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自我超越需求。

想象一下,当我们生理上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会去追求其他的需求吗?

答案肯定是不会的。

最近比较火的一部西班牙R级的电影《饥饿站台》,就向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人们收到饥饿的境遇时,人性丑陋的一面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

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1)

1、赤子到成长

男主人公格伦自愿来到监狱坑,目的是想要通过六个月的监狱生活戒掉自己身上的烟瘾,监狱允许犯人带一样东西进去,格伦选择了一本书《堂吉诃德》

格伦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到了一个对于他来说陌生又好奇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他安排的第一位老师——一个老人崔马格斯

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2)

红灯灭,绿灯亮。

一个长方形物体降落停靠在中间,上面餐盘凌乱,佳肴已经面目全非。老人跪在地上用手抓桌子上已经被糟蹋了的食物来吃,格伦只留下一个苹果。

48层的温度突然升高,躺在床上的老人平静的告诉格伦食物是不能留下的,不认就得热死或者冻死。

老人对于格伦拒绝吃饭的行为,只说了一句:“你不配呆在这一层。”

这个监狱到底有多少层,没有人知道。

老人去过137层,在那里是一点残渣都没有,每个餐具都被舔得干干净净。

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3)

上层的人享用巨大的资源,中间的人享用有限的资源,底层的人享用零资源。

格伦还希望上层的人都能自觉按照一定量来吃东西,这样底层的人也能够吃到东西。

可是,上层的人可能也是从底层上去的,对于体验过饥饿的人来说,享受甚至糟蹋食物是一种对以前日子的报复,从中可以体会到快感。

这也正是管理人的高明手段,一个月随机更换楼层,让底层人有机会过上层人的生活,上层人变为底层人。

赤裸裸的丑陋任性在这种无限的轮回中释放出来,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格伦在一日一日中成长,也习惯了。而习惯正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为了生存,格伦开始大口地吃食物,糟蹋食物也没有愧疚感。

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4)

2、同化

再次醒来的格伦,发现自己被崔马格斯捆绑在床上。

崔马格斯先发制人的将格伦绑在床上,是为了防止格伦在没有食物吃的时候,将他杀死。

这次是171层,意味着到他们这层的时候,餐桌上已经没有食物了,一点渣渣都没有了。

八天过后,老人拿出刀割下格伦腿上的一块肉皮,这时被跟着餐桌下来的女人给捅了一刀了。

这个女人叫米哈鲁,总是坐在餐桌上,跟着餐桌由上到下寻找自己的儿子。在48层时,格伦曾试图想要帮助她,所以她记着这份恩情。

格伦杀死了崔马格斯,也吃下了米哈鲁递给他的肉,那是从崔马格斯身上割下来的。

就这样,格伦靠着吃人肉度过了接下来的日子。

有时候,为了生存,我们可以做我们自己都觉得讨厌的事情,我们也变成了我们讨厌的人。

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5)

3、觉醒

再次醒来的格伦,来到了33层。

这次和他同住的伙伴是一个女人,伊莫古里。她就是格伦进监狱时的面试官,为这个监狱工作了几十年,自愿来到监狱坑里面。

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6)

她就像刚进监狱坑那时的格伦,有着堂吉诃德式的幻想,提出“自发性团结”

给楼下的人做好食物分量,让他们只吃她分好的东西,同时也给下一层的人分好食物,这样一层传一层,等食物到底层的时候,那里的人也可以吃到东西,不会挨饿。

格伦对伊莫古里的做法没有阻止,因为这也是他最初来到这里时的想法,后来渐渐麻木了。

伊莫古里的出现唤醒了格伦内心深处的想法,好像又看到了自己最初来到这里的格伦。

两人平安地度过了一个月。

睁眼醒来的格伦,看见上吊自杀的伊莫古里。因为他们来到了更让人绝望的202层。

要么吃人,要么被吃。

这是崔马格斯告诉格伦的生存方式。

格伦经过一番挣扎后,没有选择吃人肉。他在饥饿中算计着时间,在墙上算计着平台停下的时间,一刀一刀刻在墙上。

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7)

4、改变

这次格伦的运气非常好,来到了6层,下来的食物丰富多样。

与他一起的是个身体健壮的黑人小伙子,巴哈拉特。

黑人小伙子异想天开地想通过绳子往上爬,没想到被上面的人拉屎在脸上。

格伦在监狱坑中呆的这几个月,从赤子到同化到觉醒,这期间格伦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他终于决定要像《堂吉诃德》的主人公一样,去改变这个监狱坑,通过暴力改变人们,使他们团结。

格伦说服巴哈拉特跟着他随着餐桌开始一趟伟大壮举的旅程,两个人就像堂吉诃德二和潘桑。

他们两个人手持钢条,随着餐桌一起下降,对50层以上的不给食物,从51层开始按量分食物。

巴哈拉特是一个好的伙伴,他身强体壮,能坚决地执行格伦的要求,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毫不手软。

他们在途中遇到了一个智者,智者说他们可以先以说服为主,不能沟通了在使用暴力。

智者还建议他们,留下一个完整的意大利奶冻,让它作为信号随着餐桌去到管理层的手中,他们肯定会感到惊愕的。

两人听了智者的建议,留下了一个完整的意大利奶冻。

越往底层,看到的都是一具具尸体,让人感到无限悲凉。

餐桌停在了338层,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小孩子。

他们该如何选择,给孩子吃了事物就不能传递信号;不给食物,将信号传递上去,小女孩可能会死。

最终他们还是将奶冻给了孩子。

豆瓣88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豆瓣7.8分电影饥饿站台)(8)

5、感悟

电影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留给了观影人巨大的想象空间。

社会就像一条垂直链,没有平等与团结,只有高层与低层。而社会的资源(食物数量)却是有限的,即使采取措施(强制每一层不囤积食物,否则会升温或降温),渴望达到合理分配,人人均有。

但现实却是格外残酷的,因为底层阶层远远比你所设想的还要多。

在残酷的体制下,人性更显得不堪一击,饥饿面前充斥着各种非理性,人们使用暴力、食人来取得生存。

在死亡面前,文明(书本)与理性劝说毫无作用,只有采取暴力或在事物上拉屎才能强制团结,激起改革。

妄想着自发性团结,企图用言语呼吁爱与和平,合理分配。可美好的自发性团结却是不可能存在着,在现实面前自私的人性尤为突显,人人为己,没有人去想他人的苦痛,去关心下层人的生活。

即使你突发善心,去对下层好,企图利用爱与善良去改变,上层也听不到你的呼声,依旧肆意挥霍,如果不改变垂直的体制与现象,不管怎么做下层人民都会遭受痛苦,可能一不留神下一秒你也可能沦落为下层。

中层善良的智者呼吁着礼貌为先、暴力在后。但在饥饿与生存面前暴力却是礼貌的前提、尤为讽刺。

每次重大制度或者重大的社会变革的总需要一位英勇的牺牲者(主角冒死送上蛋糕,果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而且真的要非常勇敢,你必须先到达最底层,才有可能回到上层。

但结局却总是残忍的,管理层并不能听见你的呼声,理解你的意思,只认为这是一根头发造成的原因。

上层人永远不能听见下层的呼声,因为思想不同,他们没有体验过下层的残酷与苦痛。下层人永远不能传递正确的信息,因为他们与上层人的思维不同。

在这可怕的上下(穷富)阶层下,分配会越来越不均匀,上层人的肆意挥霍,却把痛苦转接给下层人的现象在现实中频频发生,最终造成更多人的痛苦。

在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碑上有这样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格伦就像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但是他却用于行动,敢于去对抗强权,去挑战管理层,去打破规则。

即使这个社会中存在着诸多的缺点,但也因为我们这社会中也有勇敢的英雄,敢为人先,所以我们才能够不被社会所固化,我们才有改变我们自己命运的勇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