糖果妈妈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住宿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的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