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勤工作每月之星(日夜兼程的奔跑)

“他们部门真的很辛苦!”最近,一提到总务处,老师们总有这样的感慨。

3月30日,伴随本土阳性确诊病例的出现,济南市区内出现了市民抢购物资的情况,济南职业学院接上级通知实施了封闭管理,校园内的师生也开始人心惶惶。但防疫物资160000余件,米面油3000余件,一次性餐盒60000余套,矿泉水、方便面、长保牛奶等6000余件等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防疫和生活物资储备数字,让全校师生彻底吃了定心丸,该校总务处成为学校攻坚克难最重要的后方力量和有力保障。

偌大的学校,繁重的工作,近万师生的后勤保障,一时间压在了总务处李骁、姜鹏飞、姜玉童、范延飞、程世超、靳峰和生君7位党员教师身上,每天的校内巡查、防疫物资的采购和发放、水电暖等后勤保障服务、餐饮供应、学校疫情防控信息的上传下达、日常零星维修……每一项工作单独拎出来都是沉甸甸的。

“非常时期,任务再重也得担!”总务处处长李骁说的斩钉截铁。就这样,7个人成为战“疫”的战士,每人扛起繁重的工作任务,冲锋在校园的抗“疫”一线,没有迟疑、没有回头……

后勤保障的守夜人:李骁

从年前1月14号的教代会开始,一场感冒就缠上了李骁,到现在已经持续了80余天。他那浓重的鼻音总是引起大家连续的发问:“你感冒怎么还没好?”

其实,这都是李骁自己太“作”,病菌们都气不过才如此。最初,仅仅是因为工作忙连续几天没喝上水,后来年初一值班,又忘记带药停了两天,感冒由此加重。再后来,咳嗽到肋骨疼痛睡不着觉,去医院检查已经发展成肺炎。本应至少输液8天治疗,他却因为加班,不听医生劝阻坚持吃药治疗。果真,虽然肺炎好了,但是感冒却一直延续至今。除此之外,他手上的冻疮也因为最近工作太累,加之临时封校没带药也复发了。对工作,他心细如发,对自己,却是毫不珍视,身边的人觉得他既可气又心疼。

学校后勤工作每月之星(日夜兼程的奔跑)(1)

“我经常零点以后才睡,但那时李处还没睡,而等到我一大早睁开眼,李处早已起床去忙了。”姜玉童感慨地说。校园封闭以来,作为济职后勤保障的“大总管”,李骁十点之前没有到过住处,每天白天开碰头会,落实领导调度的各项工作,处理临时性的工作,晚上才挤出一点时间来厘清部门的工作思路,考虑部署接下来的工作,经常一忙就已是深夜。其实熬夜、加班李骁已是“惯犯”,没封校的时候他也经常“不着家”。有一次周末加班,李骁把爱人和两个孩子也接到学校来,让孩子去公寓学习,他爱人说:“这样可以跟他更近一点,就感觉他不是在加班了。”

说起前些天两个宝贝女儿给他这个“不合格”的爸爸送来的手绘小卡片,电话那端的李骁声音有些哽咽,“觉得挺亏欠妻子和两个女儿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在,学校里面7000多名学生怎么办?人家父母把孩子交给咱,咱得让孩子们在这里吃好喝好。”

李骁就是这样,视事业如生命,视责任如使命。自从扛起了学校后勤的担子,他的心就如同上紧的发条,一刻不敢松懈。他还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每周一早晨群发的教职工食谱、“女神节”精心制作的巨型蛋糕、开学返校为学生免费搬运行李的物业车、暖心的免费生日面……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是那么贴心细致,不经意间,温暖与感动、团结与和谐在校园弥漫,师生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舌尖上的守护者:姜鹏飞

副处长姜鹏飞刚接手餐厅工作不久,但这并不影响他已迅速成为这项工作的行家里手。

校园实施封闭管理之后,姜鹏飞尽全力保障餐价平稳,尤其是前段时期济南疫情突发时,市场上米面油和蔬菜等生活物资被抢购一空,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且一菜难求,他和驻校餐饮企业顶住压力,让师生每天都有新鲜的蔬菜吃,且坚决保障饭菜质量不打折,菜金不涨价。

他还特别注重加强营养搭配与饭菜质量管理,尽可能保障食堂饭菜品种多样,荤素搭配合理,营养构成科学。牵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分别从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员、专职营养管理师管理,严格执行员工一日三测温和核酸检测,餐厅按时全面消毒,确保食品包装及一次性用品安全等方面,保证各个环节都干净、卫生、安全,做好做细做实食品安全日常管理。

学校后勤工作每月之星(日夜兼程的奔跑)(2)

封闭校园把很多第三方服务人员也封闭在内,为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姜鹏飞深入其中了解实际困难,为大家排难解忧。他协调食堂为大家推出“暖心餐券”“爱心理发券”等服务,让大家吃饱吃好,保障身体健康,能够安心工作,服务不降档、保障更有力。贴心换真心,员工们也纷纷表示,“学校就像第二个家,热腾腾、实惠可口的饭菜,让大家倍感温暖,鼓舞了大家坚守岗位、战胜疫情的决心,在接下来的防疫期间里,将继续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姜鹏飞封闭在校内无法回家,他的爱人也需要上班,为了支持他,又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只能每天带着孩子上下班。”李骁说。而这些姜鹏飞从来没有对人提及,为了保障师生和第三方服务人员起居饮食,他坚守在学校,只能把照顾孩子的责任让妻子默默承担。

“学校的需要是我奋斗的方向,家人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关键时期,多付出、多努力都是应该的。”姜鹏飞淡淡的说。

疫情防控的传声筒:姜玉童

作为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络员,姜玉童在正常推进日常工作的同时,承担着学校与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历城区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彩石街道办事处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任务,对学校传达上级指示和文件精神,对上汇报学校防疫相关信息和数据。

另外,姜玉童还承担着全校师生的信息摸排汇总、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平台信息维护、学校疫情防控”三底线四服务两调度一巡查“工作台账日更新、学校领导指令的下达安排以及校园区域分割等诸多临时性工作。

学校后勤工作每月之星(日夜兼程的奔跑)(3)

很多人不知道,和李骁一样姜玉童也是带病在岗。由于遗传因素,再加上连日熬夜,看似身体强健的姜玉童每天却需要吃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是他却从未以此为借口推卸工作,领导和同事们听他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行,没问题,马上落实。”

“很多工作说出来是一句话,但做起来却千头万绪,姜玉童的工作便是如此。”李骁说。就摸排信息而言,每次都要对接各部门数十位联络员,遇到大家提供数据不及时或者不准确的情况,就要来来回回修改很多遍。当各部门的数据未能及时汇总,主管部门又催着要的时候,他就一遍遍的打电话催促,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的血压真就蹭蹭地往上升”。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的各项摸排信息和涉疫数据都能高质量快速完成,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都说男人干不了细活,但姜玉童却能在各种紧急调度的情形下,坚持把复杂繁琐的各项工作尽力做到最好。当问及他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姜玉童说,“平时做好工作是本分,此时此刻,我只想与全校师生并肩抗疫,共渡难关,早日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物资采购与管理的摆渡人:范延飞

在接到全面封控校园的通知后,范延飞正在赶往学校的路上,想到封校后需要尽快发放防疫物资,他没有犹豫,毅然赶往学校,参与到这场持久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中。

校园虽然封闭了,但7417名学生、284名校内服务人员和163名教职工衣食住行的需求没有停止。“从物资的采购到接货、入库、发放物资再到日常的清点货物,大到一整箱防疫物资,小到一根牙刷、一管牙膏,每一个环节,范延飞都能精细、精准、精心的完成发放和数据统计。”李骁这样评价到。

除了物资发放,范延飞还负责学校第三方企业人员餐券的印刷以及核酸检测人数的清点,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经常身兼数职,忙碌到三更半夜已是常态。

本来,范延飞的妻子作为第三方服务人员也应被封闭在校内。但是为了支持丈夫和学校的工作,她选择了自己回家独自照顾在家上网课的两个孩子和年迈体弱的父母。在校门口,他们匆匆相见,匆匆分别,一个进校门、一个出校门,都是为了学校的防疫。

“孩子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离开家。”连日来,唯有在吃饭的间隙,他才有时间跟家人视频,看一眼孩子。但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只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全校师生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到校工作,因为疫情当前,个人的付出不算什么,只要在战斗,到处都是家。”范延飞说到,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选择。

济职“Love”的搬运工:程世超

与其他人不同,按照部门职责分工,程世超所负责的工作其实与疫情防控关联不大,完全可以不在学校封闭,但他却逆风而行,坚定信念做起了“逆行者”。

“程世超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申请来校的。”李骁说,“其实,家里很需要他,她爱人是山大博士,科研压力比较大,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实验,但为了支持他的工作,依旧把照顾孩子的责任揽了过去。”就这样,程世超收拾好东西便来到学校,同大家一起扛起抗疫的大旗,奔波在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学校后勤工作每月之星(日夜兼程的奔跑)(4)

“我主要是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三项工作。一是转送温暖、二是做细服务、三是传递情谊。”程世超介绍说。在他眼里,无论是最先发放的口罩、湿巾等防疫物资,还是后来发放的脸盆、肥皂等生活用品,亦或是他们晚上早早地到住的地方为老师们引路,都体现了学校领导对封闭在校师生温暖的关怀,他能做的就是将这份关怀送进每一位顾大局、讲奉献的老师心中,让老师们感受到济职的温度,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学生工作中去。

困难时刻见真情。在春意盎然、阳光温暖的校园里,每天都上演很多的感动和温馨。理发店为师生员工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伟枫物业为师生捐赠了水果、海格力斯健身房把洗澡间拿出来给近300名第三方服务人员使用、校企合作企业纷纷捐赠学校防疫物资……特殊时期,各方义不容辞、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而程世超和同事们则是促成这些好人好事的中间人,电话沟通、见面协商、定时间定地点……他辛勤地做着大家的爱心“搬运工”,将各方的爱心和付出用耐心和坚持逐个变为现实。

学校后勤工作每月之星(日夜兼程的奔跑)(5)

除此之外,总务处靳峰、生君两位老师也战斗在学校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靳峰是餐厅食品安全管理员,他吃在餐厅、住在餐厅、工作在餐厅,科学调配菜品花样,从营养学的角度做好粗细粮和水果搭配,争取让师生在吃饱的基础上能吃的更好、更健康。生君今年已经62岁,是在封闭在校教职工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但他却主动要求来学校与大家共渡难关。由于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学生使用电脑、iPad频率大幅增加,再加上中水、自来水系统都要用电来带动,学校供电压力非常大。为了保障线上教学和师生的生活用电需求,生君每天住在配电室,定时查看线路情况。

学校后勤工作每月之星(日夜兼程的奔跑)(6)

在总务处,感动的人和感动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心脏发病还坚持白天上班晚上输液的刘殿军、脚步扭伤但让老公送来慰问品的李皎、开车到校门口办完工再回去照顾老母亲的刘斌、5次打电话想帮大家送生活用品的张钊……

封闭校园,闭环管理,严格疫情防控,还将继续。但是,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看到济南职业学院全体师生的责任、担当与奉献。坚信济南职业学院在总务处“后勤天团”的辛勤付出下,在全体师生同心协力的努力之下,定能更快地战胜疫情,手牵手走在校园里,呼吸醉人的花香、享受和煦的阳光!(图文:孟祥沙 高心可 谢骁婧 张文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