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百草生(清明时节斗百草)

清明时节百草生(清明时节斗百草)(1)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的《破阵子》,一幅美妙又充满了青春喜悦的清明写意图。而其最吸引我的是词中描写的“斗草”。看到这里,“70后”是否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仔细想想,小时候,我们其实也玩过这种斗草游戏。书中介绍说,“斗草”是一种古代民间流行的游戏。起源于中原与江南地区,以花草名为限,彼此答对,精巧者获胜。例如用“狗耳草”对“鸡冠花”等,亦称“斗百草”。其实,书中介绍的这种斗草方法只是属于“文斗”,还有一种斗草方式是“武斗”,就是比赛双方采摘一些柔韧度高、不易折断的草,然后相互将各自的草交叉成十字状,接下来,就需要双方用力拉扯手中的草。如果谁的草最先断掉,就表明谁输了;草未折断的那一方就是胜者赢家。而晏殊这首词中的东邻女莫非就是在清明时节的桑田小路边,采摘了翠绿盎然的车前草与一位或者多位手拿野草的少女们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草,她大获全胜,于是“笑从双脸生”。

回想儿时的“斗草”,那真是斗遍春夏秋冬。春天来了,我们会在水沟边、田埂旁采摘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草;夏天来了,我们不仅会用狗尾巴草去斗,还会使用随处可见的杨树叶去“斗草”。时至今日,仍难忘那时候绿油油的杨树叶,还有那叶身上清晰可见的叶脉,我们沿着叶脉将碍事的叶子剔除干净,然后用它结实柔韧的茎与小伙伴们一决雌雄。有时候,觉得两个人对决不过瘾,我们索性把所有人手中的“草”都交叉在一起,咬紧牙关用力拉扯。秋风扫落叶,却扫不尽我们斗草的兴致,我们在树根旁用心挑选那些干黄的树叶,叶子虽然颓败了,但它的茎却依然坚强、柔韧;白雪皑皑的冬天,如果在路边的野地里发现了一丛丛枯草,我们便会兴致盎然地跑过去,“斗”上一番。

又是一年清明时,当我在嫩芽吐翠的柳树下踽踽独行、翘首追寻春的身影时,多么希望能够遇见一位手拿一枚碧绿的车前草、身披一袭洁白纱衣的东邻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