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鹏早期书法价格一览表(沈鹏先生的作品卖8万贵吗)

艺术品是商品,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国艺术品交易量也在逐年增加,艺术市场化已被人们接受,或说艺术也必须市场化,不仅会推动艺术的发展,而且也为中国经济做出一定的贡献,如今文创已经成为支柱行业。

沈鹏早期书法价格一览表(沈鹏先生的作品卖8万贵吗)(1)

沈鹏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艺术品有价值,作为商品就有价格,那价格的高低就成了核心问题。艺术品最终的交易价格艺术家自己也说了不算,是由市场所决定的。在中国书画艺术市场上,书法的价格远远低于画的价格,这里说的画还仅限于中国画,若是和油画相比较的话,就更低了,这种价格悬殊现象是不争的事实。有相似的职务、差不多知名度和学术背景的书法家和画家相比较,其市场价格相差大概十倍左右。当代书坛第一梯队、老一辈的书法家,如沈鹏、欧阳中石、李铎等老先生的价格也就在8至10万元左右每平方尺。而同等(上边说的条件不多的)级别和资历的画家的作品价格在50至80万元(按每平方尺算)。再往下数,当代稍有名气的必须是中书协会员的中年以上的书法家的价格能上万的已经不错了。而绘画界这个年龄段的画家,尤其是那些有职务的人物、山水、花鸟画家作品动辄每平尺5万元左右;属于“硬通货”的青年实力派书法家每平尺能达3000至5000元,1000元每平尺的价格在书法作品市场是常见,并且也是有价无市。由于今天特殊情况的影响,整个艺术品市场及其低迷,很多在京混的青年书法家,很多打道回府了,当然这是大环境所致,也包括很多画家。

沈鹏早期书法价格一览表(沈鹏先生的作品卖8万贵吗)(2)

沈鹏先生

然而从书画拍卖市场看,古代书法的成交价格要比绘画高很多,拍卖市场上古代书法作品的价格拍卖出数千万甚至数亿的价格屡见不鲜,如传黄庭坚《砥柱铭》在保利2010年春拍上拍出了4亿余元的“天价”(含佣金);王羲之《平安帖》在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上以3亿余元成交;苏轼《功甫帖》在纽约苏富比2013年9月拍卖会上,以5037万元(822.9万美元,按当时汇率)人民币成交,上海藏家刘益谦购回,仅仅只有9个字;唐宋八大家曾巩的传世墨迹《局事帖》在中国嘉德2016年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拍卖出了2.07亿人民币的高价,该帖共计127个字,单字价值竟达167万,这是字字千金。艺术品拍卖市场占据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些古代转发成交记录,是古代绘画所不可企及的。

很多人认为,写书法和画画比较,书法容易得多,写得快,十几分钟就能写一张,书法价格低书写速度快所导致的必然现象,这种观点是说不通的。要说是速度决定价格就是谬论。

沈鹏早期书法价格一览表(沈鹏先生的作品卖8万贵吗)(3)

苏轼《功甫帖》

当代书法价格之低的原因究竟何在?同样是艺术品,为什么悬殊这么大呢?我们分析大概有一下几个原因:

外因和内因。就是说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在外部,整个社会缺乏对于书法的尊严的认可,而内部,是书法界内部对书法本身不够重视。

书法似乎是一个最“亲民”的领域,中国书法有着强大群众基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书法工作者的呼吁,书法进入中小学课堂,说中国书法“全民书法,翰墨天下”毫不为过,而美术界就没没能做到。

而美术界提出的“美育”,只是从欣赏美术的角度出发。还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太可能提倡全社会都来画画。再“美育”也不能缺少书法欣赏,缺了书法那就是少了一条腿。

门槛低,容易。

相对绘画,书法的门槛的确是低,操作的简便,人们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会很自发地提起笔来写两个字。但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三年可以培养一位画家,而书法学三年,从专业的角度讲可能只是入门。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人们缺乏书法欣赏的审美判断能力,长期对于书法的好坏优劣缺乏判断力,认为会写毛笔字就是会写书法,这是个严重的错误。

沈鹏早期书法价格一览表(沈鹏先生的作品卖8万贵吗)(4)

曾巩《局事帖》

社会乱象导致的误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很多领导热衷于题字,举国上下明星练书法,学书法成了干部退休后打发之间的第一首选,练几年后都认为自己跨入了书法家的行列,有学书法的热情时好事,但不要动辄自称书法家。还有国家级的、地方的艺术机构,画廊、书画市场那些多如牛毛的书法展览,统统认为是高水平的书法,这些现象蒙蔽非专业人士的双眼,这一切都使得书法给人留下“门槛低”的负面印象。

从内部来看,书法专业人士对所从事的专业缺乏敬畏。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扩招”各大院校仓促扩招书法专业,招收了大量专业资质平庸的书法专业学生,这些学生并非是真的书法爱好者,大多数是原于考大学就业是目的;随着社会发展,学历低就业难,引发了“考研热”许多非书法专业人士通过考研、考博这种有效性的考试手段考取书法专业硕士、博士,除此各大艺术机构有开办“研究生课程班”招收的学员鱼龙混杂的,有的只是想混个职称,升职位。一时间,“书法博士”、“书法研究生”满天飞,出现的“过剩”局面。笔者认为,书法博士、硕士,不仅仅是书法家,一定是书法专业研究者,是文化研究者。书法经营者出于功利对于“书法博士”的盲目追捧,以“保养”的方式恶意炒作,造成很多在读的书法专业学生唯利是图,大批不成熟的作铺向市场,造成过剩,为了回收资金不得不廉价出售,成了萝卜白菜大批发。

哎!君不见,艺术品市场与蔬菜批发市场无异。这也是书法作品价格低于价值的一个内在原因。

沈鹏早期书法价格一览表(沈鹏先生的作品卖8万贵吗)(5)

黄庭坚《砥柱铭》

本是书法家,却自认写字匠。

做艺术腰要直,是书法家就是专业人士,不要太谦恭,这也是专业人士对书法缺乏重视的现象。许多被捧为书法大师”的泰斗级人物,屡屡表示“自己不是书法家,只是写字匠”、“书法是雕虫小技,是自己的副业”,“我是写字的”之类的观念。这类观念即便在书法作品进入市场后仍大行其道。有书法家为了占领市场,竟低价大量出售,认为自己的书法作品成为普民艺术品,自己就有名了。试想,如此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客观上也成为当今很多市场好的书家流通的多是所谓“商品字”,这样大的数量难于用心书写精品,这也是价格低的一个根源。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物以稀为贵”的东西不可能真正获利,薄利多销,这是一种普遍的市场思维。但从书法本体的发展来看,片面追求利益导致书法产业从“智力型”艺术品变成“劳动型”普通商品,造成书法市场上价格远远低于价值的现实。(一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